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此窟的窟頂為覆斗形,西壁開錄頂帳形龕;龕內、外塑像均為清代作品。窟內四壁繪有多鋪經變畫,西壁龕外兩側繪《文殊變》和《普賢變》。北側《文殊變》中, 文殊菩薩手持利劍,半側面坐於獅子座上,崑崙奴牽獅,伎樂天輕歌曼舞,帝釋、梵天、菩薩、天龍八部迴繞在文殊身旁,遠處雲霞、山巒隱現。 南壁《觀無量壽經變》中,有反彈琵琶舞伎,舞者一邊手彈琵琶,一邊合著節拍翩翩起舞,長巾隨著舞姿旋轉變化,造型優美。東壁,門北側《維摩詰經變》的下部,繪有各國王子聽法圖,以吐蕃贊普領頭,這些圖像是研究我國古代少數民族歷史和服飾的形象資料。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