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此窟又名藏經洞,位於第16窟甬道北壁,建於晚唐。原為晚唐河西釋門都僧統洪bian的影窟。十一世紀初葉,由於戰亂等原因,將大量佛經、佛畫、法器以及其它宗教、社會文書等五萬多件秘藏於此,砌牆封門,表層飾以壁畫,隨著時間的流失,封門之事漸漸被人遺忘……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這一秘室被道士王圓簶在清理積沙時,偶然發現。但令人痛心的是,自1905年至1915年期間,先後有英 國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及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國人鄂登堡等紛至沓來,他們用低廉的價格從王道士手中騙購古文獻資料近四萬件。 敦煌遺書,包羅萬象,內容涉及到了四世紀到十一世紀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學、史地、醫藥、科技、民族、宗教、藝術等各領域。除漢文寫本外, 還有為數不少的少數民族資料:如古藏文、回鶻文、于闐文、粟特文、突厥文、希伯萊文、梵文等。大批珍貴的歷史文獻吸引了我國及英、法、俄、美、日等許多國 家的學者進行研究,由此興起了一門新的國際性學科—敦煌學。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