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感悟——《教师与儿童发展》河北十六幼 陈蕊

(2013-12-01 21:30:30)
分类: 读书感悟

    近期,我阅读了《教师与儿童发展》这本书,这本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博士导师庞丽娟主写的。这本书主要讲了九个章节内容, 围绕教师与儿童发展的内在关系,深入的探讨、分析了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教师角色的内涵及其功能,师生双向影响与互动,及教师教育素质的促进和儿童发展指导能力的提高等问题。而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个内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个内容就是儿童指导中的“行为指导”,在这一内容中,作者认为“在对儿童的各项指导之中,行为指导有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儿童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不能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课堂教育教学与活动秩序,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消极行为,那么,他的日常生活、学习、活动的质量将难以得到保障。”由此可见行为在指导的重要性。但是,幼儿的良好行为不会自发形成,而是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培养。那教师应该运用那些更加有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行为指导呢?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幼儿形成与发展积极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有的教师只采用传授与灌输的方法,而这种单一的方法往往不能吸引并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积极的行为。但是,角色扮演却可以比真实活动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因为在角色扮演中幼儿会觉得自己是在玩耍,而不会感到负担与压力。例如:在培养幼儿的坚持性行为时,如果让幼儿扮演一位解放军战士,那么其坚持的时间要比没有角色扮演的幼儿要长得多。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与实践,使他们从中学习到了良好适宜的行为,并将在角色扮演中习得的技能与行为迁移到其他生活场景中去。因此,教师在帮助幼儿建立积极、适宜、良好的行为,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引导幼儿按角色身份亲身去体验、摸索与实践人物的行为,帮助他们学习良好的行为榜样。
   
其次,我们可以运用行为调控促进与发展幼儿积极的行为。在这里,教师要注意对于行为发生问题和行为表现良好的幼儿应一视同仁,都应该给与必要的干预和矫正。在一般情况下,通常教师总是关注有行为问题的幼儿,而对行为表现良好的幼儿则较为忽视,不能给与鼓励、支持与强化。例如:在班里,性格外向、淘气调皮,经常打闹的孩子最容易被老师关注。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能与同伴合作,并能在一个多小时里在活动室安静探索的幼儿则很可能被教师所忽视。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就容易产生消极的行为,对幼儿发展有所影响。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情景帮助幼儿矫正消极的行为。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消极的行为。例如: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由于不能完全掌握同伴间交往的方法,所以常常会发生矛盾,并伴随着出现一些攻击性的行为。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矫正这些消极行为的产生。在游戏情境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幼儿的不同问题,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指导幼儿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立场,了解和理解他人的兴趣与需要,使幼儿在作出攻击性行为前,考虑到对他人可能会造成的伤害,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最终,帮助幼儿建立起符合社会规范的正确的行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而对于书中提出的一些好的方法,我也会在今后主动的去尝试、去实践。我相信教育的机智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产生的,只要我们边学边思、边思边做。我们就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