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教师与儿童发展》河北十六幼 陈蕊
(2013-12-01 21:30:30)分类: 读书感悟 |
这个内容就是儿童指导中的“行为指导”,在这一内容中,作者认为“在对儿童的各项指导之中,行为指导有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儿童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不能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课堂教育教学与活动秩序,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消极行为,那么,他的日常生活、学习、活动的质量将难以得到保障。”由此可见行为在指导的重要性。但是,幼儿的良好行为不会自发形成,而是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培养。那教师应该运用那些更加有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行为指导呢?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幼儿形成与发展积极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有的教师只采用传授与灌输的方法,而这种单一的方法往往不能吸引并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积极的行为。但是,角色扮演却可以比真实活动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因为在角色扮演中幼儿会觉得自己是在玩耍,而不会感到负担与压力。例如:在培养幼儿的坚持性行为时,如果让幼儿扮演一位解放军战士,那么其坚持的时间要比没有角色扮演的幼儿要长得多。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与实践,使他们从中学习到了良好适宜的行为,并将在角色扮演中习得的技能与行为迁移到其他生活场景中去。因此,教师在帮助幼儿建立积极、适宜、良好的行为,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引导幼儿按角色身份亲身去体验、摸索与实践人物的行为,帮助他们学习良好的行为榜样。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情景帮助幼儿矫正消极的行为。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消极的行为。例如: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由于不能完全掌握同伴间交往的方法,所以常常会发生矛盾,并伴随着出现一些攻击性的行为。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矫正这些消极行为的产生。在游戏情境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幼儿的不同问题,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指导幼儿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立场,了解和理解他人的兴趣与需要,使幼儿在作出攻击性行为前,考虑到对他人可能会造成的伤害,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最终,帮助幼儿建立起符合社会规范的正确的行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而对于书中提出的一些好的方法,我也会在今后主动的去尝试、去实践。我相信教育的机智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产生的,只要我们边学边思、边思边做。我们就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