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源共享快乐成长——望亭中心幼儿园园内外资源利用情况

(2020-01-02 10:33:12)

幼儿园课程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由构想变成现实的条件保障,是蕴含各种教育目标的园内外的有形和无形的各种因素。幼儿园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条件。

什么是资源?我们认为孩子周围的一切客观存在都是资源,当和孩子的游戏、生活、学习产生关系的时候,促进孩子获取新经验的时候,就变成了幼儿园课程资源。

按课程资源的性质分类,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类,可分为园内资源和园外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功能分类又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我园在考察了周边资源后,按空间将其分为园内和园外资源,加以挖掘和利用。

合理挖掘园内资源开展丰富活动

园内资源是指幼儿园里的各种场所和设备设施、教师与幼儿以及管理人员、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活动、幼儿园制度和文化等。它是实现幼儿园课程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也是幼儿园课程资源利用中首选的资源。

我园师生人数较多,但园所占地面积不大,因此我们尽力合理规划园内空间,充分利用园内的每一寸土地,有效挖掘园内的每一处资源,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增大资源的扩张力。

我们将园内资源大致分为了大厅、专用室、综合实践基地、户外这四个部分。下面就将这四大部分资源的利用情况作大致介绍。

大厅

进入幼儿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大厅是展现幼儿园教育风格、教育方式的空间,是创意与舒适度、爱心与温馨度展示的空间。它体现了一个幼儿园的办园特色,是加深幼儿及家长对幼儿园认知的第二印象空间。在创设大厅环境时,要把握幼儿园及幼儿的整体需求,充分挖掘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自然、文化、社会资源。 基于“田园印脚丫,童趣在发芽”的办园理念,有机结合园所周边的自然、文化资源,我们创设了温馨、稚趣,富有田园特色的大厅环境。大厅中所使用的丰富的稻草元素来源于教师、家长、幼儿以及保育员、保安等幼儿园中工作人员共同的收集和创造。大厅环境的创设融合了望亭稻香小镇的特色,凝结了大家的智慧,这也正是我园参与体验、分享创造学风的体现。

专用室

专用室活动是一种开放、自由、自主的活动,它承担着开发幼儿园课程、满足幼儿兴趣、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使命。我园重视对专用室教育功能的开发和特色课程的建构,有机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与发展需要,根据季节、主题活动等开展了一些列丰富多样的生成活动。

阅读室环境温馨舒适,幼儿以自己喜欢、感觉舒服的方式或坐在地垫上,或靠在沙发上。通过自主阅读、结伴共读等方式领略书中美好的小小世界。浸润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了对阅读的喜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围绕“玩转科学”,以“保护好奇、支持探索”为宗旨,以提高幼儿“兴趣、探究、表达”能力为目标,致力于让科发室既是“做中学”的游戏场所,又是材料库及成果展览室,更是幼儿科学启蒙的快乐天,我们根据主题的不同将科发室分为认知区(认识动植物标本及人体模型等)、器械区(显微镜、三棱镜等)、操作区(探索运动与力、空气和风等)。

美工室是引导幼儿感受、欣赏、创造美,满足幼儿大胆想象创作的空间。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划分为材料区、写生区、作品展示区等。赏心悦目的空间环境能给幼儿以耳濡目染的浸润,使幼儿形成对美的事物,美的境界的追求精神,赞赏态度以及欣赏能力。

建构游戏是融思维、操作、艺术、创造为一体的活动。我园根据不同年龄幼儿能力水平的差异,提供层次不一的建构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建构需要,如小班幼儿使用较为安全的软积木,大班幼儿尝试进行乐高的拼搭。在引导幼儿动手操作中逐步培养目的性、合作性、创造性、坚持性等学习品质。

虞永平教授认为:“幼儿的表演是在特定情境下的连续和系统表达。表演不仅能促进幼儿语言发展,还能促进其动作表现力、交往能力、审美和创造能力以及情感的发展。”我园的表演室场地宽敞、道具服饰丰富多彩、场景情节趣味盎然,因此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棋类活动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项社会性活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园围绕“棋乐无穷”这一主题,在棋廊投放了富有情境性、故事性的自制棋和合作探究性较强的五子棋、飞行棋等。有效利用棋这一经典元素展开探究、将棋类活动落实为适宜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龄前幼儿能够感知、理解、参与、享受的一项活动。

综合实践基地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虞永平教授也指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是让我们的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贴近幼儿的生活......”我园虽地处农村,但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作物、家禽却不甚了解。基于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激发幼儿对脚下这块土地的了解和热爱,我园创建了综合实践基地。

综合实践基地又划分为种植区和养殖区。在种植区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与参与,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一些作物、掌握了家乡常见作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规律,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培养了责任感及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而在养殖区幼儿在给小鸡小鸭喂食、打扫,看小兔子慢慢长大,孕育小宝宝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与美好,萌发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户外活动区

户外广阔的天地少了桌椅家具的羁绊,幼儿沐浴在阳光之中,与草木泥石亲密接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奔跑、跳跃、探索。在规划户外活动区域时,我园充分考虑坏境的多样性和幼儿健康成长的多元性,发挥原生态化环境的优势,因地制宜的将户外活动区域划分为涂鸦坊、运动区、音乐林。在运动区中又细分为投掷区、攀爬区、骑行区、玩沙玩水区等。

富有挑战性的户外运动坏境能激发幼儿的运动激情和愿望,也能全面地发展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帮助幼儿形成勇敢、自信、互助、合作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幼儿通过钻、跨、爬、绕、跳、跑的方式通过各种障碍,锻炼了身体各方面的力量与协调性,感受到了运动的刺激与快乐。

在户外活动中,宽阔的场地、光与影的变换为幼儿提供了绝佳的自我展示空间。塑料薄膜、水缸、纸箱、瓦片,不同材质的材料为幼儿提供了别样的作画体验;刷子、滚筒、毛笔,甚至是树枝、丝瓜筋、树叶,不同的工具为幼儿尝试不同的作画方式创造了机会。在涂鸦坊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作画的内容和方式,在自由的空间里自主操作,创造属于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

充分利用园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的,越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具有感性的资源就越具有教育的价值。

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深入实践,教育资源观也得以更新,正在不断跨越幼儿园的围墙,走向大自然、大社会。我园周边资源丰富,这些资源如何进入幼儿活动过程,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验优势,在江苏省推进的课程游戏化改革六个支架实施中, 我园在利用周边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园本课程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尝试。

我园地处望亭,临近太湖,在我园3—10公里范围内可用的的教育资源有:运河风光带、医院、中小学、超市、太湖、派出所、商场等自然、社会资源。

资源的整合利用,是由培养目标确定的,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只有挖掘出其独有的教育意义,才能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孩子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最后孩子怎样利用这些资源,发生经验,这才是最关键的环节,因此在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的教师是依据观察幼儿的兴趣点进行实践活动线索规划,并进行研讨记录。最后,通过对周边资源的调查整理,集体探讨初步确定了《小学“郊游”记》、《我是“小中医” 》 、《运河游》、《童眼观秋,走进稻田》等实践活动。

第一站:小学郊游记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的条件。在开始实践前,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从幼儿、家长、教师这三个切入点出发来寻找课程实施的方向。首先,我们利用晨间谈话让孩子聊一聊关于小学有哪些感兴趣的地方。没想到孩子们特别的积极,一下子提出了好几十个问题。如,小学生怎是么上课的?小学生都学些什么?我们老师马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然后,我们在大班组统一发放了家长调查问卷,收集了家长对于幼小衔接各个方面的疑惑和问题。针对大班教师和一年级教师我们还专门进行了一次访谈,目的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获取幼小衔接我们到底需要做些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实施。最后,我们将这一主题划分为了四个具体活动,分别是“参观小学”“升旗仪式”“小课堂”“‘足’够快乐”。参观完小学后,我们根据幼儿兴趣,开展了各领域的活动,形式包括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和日常活动。如艺术活动:《喜欢上小学》、综合活动:《不一样的小学》,小组活动《我的小书包》和《铅笔盒里的朋友》、区域活动:《模拟上课》等,最后我们还将“幼儿园和小学有什么不一样”做成展板,孩子们潜移默化中熟悉小学的一日生活。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情感与态度、认知与能力、行为与习惯方面都充分做好入小学的准备。

第二站:走进相城中医院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望亭中心幼儿园邻近相城区中医医院,这为孩子们了解中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医院是什么地方?医院里都有什么?

中医是怎样给病人看病的?

你认识哪些中药材?

孩子们带着问题来到相城中医院,医生阿姨全面、详细地为孩子们解答……

孩子们先来到中药药房,几位医生生动细致地讲解,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倾听。看一看,闻一闻,甚至尝一尝,试着用专门称量中药的戥子称一称,大家了解到了很多中药知识。孩子们还现场观摩了医生诊脉,了解中医是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给病人看病,最后孩子们参观了参观中医文化展厅。孩子们收获满满,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识到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医学体系的一个特色和优势,需要我们的专业人员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第三站:运河游

京杭大运河从望亭蜿蜒流过,千帆过尽,连接起2500年的历史与繁华,贯穿望亭的京杭大运河积淀的是望亭悠久的历史文化。

我园关注幼儿周边生活环境,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用幼儿的视角去发现和挖掘运河文化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中与环境积极互动、亲自体验,获得多元发展。

小朋友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望运阁、千年望亭、望亭驿等建筑,还参观望亭历史文化博物馆,了解了望亭的发展历史。除此,孩子们还在运河公园进行了亲子游戏、运河写生等活动。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望亭历史,感受运河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了孩子爱家乡、爱自然的情感。

第四站:童眼观秋 走进稻田

望亭是稻香小镇,孩子们对水稻充满了好奇!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在第39个“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为了让幼儿从小树立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我园此为教育契机开展了“童眼观秋 走进稻田”亲子实践活动。

水稻种在哪里?

水稻长啥样?

它是怎么长大的?

......

带着这些疑问,孩子们展开了一场水稻探秘之旅。

孩子们参观水稻种植基地,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咬一咬,孩子们用各种感官去探索、感受稻谷的秘密。走进粮仓,孩子们体验晾晒稻子,全程观看了大米的生产过程。活动过后,孩子们还对稻草进行了探索,稻草粘贴创意画、稻草绳、稻草玩偶、稻草裙、稻草编织等等。让幼儿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把“课堂”设置在幼儿的生活中,扩大幼儿的视野,增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中。

结语: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与实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个不断修订和完善的过程,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注过程,关注幼儿经验的获得,关注幼儿园一切积极的课程资源,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