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作》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2019-03-26 12:04:40)分类: 教学反思 |
课 |
14 学会合作 |
课时 |
2 |
主备人 |
王炳军 |
|||||
教材分析 |
这是一篇演讲稿,以“合作”为话题,从人与之间的关系讲起,阐明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不论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的道理。课文用具体案例说明要卓有成效地合作,必须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学会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
|||||||||
学情分析 |
学生已掌握知识 |
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对小组合作不陌生,但对社会合作了解还不多。 |
||||||||
|
需要关注的学生 |
|
||||||||
教学要求 |
1 掌握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3 初步认识演讲词的结构特点,学习文中列举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4 懂得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不同侧重点,领悟这两个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 5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合作精神。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
|||||||||
教学准备及多媒体资源的利用 |
PPT |
|||||||||
|
|
|||||||||
|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思路。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合作”的名言、ppt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2)借助课后生字表中的拼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课件出示:
顾名思义 4.填空:
要卓有成效地合作,就必须要
必须要 5.回顾生活中的事例,交流合作。(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合唱等) 6.师小结。 四、写话训练 1.出示词语:
同心协力
众志成城 2.用所给词语中一个词或几个词写写我们生活中的合作, 师巡视指导。 3.指名交流 |
|
||||||||
板
设 |
14 学会合作 一(1-3):合作的重要性 二(4-6):怎么卓有成效地合作 三(7):呼吁人们学会合作 |
|||||||||
教学反思 |
这节课,教学环节清晰,层层深入,从名言导入,到初读课文,理清文脉,走进文中事例,感受合作的力量,迁移写话训练,致疑,拓展。小组合作学习,即发挥了小组的力量,也上学生切身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时,把写话训练做为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超时了三分钟,细究起来,有以下可改进之处。 可以突显本文的文体特点。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在第一课时,要让学生理清作者想要说的观点是什么。以后教学时,要有文体意识,不同的文体,要有不同学的教法和不同的学法。比如:童话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童话的幻妙和想象力,寓言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寓言故事及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写景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写景的顺序,文字的精准等等。 教学重点可以再突出一些。一堂课,不能平均用力,要突出重点,要有亮点,亮点在哪儿,主要在学生如何学,如何展示自己的所学,亮点在老师的点拨,如何通过点拨指导,让学生真得有所生长。 朗读的指导可以再有针对性一些。学生读书时,其他学生要有听的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听,提高朗读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