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天去远足》听课诊断报告

(2017-12-19 17:35:05)
分类: 教学反思

一、诊断背景

1、授课内容: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9明天要远足》第课时

2、授课对象:华山路小学一( )班学生

3、授课教师:华山路小学语文教师钟老师

4、授课时间:12月14日上午第三节语文课,40分钟

5、观察目的:给新入职老师的亮相课一些指导和帮助。

.诊断分析

(一)亮点

1、钟老师上课始终都在对孩子们微笑,当有个别学生插嘴,甚至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时,老师依然和蔼可亲,并没有受到学生的干扰,继续引导全班学生把注意力聚集到课堂学习上来。

2、钟老师注重学生发言习惯的教育,比如老师说:“我喜欢看到不常举手的孩子举手”、“哪位同学坐姿举手姿势端正,我就请他发言”。

(二)待提高之处及建议

1、低段语文教学建议以朗读为主。

   给学生练习朗读的时间可以再多一些,本节课在反馈朗读的时候,只有三个同学,读了三个小节。在精读时,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精美的图画,丰富了学生的感官,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非常好!如果在图片欣赏之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句子,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这样对学生的指导就更扎实了,供参考。

2、本节课从11点12分开始指导写字,只剩下三分钟的时间,低段语文,写字指导的时间还需要更多一些,指导教学时,老师先范读,再组词、范写,很有层次性。个人觉得,老师范写时,可不可让学生举起手指跟着书空呢?或者先看老师范写一遍,学生再书空一遍。接着应该是让学生描红、仿影、临写,做字词作业,巩固练习,钟老师应该有这样的预设,可惜时间不够。

3、引导学生创作诗歌的说话训练,老师由扶到放,层层递进,学生说得也很好,如:“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街道,真得像妈妈说的那么多人吗?”这篇课文如果用两课时,第一课时,把教学目标定在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能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创作诗歌的说话练习放在第二课时,会不会更好一些。

  参照朱宗影老师的评课指导,现把低段语文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利用拼音,把生字读准确,课文读通顺。(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知道了哪些字对自己是难点。)

   2、把绿线格内的生字,在文中找到圈出来。

   3、能标自然段的序号。

(通过以上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三、再读课文

  每一遍的读,都要有指向性,比如,范读、难句子老师领读、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适当正音,同桌互读互评等。

四、指导写字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检测学生朗读

学生读一小节,评一小节,可以引导学生去评价,读得好,好在哪里?读得不好?哪里不好?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在边读边评中,精读课文。

三、拓展,说话练习

四、指导写字

   一年组语文组的教研非常扎实,有一个小细节,朱老师在讲解自己关于“唉——”的理解和感受,不是成年人那种唉声叹气,而是孩子的兴奋、不耐、期待......,读的时候不建议低沉,而要微微上扬,一讲完,就让参与教研的老师都带着自己的理解轮流读一读,这种参与式、实践式的教研值得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