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中敏《散曲概论 . 用调第五》之南曲小令考辩 (附徐耿华转介《南曲小令》)

(2015-06-05 19:37:31)
标签:

文化

       任中敏(1897~1991)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戏曲理论家、敦煌学家、曲学家。原名讷,字中敏,号二北,别号半塘。扬州人。1897年农历五月七日,任先生生于扬州的一个商人家庭。6岁时开始识字,15岁考入常州第五中学,19岁转入扬州省立八中。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得到曲学大师吴梅赏识,遂专攻词曲。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至扬州、南京等地执教,继至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教授词曲。1923年任教于苏州东吴大学,寓居吴梅家,尽读词曲善本。后执教于镇江中学、江苏省立栖霞乡村师范等校。1951年任四川大学文学教授。1980年调回扬州工作,先后任扬州师范学院词曲研究室主任、中国古代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1991年12月13日,病逝于扬州,终年95岁。

 

(一)任先生《散曲概论 · 用调第五》有关原文抄录如下:
          
南曲小令用调,可别为原调与集曲两种。原调对集曲而言,即南九宫十三调中原有之调,并非如集曲之用许多曲句,联缀集合而成者也。

 

一、南仙吕:(二十六调)
1、原调:皂罗袍、桂枝香、排歌、浪淘沙、月儿高、傍妆台、月中花、解三酲、

                 西河柳、春从天上来。
2、集曲:醉罗歌、月云高、甘州歌、解袍歌、解酲歌、一封书、醉花云、

                香转南枝、月照山、闹十八、九回肠、十二红、醉归花月渡、

                二犯桂枝香、二犯月儿高、二犯傍妆台。

 

二、南正宫:(三调)
1、原调:玉芙蓉、锦缠道。
2、集曲:锦亭乐。

 

三、南大石调:(四调)
1、原调:催拍、两头南、两头蛮、红叶儿。

 

四、南中吕:    (九调)
1、原调:泣颜回、驻云飞、驻马听、普天乐、石榴花、永团圆、番马舞秋风。
2、集曲:榴花泣、倚马待风云。

 

五、南南吕:   (二十二调)
1、原调:一江风、懒画眉、梁州序、大胜乐、贺新郎、宜春令、销金帐、香罗带。
2、集曲:罗江怨、三学士、七犯玲珑、六犯清音、梁州新郎、梁沙泼大香、

                 浣溪刘月莲、六犯碧桃花、七贤过关、巫山十二峰、九嶷山、

                 八宝妆、仙桂引、仙子步蟾宫。

六、南黄钟:(四调)
1、原调:侍香金童、传言玉女、啄木儿、画眉序。

 

七、南越调:(一调)
1、原调:绵搭絮。

 

八、南商调:(十一调)
1、原调:黄莺儿、集贤宾、山坡羊、高阳台、水红花、。
2、集曲:金络索、黄罗歌、莺花皂、山羊五更转、梧蓼金罗、黄莺学画眉。

 

九、南小石调:(二调)
1、原调:聚雨打新荷、象牙床。

 

十、南羽调:(三调)
1、原调:马鞍儿。
2、集曲:胜如花、四季盆花灯。

 

十一、南双调:(二十七调)
1、原调:玉抱肚、锁南枝、风入松、四块金、玉娇枝、柳摇金、朝天歌、

                 江儿水、孝顺歌、步步娇、淘金令、转调淘金令、锦法经、四朝元。
2、集曲:二犯江儿水、二犯柳摇金、娇莺儿、江头金桂、孝南歌、孝南枝、

                 玉枝供、六幺令犯、落韵锁南枝、摊破金字令、折桂朝天令、

                 锦堂月、玉江引。

十二、待考:   (四调)
1、原调:征胡兵、弥陀僧、对美人、美樱桃。

 

以上南曲小令用调,原调五十八,集曲五十四,待考四,共一百十六调,而普通习见者,不过十余调而已。

 

(二)芙蓉园考辩如下:

 

1、南仙吕十支原调小令中的【浪淘沙】,本是南羽调近词曲牌,又名【卖花声】。当然,羽调通仙吕,与仙吕出入,将此调归入仙吕宫也是可以的。旧谱例曲多引用明《高文举传奇》:“国色天香,有谁怜惜?淡抹浓妆,绛唇解语,柳多青眼娇波滴。常言道花艳无多日,怎比椿萱长不异?” 全曲七句,三个句段,五个韵位,十五板。但问题是,查《全明散曲》、《全清散曲》,无人以此调为小令,而明清以来以【浪淘沙】为小令者约有近百首,全都标注为南越调。最早使用越调【浪淘沙】这一曲牌的当属明代王九思、康海、张錬等人,他们互为唱和约在二十首以上,而且每首都是上下片,和词令《浪淘沙》一样。如康海的【浪淘沙】《次碧山韵:“酷暑日相寻,幸此幽深。清凉真可涤烦心。纨扇不摇晴昼永,佳兴难禁。【幺】载酒觅知音,戛玉敲金。饮时酬和醉时吟。一枕华胥浑未觉,何处鸣琴?” 因此,钮少雅认为,在南越调中,题作【卖花声】者,必为南越调引子曲牌,全曲十一句,五个句段,八个韵位,多做散板。散板的板式是不均匀的,完全由歌者自己控制,只是在曲词句读的地方才下板,而且只有板而无眼。而题作【浪淘沙】者,断为南越调过曲,即词牌【浪淘沙】之一阕。全曲五句,两个句段,四个韵位,十九板。因此笔者认为,此调曲牌应归入南越调过曲原调小令,而南仙吕中该曲牌不宜作小令用。

2、南大石调原调小令中,有【两头南】、【两头蛮】两调,实则是一调两名,旧谱多未收。台湾汪经昌教授认为,此调原系杂曲曲牌,一名【两头蛮】,亦作【两头南】。其曲例为:“冠儿不戴懒梳妆,髻挽青丝云鬓光。短金钗,斜插在乌云上。我这里唤梅香,开笼箱,选一套缟素衣裳。打扮的似西施般模样,西施般出绣房。你与我卷帘儿,烧一柱儿夜香。” 此调《南曲九宫正始》以南曲板式点板判隶南双调作近词。全曲十一句,五个句段,九个韵位,三十一板。最近楚山孤云先生给笔者转来一套明代曲家李应策《散曲集》,其中有几支未具宫调的曲子,曲牌名为【两头慢】:“一披蓑,一执柯,匣里芒寒职大阿。看花趁月来,随鹤携琴过。释却网罗,谢却阎罗,闲对终南峰几朵。孤影伴楼台,且向春风坐。“ 其曲文格式与上述一调两名的【两头蛮】差别很大,与南杂调的【两头蛮】亦不同。杂调过曲【两头蛮】全曲十二句,五个句段,十一个韵位。那么,任中敏教授为什么把【两头蛮】判入南大石调?笔者未查到依据,而汪经昌教授的意见,笔者相信是正确的。

3、南中吕七个原调中有一个曲牌为【番马舞秋风】,经比对《南曲九宫正始》、《康熙曲谱》、《南词新谱》、《南词定律》等谱书后,证明这一曲牌为集曲曲牌,即【驻马听】前七句和【一江风】末句或后两句组合起来的,而不是南中吕原调小令。

4、南南吕集曲中有一个【三学士】曲牌,实际是原调小令,而不是集曲。经比对南曲诸谱,证明笔者的判断是正确的。

5、南南吕集曲中另外还有两个集曲曲牌标作【仙桂引】、【仙子步蟾宫】的也有问题。实际为北带过曲,一调两名,即【水仙子带过折桂令】,亦名【湘妃游月宫】。原因是明代一些曲家为标新立异,受南集曲影响,遂给北带过曲另起新名字。如把【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标作【鸿门奏凯歌】;将【十棒鼓带清江引】名之为【三棒鼓声频】等等,这有元·汤式《笔花集》、明《冯惟敏散曲集》可以为证。

6、【一封书】这个曲牌任中敏教授把它归在南仙吕集曲中,误!它不同于【一封歌】、【一封罗】。其实,这是一支南仙吕原调小令,又名【秋江送别】。全曲九句,四个句段,七个韵位,二十五板。首句和第三句都须作上三下二句式;第二句和第四句常做六字折腰句;亦可将此四句,看做为隔帘对。五六两句为对句,七八两句或作叠韵对句。【一封书】为独用小令,例不入套。在剧套中大都是以此调代书信用,仍可视作独用。这可在《南曲九宫正始》、《康熙曲谱》、《南词新谱》、《南词定律》等南曲诸谱中得到印证。

7、当然,还有一些存疑的曲牌,待笔者慢慢查对之。

 

(三)徐耿华转介的《南曲小令》:

 

  台湾学者罗锦堂在他的《南曲小令曲谱》中说,南曲曲牌共有1342个,能够写成小令者不足十分之一,其中25个是常用曲牌,这些曲牌是:
一、原调                                         
皂罗袍  桂枝香  排  歌  傍妆台  浪淘沙  月儿高  月中花  解三酲  西河柳  玉芙蓉 

锦缠道  催  拍  两头南  两头蛮 

红叶儿  一江风  懒画眉  大胜乐  贺新郎  梁州序  宜春令  销金帐  香罗带  啄木儿 

画眉序  绵塔絮  黄莺儿 
集贤宾  山坡羊  水红花  高阳台  象牙床  马鞍儿  玉抱肚  锁南枝  四块金  玉交枝 

风入松  柳摇金  朝天歌 
江儿水  步步娇  淘金令  孝顺歌  锦法经  四朝元  驻云飞  驻马听  梧桐树   传言玉女 

侍香金童  骤雨打新荷   转调淘金令    春从天上来

二、集                                         
醉罗歌  月云高  甘州歌  闹十八  解袍歌  一封书  三学士  醉花云  月照山  九回肠 

十二红 解酲歌  锦亭乐  罗江怨   八宝妆  九疑山  仙桂引  金络索  黄罗歌  莺花皂 

胜如花  锦堂月  玉江引  玉枝供  娇莺儿  孝南歌  孝南枝   香转南枝   江头金桂   

六么令犯  六犯清音  七贤过关  七犯玲珑  梁州新郎  六犯碧桃   梧蓼金梦  醉归花月渡  二犯桂枝香  二犯傍妆台  二犯月儿高  二犯江儿水  落韵锁南枝  折桂朝天令 

二犯柳摇金  摊破金字令  梁沙泼大香  浣溪刘月莲  巫山十二峰  仙子步蟾宫 

四季盆花灯  山羊五更转  黄莺学画眉

 

失宫调四  征胡兵(犯胡兵)  弥陀僧  美樱桃  对美人
罕用者二  锁南枝带过罗江怨  锁南枝半插罗江怨
常用小曲  挂枝儿

 

另外,《中国曲学大字典》在南曲曲谱一节中共收录曲牌157个,其中49个的说明文字中指出是“小令兼用”或“小令常用”。

它们是:
黄钟宫:画眉序  啄木儿
正   宫:普天乐(张凤翼体)  倾杯序  玉芙蓉  醉太平
仙吕宫:桂枝香  皂罗袍  月儿高  二犯月儿高  月云高  甘州歌  解三酲  一封书 

              傍妆台  二犯傍妆台  排  歌  掉角儿序
南吕宫:梁州序  一江风  香罗带  罗江怨  懒画眉  大胜乐  宜春令  三学士
中吕宫:尾犯序  驻马听  驻云飞
大石调:催 
小石调:骂玉郎
商   调:山坡羊  水红花  梧桐树  金梧桐  金络索     集贤宾  黄莺儿
双   调:锦堂月  锁南枝  孝南枝(孝南歌)
仙吕入双调:朝元歌  二犯江儿水  风云会四朝元  步步娇  江儿水  玉交枝 

                     玉抱肚  风入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