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原音韵》中 “鱼模” 可以同押一韵?
(2014-12-19 10:01:03)
标签:
股票 |
作者:楚山孤云
很多曲友都知道《中原音韵》分为十九个韵部,其中第五韵目为“鱼模”,至于为什么“鱼模”韵部的字可以互相押韵?曲友们大惑不解。甚至一些人误以为:是周德清搞错了。究其原因是曲友受自己母语或普通话的影响,错误地将元代字音,当做普通话来读。在普通话中,“模”读做mo,“鱼”读作yu,这两个字听起来确实并不和谐押韵。但是在元代“鱼模”两者的主要韵母,或者说韵尾是相同的,都是圆口音u。
宋元时期“模”字读作mu,直到今天很多地区仍然读作mu,在我小时候,还能听到老人们说mu,后来渐渐改说mo了.究竟普通话何时演变为mo,待考!
宋元时期“鱼”读作“yiu”,其中“y”是零声母,“iu”是韵母。到明初北方官话“鱼部”的韵母,已经演变为今天普通话相同的读音“ü”。换句话说,元代以前,汉语中没有韵母ü。ü直到明初,在i的影响下,才彻底从u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新的韵母。因为i是一个扁口高元音,而u是一个圆口高元音。一个扁口音和圆口音相拼,影响并最终将圆口变为扁口,这就是韵母ü。
宋代以前“鱼”读作“ngio”,其中ng为声母,“io”是韵母。此音一直保存在现代的吴语、闵语等方言中,但其读音略有变化,有的失去韵母o,有的o演变为u。
在《广韵》和《平水韵》中,“鱼”是个“疑”母字,到了《中原音韵》演变为“影”母字。在传统音韵学中“疑母”相当于汉语拼音的ng,“影母”相当于汉语拼音的零声母。也就是说:在通用语中,“鱼”字的声母和韵母,古今都完全不同。
古代的明母字,即以m作声母的字,一千多年来相对稳定,很多字没有变化,或者变化不大,“模”就是其中之一。
总之,元代汉语“鱼”所代表的韵字,其韵母是“iu”,“模”字所代表的字其韵母是u。因此,鱼模在《中原音韵》视为同一韵部,可以互相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