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几点心得
(2020-05-29 16:18:38)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一年级以后,要学会的知识明显增多,但是这时候的小学生对一切都感到新奇,渴求知识,可塑性最强。如果教师能把握住这一有利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将为学生一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下面就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一、关注汉语拼音的教学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认识汉字的重要工具,汉语拼音掌握扎实了,学生才能借助汉语拼音大量阅读,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可以说学好一年级语文,汉语拼音是基础。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分不清楚b d p q,还有的学生只会读,不会认,对于拼音背得滚瓜烂熟,可是当教师具体指某个拼音的发音时,学生却不认识。在教学中,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会学生发音方法,然后把拼音教学和生活中相关的事物结合起来,形象化地进行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耐心是指当学生学不会时要认真分析学生存在的原因,帮助学生掌握;细心是要仔细观察学生,看学生是否在滥竽充数,是否有眼高手低的现象。确保汉语拼音教学的扎实有效,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笔画书写顺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一二年级的书写基本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但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一部分同学甚至高年级同学书写的笔顺都极不规范,这和小学低年级没有掌握正确的笔画书写顺序、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脱不开关系。因此,在语文课上,针对学生年纪小、可塑性强的特点,在书写指导时,要一笔一画讲清楚,尤其是对于特殊字的笔顺规则必要时教师要让学生记住,只有从小养成正确的书写顺序,写规范字,才能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良好习惯养成的开始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甚至终身受益。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对于小学一年级语文来说,多数学生的拼音学得还不够扎实,如果课前不预习,学生对于课文内容就不能够完整、流利地读下来,更别说在课堂上进行有感情朗读了。及时复习巩固自己的语文知识,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以便加深印象,作为重点学习目标。实践证明,预习、复习不仅仅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对所有年级段的学生都有重要作用。另外要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有许多学生甚至高年级学生都不会听课,关键是小学低年级段没有打好听课的基础,听课不仅仅是听,还要学会认真思考,与老师进行有效互动。只有学会听课,才能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才能认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会听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习惯,从小养成至关重要。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流利说话表达的习惯,认真朗读、认真书写的习惯等等,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学生的良性循环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生正处于整个学习阶段的基础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关注以上问题,才能为学生的语文以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