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正转变观念以幼儿为本(程倩)

(2020-03-27 14:37:32)
分类: 学习笔记

近期,我阅读了《别再说孩子上幼儿园只是玩,这些都是幼儿园教会的》这篇文章,不禁再次翻开指南,认真学习。

201210月我国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至今已有7个年头了。在这7年中,我们也轰轰烈烈学习《指南》、落实《指南》,努力转变教育观念,以幼儿发展为本,把《指南》的实施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朝着《指南》目标的方向学习与发展。

初读指南,薄薄一册,篇幅不长,却结构清晰、言简意赅,在通读中我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它并不难理解,五个领域独立成章,让我们充分学习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的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每一个领域的发展目标中包含了几个不同的内容,这些内容细化之下又有许多小目标,而小目标的每一条都与幼儿年龄段息息相关。目标中看似简单的表格式呈现,蕴含了无数专家多次论证研讨后的智慧结晶,粗粗浏览之后,我增添了一份专业上的归属感。

再读《指南》是在2018年为说课比赛准备时,我以一个初学者的身份投入其中。每一个领域,从导言、分支内容、细化目标、教育建议等都一一细读。不同的年龄段为何有这些差异、这些差异与年龄段有何关系、三个年龄段的层次性体现在哪里等等,随着一个个问题盘旋于脑海,随着学习过程中的不断思考与追问,我的思路越来越明朗,相关理念也原来越清晰,心中渐渐有了谱。

而现在我再去回看《指南》,发现我跟它除了学习更有了一份教学相长的互动,面对“教育建议”这一栏,我也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例如“社会”领域中提到“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我脑海中立刻浮现起幼儿园组织的混龄、混班游戏,和同年级的孩子一起玩角色游戏,和小班弟弟妹妹开展大带小等等,这些不正是“不同群体的活动”吗,看来我们的活动绝非空穴来风的自由想象,在教育建议中也有明确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又如“艺术”领域中提到“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这一条让我明白范画的用与不用应更多地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后续发展等,以学定教才是开展教学实践的唯一标准。随着《指南》的一次次解读,我想,这样的感悟也会越来越多,也必定更加成熟!

一份教育事业在胸,一本《指南》在手,这一路如同有了保驾护航的力量。教育实践需要勇气与智慧,更需要专业的眼光和敬业的态度,我会将《指南》置于触手可及的地方,时时翻阅,细细品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