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懂孩子的心》的心得体会(二)(杨俊梅)
(2020-01-01 17:13:00)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习笔记 |
二、 成人要不断去做好自己
很多时候,成人都喜欢以教育者的角色去对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指手画脚”。但是,往往这样的教育很难被孩子接受,甚至造成亲子间的矛盾产生。其实,我们在实施教育之前,更重要的是做好我们自己,为孩子做榜样,希望孩子怎样,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如不让孩子玩手机,我们自己就不要在孩子面前总是拿着手机;如不希望孩子乱发脾气,那我们成人也不要常常脾气暴躁。正如书中总结的那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是家长永远要指点孩子,而是家长想办法去题提高自己的修养,学会做父母比知道怎样去指点孩子们更重要。越是内心强大的父母,在对待孩子这件事上就会越放松
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章节中提到:“家长只要改变态度,孩子发生改变的难度就会小很多。”还提到:“家长要多动脑筋,遇到事情,不要跟孩子死磕”当我们总想和孩子“一决高下”时,往往是“两败俱伤”,但是问题还是不能解决。成人相对于孩子来说情绪应该可控性更强,但成人能够更多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找办法,变强迫孩子接受为孩子自主吸收,效果一定会有很大不同。在我们生活中,很小的孩子为了购买玩具而哭闹不止时,大人不妨让其发泄一下情绪,待哭闹情况有所缓解时,提供两个选项:“宝贝,今天这个玩具是一定不会买的。你是愿意在这里一直哭,还是我们回家,去玩家里好玩的玩具或者是看一会你想看的动画片。”首先是玩具不会买为前提,选择项中一项是无意义的,一项还是有吸引力的。选择权交给孩子,TA不再被控制或被要求,二者如何选择,聪明的孩子当然能够判断。这样解决问题远比打、骂或无原则满足来得有价值和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