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有趣的立体图形》(园内示范课)
(2016-07-20 21:44:58)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示范引领 |
活动目标:
1. 巩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立体三角形的认识,能准确的辨别。
2. 围绕各种立体图形开展数量、排序、比较、计算、图形设计等方面的活动,培养幼儿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准备:
1. 幼儿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立体三角形有初步的认识。
2.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立体三角形积木人手一份
3. 幼儿操作练习册人手一份
过程:
一、 巩固已知: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 幼儿利用积木辨别各种立体图形,并总结各种立体图形的特点。
2. 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二、 综合科学活动:有趣的立体图形
1. 同种立体图形拼搭,点数数量。
启发幼儿用不同方式点数:如有序的逐个点数、,目测、两个一组点数、分组点数后相加、圈定数量后接着数……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和多样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验证的要求。
2. 不同立体图形拼搭,比较数量多少。
引导幼儿先确定数量,再进行不同图形的比较。
关注能力弱幼儿比较的方法,鼓励幼儿运用10以内减法的运算完成比较。能力弱的幼儿需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鼓励同伴间的帮助,采取集体验证的方式(计算、实物比较)得出结果。
3. 排序
1) 幼儿利用手中的积木排出一个模式,交换完成排序任务。
2) 相互验证。
3) 选取几个新颖和较为复杂的模式,供大家探究,感知排序的规律,掌握排序的方法。
三、 操作练习
1.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练习册中的重难点操作题。
数量及比较
2. 带领幼儿了解读题的方法。
图文结合的读、看题型猜方法
3. 幼儿独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延伸: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观察和运用,在空间建构活动中进一步感知,充分地了解立体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