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着思考再读《童年的秘密》

(2016-06-20 22:34:29)
标签:

教育

育儿

文化

分类: 学习笔记

第一次读《童年的秘密》是在半年前。今天,在第二期全国幼儿园优秀园长高级研究班的集中学习中,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副部长、心理学院院长盖笑松教授,再一次带领我们研读《童年的秘密》。这次的研读围绕问题开展,让我再一次走进“童年”,深入思考其中的秘密。

一、《童年的秘密》所说的秘密是什么?

    当我听到这个问题时,我的思考是“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研讨中,大家更加深入地挖掘出:“每个孩子都有内在成长的力量。”这才是这本书中的“秘密”所在。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就是:儿童的自主支持

可能大家对于这一点是知道的,但成人似乎不能去正确对待和给予支持。

    细细思考蒙台梭利的儿童观,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儿童不是由成年人培养和教会的,他是自己有着内在成长的力量,通过自己在与环境、成人相互作用过程中自主获取知识、经验,从而获得发展。儿童是自己的工程师,儿童在自己工作的场所里,他们需要什么,我们成人就给予什么。此时,成人应该站在孩子的背后,应该低于幼儿的站位。

二、蒙台梭利观察儿童时,观察的理论背景和观察目的是什么?

观察的理论背景: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儿童。

我们太多的教育者考虑的是教育的加法,而蒙台梭利考虑的则是教育的减法。观察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多的了解儿童,顺应儿童自主发展的需要。

三、“控诉”一章里,控诉的被告是谁?罪名是哪些?

    成人就是“控诉”的被告,成人自我中心,完全以己之心去考虑儿童,主管儿童的一切。

罪名:儿童必须通过成人的努力而填满的白板;儿童一切都必须成人代劳,他们是无能的;儿童必须成人寸步不离加以指导的个体;成人充当儿童的缔造者。   

控诉成人的这些罪名,往往是成人认识不到的,更多时候被委以“爱儿童,为了儿童更好的成长”而采取的教育措施。看似是帮助儿童,实则取代了儿童的思考,剥夺了他们自主成长的需要。自然界中,“静待花开”是我们认同和欣赏的意境。当我们也能“静待儿童成长”时,自然、和谐的教育氛围也将形成。

四、如何理解“爱心智力”一词?

     “爱心智力”是指“我热爱的事情我专注、我投入”。也就是说,当儿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她)一定能够专注、投入,所达成的效果一定是显著的,孩子们得到的快乐也是由内而外的。因此,我们考虑给予孩子什么活动时,首要考虑的是遵循他们的兴趣点和爱好。

五、成人的工作时物质生产,那么蒙台梭利所说的儿童的工作时生产什么?

儿童的工作就是塑造他自己,只要是儿童专注的事情他就在工作。

六、 1907年的蒙台梭利幼儿园和1936年的《童年的秘密》过时了吗?

    蒙台梭利的思想可以说是理论,一切理论都是用来批判现实的。当理论所批判的现实已经不再存在时,这样的理论就过时了。目前来看,我们的教育还远远没有达到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高度,还没有完全读懂儿童,没能做到——让儿童自我发展、自我教育。

围绕这六个核心问题,让我再一次深入书中去品读、回味。第一遍,读的是书中初略的思想和主张——儿童要被尊重和了解,让他们拥有自己成长的速度和方式;再读,带着思考去读,就会探出书中核心价值——何为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从何而来?又指向何方?成人在儿童的童年阶段扮演着什么?应该扮演什么?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