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课时,我围绕课本上的三句话展开教学:1.要统计的数据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2.把数据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3.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这节课总体比较简单,孩子们以前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这节课我比较放手,很多问题都是通过提问,让孩子讨论,优化解决方法最后合作完成的,课堂气氛很好。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简单归纳如下:
1.进行组内调查时,为了减少调查的错误,增加调查的时效,有意地引导4个小组统一使用“负责人下座位去问每个小组成员的生日月份并记录袭来,再进行分类整理”的方法,使得统计方法单一,没有考虑多样性。
这一点折射出我在“小组合作学习”这方面研究的缺失,怎样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后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本节课的教学只完成了例题的教学任务,“想想做做”的巩固应用未能在课内完成。这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还是拖沓了。怎样既让学生充分地经历过程还能顺利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这就要对本课进一步梳理整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