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李政涛教授讲座《走向有效教学和教师新基本功》

(2014-03-19 09:53:20)
分类: 学习反思

  3月16日周日上午,我去屯溪路小学听了李政涛教授的讲座。李政涛是《教育常识》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此行是开展《走向有效教学和教师新基本功》讲座。

  李教授看起来温文尔雅,说话轻声细语,但是整个讲座3个小时如白驹过隙,都没听过瘾。最特别的是李教授是边进行讲座边完成PPT的,这点让我们都非常佩服。

  整个讲座分为两场,上半场主要说的是有效教学,又分为两点:1,什么是有效教学 2,李教授的有效教学观。我对第二点比较感兴趣,教学观中涉及教育理论,什么是好的教育理论,李教授认为有情感的,有体温的,有呼吸的,有体验的理论才是好的理论。像一些有温度没有深度,有活动没有学习的课堂都不能称之为有效的课堂。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确实很在乎课堂的温度以及学生的活动,过分在乎表面而忘记了本质,忘记了初衷。在有温度的时候需要思考有深度吗?在活动的时候去思考学生学到了什么。这样才有可能算是一堂有效率的课。

  下半场的讲座说的是教师的新基本功,内容非常详实。从教师的音调,语言,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评价语言,教学反思,教师的学习能力各方面进行了阐述。在这里我就谈谈自己对教学过程和评价环节的一点体会吧。教学过程需要开放和扎实。开放体现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提问权,虽然有些老师知道要这么做,但是依然存在上课打断学生提问或说话的现象,或者因为怕耽误自己教学任务没完成,视学生举手而不见;扎实在于清晰,内容清晰(教什么),目标清晰(教到什么程度),方法清晰(怎么教),环节清晰(每个环节解决什么问题,困难和障碍)。扎实还在于细节,比如小组合作学习。细节1:意识、能力、习惯的训练(从同桌开始)  细节2:小组分工(主持人、记录员......)有了分工才有责任,有了责任才会有担当,有了担当才会有成长和发展。(小组学习讨论规则——弱者先说,大家补充,强者概括)  细节3:小组代表发言的第一句话:应该是“我们”而不是我  细节4:老师的评价反馈,具体到个体,同桌,小组,评价是一种最好的训练  细节5:关注组际间的互动(报幕式,各说各的都不好)  细节6:板书,心中要有两套板书(一是静态的确定的板书,来源于备课;二是动态的不确定的板书,来源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关于评价,一直都知道需要对孩子进行评价,但是一直也都不够细致,可能因为离开童年好多年了,不知道小孩子的心里,又加上教学时间不长,本身比较懒没有去研究小孩子的心里。从而很多时候评价的都不是很温暖。而真正的评价语言应该是能体现这是一种温暖人心的教育。举个例子,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第一个小朋友回答的不好,老师没有给评价,而后面陆续起来的几个小朋友每个都说的非常好,老师都给予了表扬,就在这个时候老师又补充了一句:“因为有某某(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开始,给了其他小朋友回答问题的方向,才使得后面的小朋友们回答的如此精彩。”老师的这句话使得那个小朋友的心情一下子高兴起来,否则可能整节课小朋友都会很难过,为什么只有他没有说好。这样的评价多么温暖人心啊。

  李教授的讲座感受很多,要成为一个好老师不容易,但是还是有方法的,所以只要努力也不是很难哦,加油。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6EN00SIGG.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