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铭》原文及译文
http://s8/mw690/0049ORN7zy6W7Xh6aAT57&690
http://s9/mw690/0049ORN7zy6W7XlPufS68&690
《墓铭》原文
张公讳字文锦别号青峰,陕西葭州吴堡人也。曾祖胜以上谱逸不可考。胜生宗儒任河南信阳衛经历。配康孺人,感异兆于化成已亥九月廿四日生公。张公秀朗不凡。甫十四岁督学杨公面试,时习论中引天地之化无一息之停,体天之健兴至诚无息者,同其功用。大奇之,即补邑庠增广生员。十九岁食廪(lǐn)餼(xì)会经历。
公归田暨兄经相继疾作求祷,迎疾甚至,愿以身代,及后先塟,祭咸如礼。嘉靖癸未遊太学,友天下士。庚寅康孺人卒,礼悉如经历公。辛卯,衔命通判大名府职,专督饷,即尽革常例,数百锾(huan)餽(:kuì)献无敢至者。时承部檄采石供内用,计费万镒,公防冐(冒)破侵渔,仅五百金而数已足,且当麦熟期约束运夫秋毫未敢蹂躏者。
已亥春圣驾幸承天,委公协济,鞅(yāng)掌不遑,甚得其力。及龙舟渡衛河,委撤民居近千余家,公议复若□,銮舆陆行三十里超民居外登舟。两岸平衍可容金吾万队。中贵奏行在,上可。居民赖之能声上闻。陟(zhì)守云南昆阳州。若黑罗罗者极号难化,公惟用□變夷年余,率成礼俗,且督劝耕织,导息徤讼,君子谓有古循良之风。癸卯屡□当道勉留不得,乃□闻。放归。历任三载,行囊一担,视土产犀象珎宝若瓦砾然。□古人不持一砚者不多譲爲。
抵家厭居阛(huán)阓(huì),结庐县西青峰之麓,惟课耕读,虽邑宰礼延郷饮大窦亦不至。嘗俯瞰大河,远眺葭蘆孟门诸名山以观四时万物消息。盈廬之机信步策杖,遇古松怪石,憩玩移晷(guǐ)若公者,谓羲皇上人矣。甲寅冬十二月二十一日终于正寖。享七十有七。
张珩氏曰:吴堡即古之定胡县也。李唐隶石,逮元改吴堡寨,属延安路。其人物于宋得一人焉,为郝戭氏,举进历通山令,父卒操畚锺造塚。召赐粟帛余石,春秋血食不磨,在吴堡则无闻为与我。明得一人焉,为青峰公。由监胄历别驾五马,天性孝廉,大名昆阳,口碑载道,在吴堡则无闻焉。果文献之不足,抑风教之未欤?呜呼!通山之令昆阳之守,万壑争流,千峰竞秀。呜呼!昆阳之守,通山之令,日麗天高,月明江净。
翌进士资政大夫户部尚书前奉敕总督陕西三边四镇军务督察院右都御史点(?)兵部右四郎南川张珩撰
赐进士中宪大夫山东按察司副使奉敕整节密云等处兵备前兵科左给事中孟门高金篆
庚子举人吕梁张德化书
嘉靖十八年(1539年)春天,嘉靖皇帝要去湖北承天,委任张绮协助办理一切事务。张公于繁忙中有条不紊,工作非常得力,及至皇上的龙舟行至衛河,需拆千余户民房。张公考虑后再次上奏不要拆除民房,说:“銮驾可走陆路绕道三十里登船过河。那里两岸平坦可容纳千万军队。”近臣上奏皇帝,皇帝同意了。百姓能够依赖张公传递心声给皇上,十分欣慰。后晋升张公为奉直大夫云南昆阳州知州。云南昆阳犹如彝族的先民一样荒蛮没有开化。张公却用不到一年时间改变了他们,不仅养成礼仪风俗,且督劝耕织,建立诉讼之法。君子称赞有古循良之风。任职期满,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退职,当地黎明百姓当道挽留不舍。皇上耳闻,尊其意返回原籍。张公在此任职三年,只有行李一担。张公视土特产犀牛、象牙等珍贵物品,如同瓦砾。然而,古人做官“不持一砚”者不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