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拣地肉(方言地褥)

(2013-09-26 08:49:03)
分类: 散文

     原作吴堡县张启超

拣地肉(方言地褥)

 

我自幼爱吃地肉,现在想起它,往事如在眼前——
        
我们小的时候,生活特别艰苦;尤其是到了青黄不接的春天,榆钱,槐花,杨条稍叶,地肉苦菜等便成了人们充饥的命根子。榆钱,槐花大多蒸着吃而且有异味,杨条稍叶吃起来又苦又涩,唯有地肉柔软可口最好吃。我们把它从荒地里拣回来,母亲用井水洗干净,拌些熟洋芋盛点羊油,葱蒜添一把柴火把它炒熟;或者把它做成馅,用高粱面,玉米面做包皮蒸熟了吃,那更是难得的佳肴了,闻了香喷喷,吃起来可口。 
      
那年头,正值十年动乱时期,大人们只顾大干快上,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这拽榆钱,摘槐花,挽杨条稍叶,拣地肉的任务就落在我们孩子们的身上。
 
      
阳春三月,春雷还没有响起,春雨便刷刷地下着,野外灰蒙蒙的一片,我和伙伴们已经到了泥泞的小路上,山里人有个忌俗打雷后不拣地肉,我想大概是打雷前地肉又肥又嫩,打雷后地肉又顽又老的缘故吧。我们蹦蹦跳跳,一会儿就到了预定的地点,维兵个大,性野,羊肠小道一扑就上去了,我在伙伴们的帮助下也上去了,不到晌午我们都拣了不少,小筐子已经满了。我和伙伴们高兴极了,兴冲冲的往回走,山里的地形,上来容易下来难,我们只顾拣地肉,忘记了一切,数维兵滑溜,他屁股紧紧贴着崖畔一骨碌就下去了,接着儿子,文革,琴琴等伙伴都下来了,我一不小心踩在胶泥上连人带筐子摔下来,跌青了脸,跑丢了筐子,伙伴们都惊呆了。因为他们都清楚那筐子是永远的了,山下是数十丈的深崖。
 
      
黄昏,我拖着泥浆的双腿,忐忑不安地往家走,刚刚进了院就听见还不做饭呢?糟糕是父亲的声音,妈妈还在等我的地肉做饭呢?听不到妈妈的声音,却分明听到锅碗的碰撞声。父亲又发脾气了,我不顾一切地推开门,扑到妈妈的怀中,妈妈都怪我不好,呜呜~~~~”看到满身污泥的儿子妈妈的眼泪流的更快了。我那时是多么的仇恨父亲啊!可是偷偷的看到的是父亲饱经风霜的脸上又添了几道深深的皱纹。维兵娘闻讯送来了地肉,妈妈习惯地把蒸熟的如同琉璃蛋大小的洋芋和地肉拌在一起炒熟,这便是我们全家人的晚饭了,不知道怎么我觉的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晚饭了。
 
      
光阴似箭,改革开放31年,神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小时候拣地肉的地方现在已经是高速公路了,我们村成了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卫兵现在是红枣有限公司的总老板兼村支部书记了,他告诉我们:咱全村都搬进了新居,家家户户窗明几净,院内院外鸟语花香;摩托、小车样样新,手机影视唱新村。仅红枣产品和劳务输出收入全村人均就达4500元。     

  今春三月,我回乡看望二老,想吃地肉,可天公偏不做美,没有下雨。 
      
怎么还不下雨呢?我问母亲。
 
      “ 
尔格不下雨也不会让你饿着,就是跌下三年年成咱也不怕。母亲顺手指了新窑洞里摆放整齐的大米、白面、鸡蛋和新鲜蔬菜等,以为我怕天旱。
 
      
我摇摇头。
 
      
怎么你觉的白面,大米,有酒有肉还不够吗?就知道和卫兵摆谱,咱们村超市要什么有什么,当了几天公家人就瞧不起娘了。
” 
     
不是这个意思啊?我是说
~~~~~~ 
      
说怎么样?母亲有点不高兴了。
 
      “ 
妈呀,你忘记了我小时候丢筐子的事了吗?那年头的地肉可真好吃呀!
” 
       
哦,母亲终于醒悟过来 
 
       
憨小子,哪有什么好吃头,那会吃它是为了充饥,等明后下了雨,妈给你去拣地肉,顺便让你二叔宰上一只羊,调上五味,给你蒸些鲜包子,管你个够
 
      
一家人全都乐了,父亲把皱纹也笑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