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还是干扰》师幼互动学习心得
(2023-12-30 09:33:09)自《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颁布以来,“师幼互动”这一词汇便属于学前教育界特别热门的一个关注点,也是大家对于幼儿园质量衡量标准的新认识。在研读《互动还是干扰》一书中提到“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教育过程的核心,是支持和推进儿童学习的重要因素。”师幼互动是贯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的一种活动,而不是独立于一日活动之外的特殊活动。因此,师幼互动既可以发生在有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发生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个别化学习活动等一切幼儿园活动中。
1.在集体活动中的互动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集体活动中的互动非常重要,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影响动整个集体活动的开展提问是集体活动的一种形式,教师进行有效的提问,有利于集体活动各个环节的开展,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只有有效的提问才能调动幼儿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使的集体活动的氛围活跃,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的反馈也是集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有效的反馈有利于增进师幼之间的互动交流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的有效互动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提出针对性问题。集体活动中师幼的有效互动要幼儿为主体的理念,以教师的引导作为手段,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总之,有效提问和有效反馈相辅相成,形成集体教学活动中良好的有效互动,为集体活动的开展提供帮助。
例如:在一次音乐活动中,教师问:“当小树叶离开妈妈时,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幼儿A说:“可以用伤心的声音来唱。”教师继续问:“小树叶勇敢、坚强,我们又要用什么声音来唱呢?”幼儿B说:“用高兴的声音。”接着,教师又问:“我们在唱的时候,除了声音不同,表情也可以变化,可以用什么表情来表演呢?”幼儿有的做出伤心的表情,有的做出开心的表情……教师说:“你们表演得真好!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音乐响起,教师带着幼儿边唱歌边表演。然而,幼儿一直在模仿教师的动作,没有自己的创意。教师带领幼儿边歌唱边表演,而幼儿则一味地模仿教师。不难看出,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仍旧占据主导地位,而幼儿没有学习的主动权,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机械式地“教”,幼儿被迫式地“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师幼互动。幼儿表演《小树叶》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自我发挥,以防幼儿产生思维定式,阻碍其创造力、想象力等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小班的生活区中,宸宸左手的珠子被其他幼儿抢了。他生气地把右手的珠子往地上一扔。珠子掉地上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引起了他的注意。看到珠子跳了两下后,在地上像陀螺一样打转,然后又慢慢地停下来,孩子的眼睛亮了。
总之,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在一日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积极的师幼互动,能引发幼儿的深入研究,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等。《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中有句话说得好:“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交往就像抛接球,孩子把球抛出去,教师把球接住,然后又要重抛还给孩子或他人,这一过程就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