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学习心得

(2021-06-08 08:35:31)

随着我们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虽然各幼儿园都已认知区域活动的重要性但依旧有很多的教师凭经验、按计划来创设环境和投放料,从而忽视了对幼儿学习的关注,也忽视了不同情况下给与幼儿的支持。戈柔老师的《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中对幼儿园区域游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深度的解剖,对于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各类情况和问题都有详细的案例与解决的方法,相信只要认真研读此书,教师们在今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能更加得心应手。下面就本书的第三章节区域环境的创设——基于幼儿视角,在材料提供的策略方面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要理清材料的关键特性,是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发幼儿探究欲望的关键,要做到目标性、探究性、层次性和变化性。其次把握材料投放的时机,基于对幼儿发展水平、幼儿兴趣及现实需求的了解、分析与判断,从而把握时机、适宜投放,根据主题更换需要、幼儿能力发展需要和幼儿有新的兴趣及需求。最后确定材料的调整策略,对材料目标的调整、对材料操作形式的调整、对材料内容的调整和对材料情境的调整。

例如:小班上学期我们开展了《颜色蹦蹦跳》的主题,因此在科学区我们设计了一个“颜色对对碰”的游戏,投放了颜料盒、纸杯、搅拌棒,让孩子进行颜色的混合,经过几次游戏之后发现:虽然讲解了操作步骤,但孩子们仍旧不太会操作,并且操作中发现了许多问题,于是我们在区域内投放了游戏支架,并且将颜料替换成了颜料水,搅拌棒换成了易于操作的滴管,更新之后明显发现幼儿的操作兴趣提高了。在游戏评价时,有一个孩子提出了:颜料水会变色,那橡皮泥混合在一起会变色吗?于是借着孩子的问题,我们在区域内又投放了几种橡皮泥让孩子去进行主动探索。

书中还提到在对区域材料进行更新时,教师应当注意保持新旧材料的比例适当,切莫采用“大换血式”的更新方法,因为这样不仅会降低材料的利用效率,同时还会导致幼儿重新适应材料,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此外,保留部分原有材料,有利于幼儿开发这些材料的新玩法,这对其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起初,我们在科学区域中投放了几块形状不同的磁铁,和一筐不同材质的日常用品,并配有磁铁,进行“磁铁好朋友”的探寻游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幼儿对投放在区域中的磁铁探究材料并不是很感兴趣。为此,我们开始进行反思:发现磁铁本身属于封闭性探究材料,区域中只有马蹄形、环形和条形三种形状的磁铁,且数量并不够充足,可能是造成幼儿兴趣不高的一个原因。“磁铁好朋友”的探究材料,只有少部分幼儿进行过操作,可能是缺少了操作难度和游戏情景。“跳舞的小人”的探究材料,由于幼儿既要扶着板子,又要拿磁铁,操作很不便捷,导致幼儿不愿意去操作。于是,我们开始调整区域投放的材料。我们先将几块同样大小的磁铁,更换成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的磁铁,并增加了磁铁的数量。“跳舞的小人”调整为用积木将板子固定,这样幼儿就不用扶着板子,双手可以自主游戏,幼儿的兴趣也逐渐高了起来。同时,教师将  “小人”材料丰富,增加了“火箭”、“火车”、“兔子”、“小鸟”等卡通形象,让幼儿更加愿意去操作。

读完本书后,我们对自己班级的区域布置进行重新思考,并梳理了以下问题:1.空间分布不均匀,区域主要聚集在教室南边的靠窗位置,进门及中间大块场地没有有效利用起来。2.建构区场地太小,没有足够的空间满足幼儿搭建需要。3.美工区缺少充足的场地及墙面满足幼儿多样化创作及更多的作品展示的需求。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整:

1.     明确各区域特点,因地制宜。

《指南》中指出3-4岁的幼儿乐于观看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因此美工区中应有充足的地方进行作品展示。调整后的美工区有了两块大面积墙体满足多样化的作品呈现,隔而不断的空间也更显温馨、更有区域感。

2.     统筹各种因素,合理规划。

办公区调整过后既保证了教师能够更方便地看到幼儿的午睡情况,又实现了班级区域的整体性、联动性。调整后的建构区更宽敞了,并有桌面与地面的不同功能区,足够的空间满足了幼儿的搭建需求,也将进门这块区域有效利用了起来。

3.     关注幼儿活动需求,灵活可变。

把握幼儿的兴趣及实际需要,充分利用教室中间的空地,为幼儿提供可缩小,可扩大,可改变的弹性空间。让区域空间设置真正为活动服务、为幼儿服务。

本书中提及的 基于幼儿视角基于经验视角创设理念,将思考落实到行动,从而处理好动与静、开放与围合、平面与立体关系,为幼儿营造开放、多元的班级区域环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亲”,接下来我们将基于研究视角聚焦材料与幼儿的互动,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关键经验,从而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工作心得
后一篇:学习心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