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行之五:中国最美的溪流——九曲溪

(2018-01-20 08:51:35)

福建行之五:中国最美的溪流——九曲溪

    2017年11月18日下午一点半我们来到了中国最美的溪流——武夷山九曲溪。到武夷山旅游,九曲溪漂流是旅途中不容错过的一站。清澈的溪水是武夷山的灵魂,乘坐在两组由8根去皮毛竹烤后扎在一起而成的宽约2米、长约9米的古朴竹筏从九曲到一曲,时而平缓,时而在激流中颠簸着顺流而下,看那两岸的美景缓慢地迎面而来,听那艄公时而悠扬的山歌,仿佛融入神话般的境界,令人心旷神怡,确有一种人在画中走,心在梦中游的感觉。

http://s12/mw690/0049JmaDzy7hw5lyMQj8b&690

http://s3/mw690/0049JmaDzy7hw5lP7cmb2&690

    虽然正值旅游淡季,天气又阴沉沉的,但是竹筏码头上的人仍然是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http://s8/mw690/0049JmaDzy7hw5lHkMve7&690

九曲溪,顾名思义,是指溪水一共拐了了九道弯。古人游九曲溪,是从武夷宫门前的一曲按曲序逆流而上,直至齐云峰下星村镇的九曲。现代人懒惰了,是乘竹筏从九曲漂流而下,下到一曲之后,用卡车把竹筏再运到九曲码头。如此周而复始。

这个码头就是齐云峰下星村镇九曲码头。

http://s15/mw690/0049JmaDzy7hw5lVOWi4e&690

    乘坐竹筏有规定,每个竹筏只能坐六个游客,两个艄公。体重轻的游客要坐在前头,体重大的游客必须坐在后面。每个游客都必须穿上救生衣。

http://s4/mw690/0049JmaDzy7hw5lOXOXe3&690

    下午一点四十分,我们的竹筏起航了。只用了五分钟,就来到了位于齐云峰下的九曲。这里的溪流比较平缓,漂过第一个险滩,因为没有经验,没有把脚抬起来,结果被溪水弄湿了鞋袜。九曲附近的主要景点有齐云峰、白云岩、双狮戏球石等。

http://s15/mw690/0049JmaDzy7hw5lRLJk3e&690

http://s10/mw690/0049JmaDzy7hw5m5ZUda9&690

http://s1/mw690/0049JmaDzy7hw5lWLjGe0&690

http://s7/mw690/0049JmaDzy7hw5lZAdo16&690

    下图左前方那个山峰就是双狮戏球石,右边那个平顶山峰是齐云峰。

http://s7/mw690/0049JmaDzy7hw5m2nEq56&690

下图竹筏对面那个悬崖就是白云岩。白云岩,是一种沉积碳酸盐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矿石一般呈细粒或中粒结构,呈层状、块状、角砾状或砾状构造。

但是这里的白云岩却另有说法。据说每当拂晓,常有白云在岩的半腰飘悠,忽聚忽散,分合不定,故名白云岩。白云岩上现遗有几堵残垣颓壁,是白云庵的旧址。在庵的后壁上,有一岩洞,称白云洞。《封神演义》中提到的道人乔坤,就曾在此修养,自称是武夷山白云洞“散人”。后因协助姜子牙破阵有功,受封为“夜游神”。岩的北面有一个岩洞,人称“极乐国”。其进洞路径之险,可谓武夷第一。

http://s16/mw690/0049JmaDzy7hw5m50JN2f&690

http://s13/mw690/0049JmaDzy7hw5mj68Idc&690

一般到了这个位置,艄公会点上一支烟,然后向你介绍一下九曲的风景。但是,如果你想继续听下去,他们会向每位游客收取20元钱的小费,你要是给了他小费,一路上他会不断地给你讲些各个景点的段子、笑话、唱唱山歌。如果你拒绝给他小费,那他这一路便沉默不语,用力撑他的筏子,尽快把你送到一曲去。

http://s15/mw690/0049JmaDzy7hw5mci3Y1e&690

你看这几位老年低头族,坐在竹筏上不看风景只看手机。

http://s14/mw690/0049JmaDzy7hw5meXw17d&690

    我们用了半个小时时间,漂到了八曲。八曲附近的河滩叫芙蓉滩,这一代水天空阔,碧水中怪石争奇斗巧,有上水狮石、下水龟石等石景,因此,八曲有“水上动物园”之称。八曲的主要景点有:上水狮石、上、下水龟石、象鼻岩、骆驼峰、猫儿石、海蚧石等

http://s5/mw690/0049JmaDzy7hw5lrk3O94&690

    关于上、下水龟石,还流传一段动人的故事:传说南宋淳熙10年(1184年),朱熹辞官回到武夷山,住在清隐岩下的茶洞旁著书讲学。一天黄昏,朱熹正对着满天的晚霞吟诗作赋,忽听门外传来:“先生,先生”的呼唤。朱熹出门一看,只见茶洞外正笑吟吟走来一位相貌端庄的姑娘,便问:“你是何人,家住哪里,为何来到此地?”姑娘答道:“我姓胡,名叫丽娘,家住五曲对面。因仰慕先生的才学,特来拜您为师。”朱熹见女子端庄识礼,又求学心切,就收留了她。从此,丽娘风雨无阻,每天晚上都来到朱熹的书房。她读遍了四书五经,替朱熹眷写了大量的诗文。丽娘的才学、多情,使朱熹感到了温暖与欢乐。一天傍晚,朱熹在五曲平林渡口遇到摆渡的乌老头夫妇。乌老头对朱熹说:“看你气色不好,定是中邪了。你可知道每晚至你书房的女子是谁吗?她就是武夷山的狐狸精。想谋你的才学,夺你祖传的玉碗!”“啊!”朱熹不禁大吃一惊,心里直纳闷:好端端一个正经女子,怎会是狐妖?“如果你不信,不妨待她睡着时,看看有没有双玉筷从她的鼻孔里伸出。”回家以后,朱熹心如乱麻,一连两个夜晚不能入眠,丽娘温存地相陪着。到了第三个夜晚,丽娘实在困极了,就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四更天时,朱熹打个醒来,顿时被眼前一片光亮惊呆了。果然,一双碧绿透明的玉筷从丽娘的鼻孔伸了出来。他慌忙之中,碰落了玉筷,闪出了一只狐狸的影子,一晃就不见了。丽娘醒来,顿觉天悬地转,痛苦地说:“先生,我是武夷山修炼千年的狐狸精。因仰慕先生的才学,知道先生寂寞,才每晚渡河来陪伴。不料平林摆渡佬,那一对害人的乌龟精,想谋先生玉碗和丽娘的玉筷,曾跟我斗法输了,被贬在那儿摆渡。他们就恶语中伤,拨弄是非,迫使我俩分离。先生啊如今丽娘玉筷离身,千年道行已破,我该到南螟靖里长眠去了。”说完,泪水涟涟,与朱熹难舍难分。忽然空中轰隆滚过一阵闷雷,在一阵旋风里闪过一对黑影,丽娘忙指着窗外的黑影喊道:“先生,就是它们毁了丽娘,拆散我们之间的情谊呀!”朱熹气得咬牙切齿,浑身打颤,抄起朱笔就往窗外扔去,只见朱笔就像一只燃烧的箭直向这一对黑影刺去。两个摆渡佬立时现出乌龟原形,慌忙向五曲上游爬去,但爬到八曲上水狮旁,就再也爬不动了,变成了一对石龟。下图左岸边这座横亘的巨岩,称鼓楼岩,岩石像一童子在跪拜。岩后有紫芝峰。在峰的半腰有一座岩石像观世音菩萨,这一景叫“童子拜观音”。

http://s8/mw690/0049JmaDzy7hw5oIogT77&690

    下图山顶上右面并列峰像一对硕大的乳房,俗称“双乳峰”。有一外国小朋友观赏双乳峰后天真地说:如果妈妈的乳房也有这么大,那天下的小孩子就不愁没有奶吃了。

http://s1/mw690/0049JmaDzy7hw5oL9O830&690

http://s10/mw690/0049JmaDzy7hw5oZusxd9&690

http://s5/mw690/0049JmaDzy7hw5oQuHib4&690

http://s13/mw690/0049JmaDzy7hw5oTy0s4c&690

http://s4/mw690/0049JmaDzy7hw5pcmEb23&690

百花庄附近的獭控滩,就是七曲。溪右边的这座山峰,四面峭壁,宛如耸立于水中的巍峨的石城,俗称“城高岩”。岩下的潭,名放生潭。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端午节,山中道士曾奉旨在此设坛祈祷,放生鱼潭内。从那时起九曲溪禁止捕鱼,相沿成为习俗。

http://s10/mw690/0049JmaDzy7hw5p3H2989&690

http://s3/mw690/0049JmaDzy7hw5p7rDs32&690

http://s12/mw690/0049JmaDzy7hw5ploUPeb&690

http://s2/mw690/0049JmaDzy7hw5pcrId31&690

http://s2/mw690/0049JmaDzy7hw5pfgida1&690

    继续前行至老鸦滩为六曲。六曲是九曲溪中最短的一曲,但其景色又为最,被称“武夷山第一胜地”的天游峰即在此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题诗赞道:“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筏至六曲,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这块如刀切斧劈的岩壁,就是晒布岩。神话传说是赤脚大仙晾晒帛绵的,晒布岩又高又阔,又平又险,宽约800米,高200米,似一张巨大的屏风,把武夷山景区隔为溪南山北。岩壁上有宋、元、明、清历代名士留下的题刻二十余处,其中朱熹的“逝者如斯”题刻,是迄今武夷山景区内所能辨认的400多处摩崖石刻中最早的一幅。由于此处题刻又多又雅,故而常常引来诸多凡夫俗子到此评头论足,观赏一番。

http://s9/mw690/0049JmaDzy7hw5pvm1G38&690

http://s4/mw690/0049JmaDzy7hw5pmgvNb3&690

http://s5/mw690/0049JmaDzy7hw5pq37S94&690

http://s1/mw690/0049JmaDzy7hw5oRaogc0&690

http://s5/mw690/0049JmaDzy7hw5rVZZya4&690

http://s1/mw690/0049JmaDzy7hw5rNbUIf0&690

http://s3/mw690/0049JmaDzy7hw5rR3QCb2&690

http://s4/mw690/0049JmaDzy7hw5s519pc3&690

    竹筏过了老雅滩之后就是五曲。五曲是九曲溪的中段,溪水过六曲响声岩后,从西北折向南,再向东北流去。碧流上空有五曲桥横溪拱立;北岸,有竹木葱笼的平林洲,还有环拥簇立的接笋峰、隐屏峰和玉华峰。

http://s15/mw690/0049JmaDzy7hw5rW2f46e&690

http://s4/mw690/0049JmaDzy7hw5rYYM343&690

http://s3/mw690/0049JmaDzy7hw5sdyYG72&690

九曲之中唯有五曲地势宽旷。左侧这座山峰是隐屏峰,峰下有宋代大儒朱熹亲手创建的武夷精舍。右侧这座山峰是晚对峰,峰的石壁上镌刻有出自清乾隆状元马易斋之手的“道南理窟”四个足有三米见方的大字。据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道南理窟大意是:宋元丰四年(1081年),闽学鼻祖游酢和杨时一道前往河南颖昌(今许昌)拜大理学家程颢为师。二人到程家时,恰遇老先生正闭目养神,两人不敢惊扰,恭立门外。时值隆冬季节,大雪纷飞,待老先生醒来时,门外积雪已达尺余,故留下了“程门立雪”的佳话。二人诚心拜师求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老先生,老先生便竭尽全力教诲这二位学生。时至学成,程颢送至大路口,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高兴地说:“吾道南矣”。游酢和杨时回闽后极力传播程氏理学,相继涌现出罗从彦、李侗、朱熹等闽学先贤。尤其是朱熹,这位理学集大成者,在武夷山亲手创建武夷精舍聚众讲学达十年之久,培养出了大批理学人才,如蔡元定、游九言、黄干、真德秀等。在此期间,他完成了集理学之大成的代表作——《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南宋时期,武夷山五曲一带书院林立,除武夷精舍外,相继还有游九言的“水支寮”。蔡沈的“南山书堂”,蔡沅的“咏归堂”,徐几的“静可书堂”,熊禾的“洪源书堂”等等。武夷山俨然成为祖国南方理学研究的中心,因而把武夷山称为“道南理窟”是恰如其分的。

http://s12/mw690/0049JmaDzy7hw5s4yIrcb&690

http://s2/mw690/0049JmaDzy7hw5s7BwRf1&690

http://s2/mw690/0049JmaDzy7hw5styp351&690

    从这座五曲桥上走过去,先到武夷精舍,然后就可以攀登天游峰。

http://s12/mw690/0049JmaDzy7hw5skEkj8b&690

http://s12/mw690/0049JmaDzy7hw5snsQbfb&690

    竹筏通过五曲桥之后,就是卧龙潭。这里溪水开阔,再稍稍前行,只见崖壁上刻有“小九曲”几个大字,这儿就是四曲了。

http://s8/mw690/0049JmaDzy7hw5sBSx957&690

这个卧龙潭,深达30多米,是九曲溪内最深的水潭。关于这个深潭的来历,也有一段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这潭里曾潜伏着一条恶龙,它时常带领八条小龙张牙舞爪,追逐嬉戏,搅得天昏地暗,溪水泛滥。有一天,一位仙人途径此地,见恶龙作怪,便拔出宝剑,将8条恶龙斩死在潭中,唯有一条小龙摇尾乞怜,苦苦求情,愿意改邪归正,仙人便留下它,命它在此护佑武夷山。从此,这潭便有了“卧龙潭”之称。电视剧西游记中小白龙腾出水面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http://s3/mw690/0049JmaDzy7hw5strVM22&690

    四曲胜景是隔溪对峙地两座巍巍巨岩,东为藏峰,西为西钓台。大藏峰横空盘立,倒影碧波,飞翠流霞。巨岩、幽洞、深潭是大藏峰的三绝。西钓台临溪而立,形如一仙翁在溪边垂钓。

http://s12/mw690/0049JmaDzy7hw5rHrd1cb&690

http://s12/mw690/0049JmaDzy7hw5yyIcj9b&690

http://s10/mw690/0049JmaDzy7hw5yBVJnb9&690

http://s1/mw690/0049JmaDzy7hw5yEzLOe0&690

http://s2/mw690/0049JmaDzy7hw5yHEelc1&690

http://s11/mw690/0049JmaDzy7hw5yYaIG1a&690

在四曲面有一片空旷的平地,就是元代皇家御茶园的遗址。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据《崇安县志》记载:唐贞元年间(785-805年)武夷山一带已有蒸焙后研碎而塑成团状的“研膏”茶制造,这便是最早的武夷岩茶。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在咏茶诗中赞道:“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嘉。”武夷岩茶的入贡,始于宋代。色、香、味俱全的武夷岩茶入贡,立即受到朝庭上下的喜爱。

    从卧龙潭前行,过仙游岩,经雷磕滩,溪水折而向南,便进入了三曲。

http://s11/mw690/0049JmaDzy7hw5zcBu28a&690

三曲儿有一座特别陡峭的山峰,小藏峰,又名仙船岩、船场岩。小藏峰的千寻绝壁缝隙间纵横交错地插了许多木板,木板上搁着形似小舟的棺材。半在隙内,半悬于空中,风雨不毁。当地人称之为“虹桥板”和“架壑船棺”。经考古工作者考察,所谓“架壑船棺”是古代聚居在这一带的闽越族葬俗的遗物。船棺外形分为两类:一类为两头翘起如形;一类方形其状如盒,俗称“函”。所谓“虹板桥”,也就是用来支架船棺或架设栈道的木板。经碳14测定,架壑船棺历时已在3800多年。按史籍记载,闽越人通常聚居在溪谷间,习于水斗,善于用舟。因此反映到思想意识上,船被认为是最珍贵的东西;用“船”作葬具,是十分隆重的。而利用悬崖绝壁上岩穴来藏棺起先很可能是为避免遭到野兽的侵袭和外人的损害,久而相沿成习,形成一种葬制,以此表示对死者的崇敬。至于三千多年前在生产工具很落后的情况下,闽越人是怎样把一具具船棺安放在悬崖绝壁的岩洞中的,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是个迷。

http://s4/mw690/0049JmaDzy7hw5z4ujx23&690

http://s13/mw690/0049JmaDzy7hw5z7Ebq3c&690

http://s15/mw690/0049JmaDzy7hw5zlEeO9e&690

http://s9/mw690/0049JmaDzy7hw5zcziwb8&690

    下图这座独立的峰岩,叫升日峰。每天清晨峰顶映日,色彩艳丽,故名“升日”。如果回头再看这座山峰,是个个猿人,故又称“猿人石”。

http://s13/mw690/0049JmaDzy7hw5zfDPe9c&690

http://s2/mw690/0049JmaDzy7hw5ztojv41&690

过了三曲向拐过去,从浴香潭北上是二曲。二曲一段幽深险峭的峡谷,武夷36峰中最迷人的玉女峰就在二曲西侧。这座形状如柱,兀立挺拔数丈的玉女峰是武夷山景区最著名的景观之一,是福建旅游的标志。著名作家刘白羽在《武夷颂》中写道:“我曾仰望长江上的神女峰而惆怅,我曾凝眸石林中的阿诗玛而慨叹,但我以为武夷山东的玉女峰的确是美得惊人,它不但婀娜多姿,而且神情飘逸,当我们的竹筏已浮游而过,我还屡屡回顾,它使想到我在巴黎罗浮宫中默默观赏维纳斯那一时刻我心中所升起的亲切、喜悦、完善的人和生命自由的庄严的向往。”

http://s8/mw690/0049JmaDzy7hw5zkyLJ87&690

http://s16/mw690/0049JmaDzy7hw5zo73V5f&690

http://s12/mw690/0049JmaDzy7hw5yHM0P9b&690

玉女峰下是碧绿清沏的浴香潭,相传是玉女沐浴的地方。潭中有一方正巨石,上有“印石”二字,相传这是大王送给玉女的定情信物。玉女峰右侧这座山岩称“勒马岩”上有“镜台”二字,五丈见方。字体工整俊秀,数里之外都望见,是武夷山景区中最大的摩崖石刻。

http://s14/mw690/0049JmaDzy7hw5BwfeZ0d&690

http://s8/mw690/0049JmaDzy7hw5BzhPhc7&690

http://s11/mw690/0049JmaDzy7hw5BO37Y9a&690

http://s6/mw690/0049JmaDzy7hw5BFeCx75&690

下图左为大王峰,右为玉女峰,两峰像一对恋人隔溪相望

http://s12/mw690/0049JmaDzy7hw5BIfHRab&690

竹筏继续前行,到达武夷宫前睛川一带,就是一曲了。一曲临溪而立之处有一块高约数丈的巨石称“水光石”。每当晴天的傍晚,西斜的夕阳映在岩壁上,澄滢碧绿的溪面就会映上它那明晰的倒影。石上题刻如林,其中尤以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大丈夫既南靖岛夷,便当北平胡虏。黄冠布袍,再期游此”的题刻最为著名(见下图左下角)再下一张图片水光石右面的这座山峰就是向有“仙壑王”之称的大王峰。右面这座怪石峥嵘,状如雄狮的山峰称“狮子峰”。

http://s8/mw690/0049JmaDzy7hw5BXhlBd7&690

http://s7/mw690/0049JmaDzy7hw5BNIZU56&690

这里有个石门。由于古代都是逆流而上,所以这里是游览九曲溪的起点,进入这个大石门,就开始逆流而上。一般情况下,水位低时,竹筏无法从这里通过,但是水位高的时候,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石门有个栈桥,曲径通幽之处。

http://s16/mw690/0049JmaDzy7hw5BR0XZ0f&690

    至此,我们正好用了100分钟完成了这次人在画中游漂流。那种融于自然的心旷神怡和沉浸于历史精华的思索以及由此而来的精神愉悦,定能让我终生难忘。不虚此行呀!

http://s16/mw690/0049JmaDzy7hw5C5Jw38f&690

http://s1/mw690/0049JmaDzy7hw5BFahO6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