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行之十三:王家大院

山西行之十三:王家大院
到晋中旅游,大院文化是必须要仔细观赏的。在看过了著名的商贾人家的两个大院——乔家大院和渠家大院之后,10月17日上午,我们又从平遥古城出发前往35公里之外的位于山西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参观官宦人家的大院——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的,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景区。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
下面这个模型图,右边是高家崖建筑群,左边是红门堡建筑群。
http://s7/mw690/0049JmaDzy7h8LzxaBgf6&690我们于上午八点半先来到了高家崖景区大门口。高家崖建筑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又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周边堡墙紧围,四门择地而设。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又独立成章。
http://s8/mw690/0049JmaDzy7h8LzzyZN37&690http://s7/mw690/0049JmaDzy7h8LzSkZM66&690
http://s6/mw690/0049JmaDzy7h8LzGcnz65&690
http://s12/mw690/0049JmaDzy7h8LA15RFeb&690
高家崖建筑群由静升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修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面积达19572平方米。所有建筑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室的庭院风格,封建等级制度非常明显。院内雕艺精湛的砖、木、石三雕装饰品,题材繁多、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
高家崖建筑群一共有两个主院——乐善堂和敬业堂,均为三进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厢的绣楼外,还有各自的厨院、塾院,并有共同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家丁院)。周边墙院紧围,四门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现在,高家崖各院厅堂及居室内,依照“尊卑分等,贵贱分级,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的封建礼制格局,将静升王氏家族历代流传下来的大量家什物品已分门别类地陈列于其中,基本上恢复了王家当年的历史风貌。我们首先进入前院参观乐善堂。
http://s2/mw690/0049JmaDzy7h8LzR2cV51&690http://s13/mw690/0049JmaDzy7h8LzY6N6ec&690
http://s16/mw690/0049JmaDzy7h8LzZIXZ1f&690
http://s5/mw690/0049JmaDzy7h8LApHY854&690
http://s2/mw690/0049JmaDzy7h8LAhtYJ81&690
http://s16/mw690/0049JmaDzy7h8LAjgwD6f&690
这个院子里有个养正书塾,是敬业堂小少爷的启蒙书房。
http://s16/mw690/0049JmaDzy7h8Nf5a2Pff&690http://s4/mw690/0049JmaDzy7h8Nf6YoP13&690
http://s13/mw690/0049JmaDzy7h8NfqDh23c&690
http://s4/mw690/0049JmaDzy7h8NfdGnh33&690
http://s6/mw690/0049JmaDzy7h8NfeFSJc5&690
http://s6/mw690/0049JmaDzy7h8Nfk4yF25&690
下图这个院落叫做兰芳居花院。后院正房住花工,两箱为花房。花院以西是主人怡心养神,著书立说之精舍。花院建筑小巧玲珑,有道家洞天福地之意蕴。花院大门旁有一地窖,明为花窖,实为暗道,特殊情况下,可从这里通往外界,化险为夷。
http://s16/mw690/0049JmaDzy7h8NfnZjp3f&690在高家崖的西南角有一座瞻月亭。瞻月亭的墙上有个小圆孔。晚间,在石屋里点上一盏灯,灯光照到对面墙壁的镜子上,街道就是通明一片了。
http://s11/mw690/0049JmaDzy7h8Nfq9M64a&690http://s5/mw690/0049JmaDzy7h8NfJlPea4&690
http://s2/mw690/0049JmaDzy7h8Nfx8EV51&690
我们从高家崖大院里出来,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大院前面的大道上突然一个人都没有了,空旷之极。
http://s4/mw690/0049JmaDzy7h8NfzLADd3&690http://s1/mw690/0049JmaDzy7h8NfSLRu50&690
过了前面这座桥,就是红门堡建筑群。高家崖和红门堡东西相邻,一桥相连,走过这道桥,便走进了红门堡。原来的石桥在1946年战争时期被炸毁,现在看到的桥是1988年重建的。
http://s13/mw690/0049JmaDzy7h8NeWKbGfc&690红门堡建筑群始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竣工,前后经历了54年。总面积2.5万平方米,大小院落88座,房屋776间。整座建筑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共分四甲(甲:豪华住宅),甲与甲之间的横向通道与中间的纵向干道形成了一个很规整的“王”字。各座院落依主人身份、喜好的不同在结构和装饰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院内门门有匾额,院院有楹联,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红门堡建筑群已经成为中华王氏博物馆。
进入红门堡之后首先来到二甲东巷的德馨轩。
这个院子的门内有块砖雕照壁,雕刻渔樵耕读四逸图。古人认为渔樵耕读是人生最安逸快乐的四件事,所以称四逸。四逸图上下还雕有葫芦、团扇、宝剑、阴阳板等器物,指暗八仙。整体构图完整,技法讲究,砍柴樵夫谈笑风生,打渔长者耐心等待,读书少年专心致志,耕地老丈一丝不苟,反映了农耕社会中最安逸的生活方式。
http://s1/mw690/0049JmaDzy7h8Nz7Mm470&690
http://s1/mw690/0049JmaDzy7h8NzhgB240&690
红门堡内三甲东巷的景熏院、绿门院、松竹院,现在都是“中华王氏博物馆”。
http://s4/mw690/0049JmaDzy7h8NzA8NB93&690景熏院,原为王中极的书院,现在和绿门院,松竹院一起合并成为王氏博物馆了。门前这个门斗的匾额是“品行兼优”,背面是“敦孝崇义”。仔细看这个三门斗拱,中间高两边低,就像一个“品”字。
http://s8/mw690/0049JmaDzy7h8NznEhNc7&690http://s8/mw690/0049JmaDzy7h8NzpfFR27&690
http://s10/mw690/0049JmaDzy7h8NzIFHH69&690
http://s10/mw690/0049JmaDzy7h8Nzy8uB09&690
http://s12/mw690/0049JmaDzy7h8NzQgXh8b&690
http://s14/mw690/0049JmaDzy7h8NzG2aVed&690
院内有个“存厚堂”,也叫“绿门院”。
一个小四合院的正房上刻有“敦诗说礼”。
http://s15/mw690/0049JmaDzy7h8OhbtpQae&690
院门旁的双鹤双鹿的砖雕,既鹿鹤同春又松鹤延年。
http://s13/mw690/0049JmaDzy7h8OhzlRW9c&690http://s8/mw690/0049JmaDzy7h8OhmI8n57&690
走出中华王氏博物馆,就是顶甲建筑群了。这个建族群都是前园后院布局。前面四座花园相互沟通,连环紧套,后院均为二层建筑。这种与众不同的空中花园风格,夏日高爽清凉,冬日亦无酷寒之感。穿过花园,拾阶而上,便可登上红门堡的堡墙。
http://s16/mw690/0049JmaDzy7h8Ohx9w32f&690http://s5/mw690/0049JmaDzy7h8OhQhhi24&690
http://s5/mw690/0049JmaDzy7h8OhEa8I54&690
http://s15/mw690/0049JmaDzy7h8OhGBmC0e&690
http://s8/mw690/0049JmaDzy7h8Oi1rw387&690
http://s3/mw690/0049JmaDzy7h8OhPfpw22&690
http://s5/mw690/0049JmaDzy7h8Oh5mHW24&690
http://s16/mw690/0049JmaDzy7h8OMrYfR2f&690
http://s8/mw690/0049JmaDzy7h8OMLvqna7&690
http://s8/mw690/0049JmaDzy7h8OMyOqj57&690
http://s14/mw690/0049JmaDzy7h8ON2o8tad&690
http://s9/mw690/0049JmaDzy7h8OMYs7Ca8&690
http://s11/mw690/0049JmaDzy7h8ON06Cuba&690
http://s7/mw690/0049JmaDzy7h8ONjAZ816&690
向红门堡外望过去,又是另外一番景色,这里的百姓还是喜欢住窑洞。
http://s3/mw690/0049JmaDzy7h8ON7aQW12&690
http://s13/mw690/0049JmaDzy7h8ONtq560c&690
http://s4/mw690/0049JmaDzy7h8ONmpGP63&690
http://s6/mw690/0049JmaDzy7h8ONokvP95&690
至此,王家大院就算是游览完毕了。看过王家大院的各色建筑,感觉处处都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质。尤其是每个建筑上的砖雕、木雕、石雕,都是王家大院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之一,从屋檐、斗拱、照壁、兽吻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构思奇妙,造型逼真,精工雕造,独具匠心。这里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有南方建筑的秀美。这里的建筑群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绘画、书法、诗文熔为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纷呈,各具特色。通过富有寓意的各种雕刻图案纹样,把主人的思想融汇其中,营造一个理想氛围,来陶冶情操,教化子孙,其功能不可小觑。
一、砖雕
砖雕,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制作工艺与核心点是在于用金砖等级的成品青砖进行表面深度雕刻,这是我国几百年来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砖雕,传统砖雕精致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气等特点。
王家大院乐善堂门前的照壁上,雕着巨大的三狮滚绣球图。一公一母带只小狮子,意欲祝福家庭兴旺。
http://s5/mw690/0049JmaDzy7h8OMxHne84&690红门堡门前的八字照壁。壁心处做成插屏状,上嵌砖雕封侯挂印、松柏常青、鹿衔灵芝、盘根寿石。
这种镂空的砖雕最具特色。
http://s10/mw690/0049JmaDzy7h8PPTCkh19&690绿门院门外侧墙上的砖雕四爱图。图中左上表达了黄庭坚爱兰,归隐山林往而不返;左下表达了周敦颐爱莲,出淤泥而不染;图中右上是因爱梅而隐居孤山的林和靖;右下为结庐在人境,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这个四爱图直指贤人君子隐于山林的原因是为了不愿意和统治者同流合污。
http://s12/mw690/0049JmaDzy7h8PPWfqz2b&690砖雕五福捧寿图。
http://s13/mw690/0049JmaDzy7h8PQfQio2c&690王家大院里最大的砖雕要数大院房顶上那些精美张扬显示着王家身份的雕龙了。鸱吻在官宦人家和商贾人家宅院中的形状是不同的。对于商人来说,屋顶上多饰为闭口兽,招财进宝多多益善,闭口脊兽有财不外露之含意;而对官商来说,做官理当为民说话,说话必得张口。所以,王家大院屋顶上的脊兽鸱吻全是张口的,可见王家要求子孙世代为官,并且要为民说话。
http://s14/mw690/0049JmaDzy7h8PQ42Dzdd&690二、石雕
http://s13/mw690/0049JmaDzy7h8PQomu03c&690
一个南瓜,意示着多多生子。
http://s8/mw690/0049JmaDzy7h8PQnulh47&690
狮子除镇宅辟邪外,还有太师少师的寓意。
http://s1/mw690/0049JmaDzy7h8PQJEaI30&690
“牵狮进宝”门枕石,门枕石上二狮,一驮锦缎,一驮法螺,御狮者为汉人,须弥坐下,四人则为西域劳动人民形象,可以说这即象征物质文化的交流,又象征精神文化的交流。
http://s4/mw690/0049JmaDzy7h8PQyFMvb3&690http://s15/mw690/0049JmaDzy7h8PPLMJMae&690
三、木雕
木雕是以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为材料。采用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并涂色而成的艺术品。王家大院的木雕,多见为生活风俗、神话故事,诸如吉庆有余、五谷丰登、龙凤呈祥、平安如意、松鹤延年等木雕作品。
敬业堂正窑中间的窗户上雕刻着锦鸡玉兰,鸡有文、武、仁、勇、信五德,示意主人五德俱全,两边绿色的花瓶中插有莲花,一瓶清莲取谐音一品清廉,希望子孙做官清政廉民,蓝色花瓶中插有月季,表示四季平安,旁边的香炉里冒出一缕青烟,是希望王家能够香火不断,人丁兴旺。
http://s13/mw690/0049JmaDzy7h8QNfn7Sdc&690窗户两边雕刻有凤凰戏牡丹,表示富贵常在,中间刻有杏林春燕,因为当时殿试都是在杏花开放的二月举行,朝廷要设宴款待科考及第的举子,杏花飞燕表示科考及第。金榜题名后就会招来喜鹊报喜,所在在东边的窗户上雕刻有喜鹊登梅,示意喜上眉梢。
http://s14/mw690/0049JmaDzy7h8QNrL89ed&690松竹梅岁寒三友和喜鹊,在瑞鹿的眏衬下,字画相间,谦,吉,轩三字正应了画中之意。
http://s14/mw690/0049JmaDzy7h8QN5Fzn1d&690下面这个木雕是二龙献寿,左侧瓶中孔雀尾翎示意翎顶辉煌,加官进爵。右侧宝瓶如意,喻意平安如意。下为宝伞,法螺,琴棋书画,吉祥图案,以示风雅。
http://s11/mw690/0049JmaDzy7h8QNpIXo5a&690
绿门院后院正窑上面那一排挂落木雕是“满床笏”,“
这是福禄寿三位神仙。
http://s16/mw690/0049JmaDzy7h8QNs9WL8f&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