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行之十:太原迎泽公园和双塔寺

(2017-12-30 13:38:26)

山西行之太原迎泽公园和双塔寺

2017年10月14日中午,我俩晋祠出来804公交车直接到大南门站下车去迎泽公园游玩。

来了之后才知道,我俩真的很幸运。迎泽公园封园维修一年,十一之前才开放。所以,公园里面一片崭新气象。

    迎泽公园居于市中心宽阔的迎泽大街中段,交通便利,视野开阔,总面积67万平方米,迎泽湖水面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太原市内最大的公园。

迎泽二字源于宋代太原古城大南——迎泽门。1955年开建迎泽大街的时候,太原城的道路大多只有6、7米宽,而这条宽度70米的迎泽大街,着实令人们瞠目了一段时日被誉为三晋第一街。

    迎泽公园不但大,还设计的很有文化底蕴,尤其是这里没有任何商业摊点,真正是人民的公园呀!下午1:50我俩来到了北临迎泽大街的公园大门口。

http://s2/mw690/0049JmaDzy7gYUFB83v61&690

http://s4/mw690/0049JmaDzy7gYUFEEaT93&690

http://s1/mw690/0049JmaDzy7gYUFJg3u40&690

    进入迎泽公园之后,首先看到的是一片人工堆砌、造型奇特的湖石假山

http://s4/mw690/0049JmaDzy7gYUFMf9Vb3&690

http://s12/mw690/0049JmaDzy7gYUFPKrx5b&690

http://s10/mw690/0049JmaDzy7gYUFSC3T69&690

http://s8/mw690/0049JmaDzy7gYUFVMHR27&690

    走过这片湖石假山,就是长长的水廊甬道。

http://s2/mw690/0049JmaDzy7gYUFY9MJa1&690

http://s11/mw690/0049JmaDzy7gYUG0Vw64a&690

    我俩沿着迎泽湖畔的甬道漫步,依次欣赏各处的景色。

http://s10/mw690/0049JmaDzy7gYUG3HhD79&690

    这里新修建了一个怡园,但是还没有开放。

http://s7/mw690/0049JmaDzy7gYUG6ax096&690

在太原市少年宫之前,公园玉带河旁边,塑着一个活泼可爱的汉白玉女孩雕像,是1983年12月在滴水成冰的冬季跳入水中舍己救人而牺牲的十五中学生池越忠的塑像。1984年,太原团市委为了纪念烈士,拨款塑起了这座雕像。后来每逢清明节,共青团员、少先队员都要来这里缅怀烈士,并光荣宣誓,向烈士学习。

http://s8/mw690/0049JmaDzy7gYUG880Tb7&690

http://s5/mw690/0049JmaDzy7gYUGaEIYd4&690

放眼往湖中心望去,湖心岛上建有望月阁,还有长廊、小桥。湖面四周,公园还新建了数个游船码头,游人们可以更方便地登船游玩。

http://s4/mw690/0049JmaDzy7gYUFvXDZ33&690

http://s4/mw690/0049JmaDzy7gYVhGgBde3&690

http://s15/mw690/0049JmaDzy7gYVhIJMG0e&690

http://s1/mw690/0049JmaDzy7gYVhMalOe0&690

http://s2/mw690/0049JmaDzy7gYVhP3Et31&690

    下图这座连接迎泽湖两岸的七孔桥,在1955年初建时只有五孔,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和游人逐渐增多,原有的小桥已不能满足游人需要,于是,于1962年又增建两孔,到1964年完成,成为了现在的模样。这座石桥建成之初是山西省内最大的石桥,它坚固美观、跨上七孔桥可以观赏到南北两湖的秀美风光。石桥上刻有“犀牛望月”,石柱上立着石狮子,惟妙惟肖。

http://s12/mw690/0049JmaDzy7gYVhRO9t5b&690

    我俩跨过七孔桥来到中湖东侧。这里长廊蜿蜒,长达150米的廊式木构建筑雕梁画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http://s15/mw690/0049JmaDzy7gYVhUygmae&690

http://s1/mw690/0049JmaDzy7gYVhXwU830&690

http://s15/mw690/0049JmaDzy7gYVi0mXIce&690

http://s6/mw690/0049JmaDzy7gYVi2WLr55&690

http://s11/mw690/0049JmaDzy7gYVi6S9kea&690

http://s9/mw690/0049JmaDzy7gYVi9xMY18&690

http://s2/mw690/0049JmaDzy7gYVichXz51&690

http://s1/mw690/0049JmaDzy7gYVifbb260&690

http://s15/mw690/0049JmaDzy7gYViiopwfe&690

http://s16/mw690/0049JmaDzy7gYVhCSRx8f&690

http://s5/mw690/0049JmaDzy7gYVIkam884&690

http://s5/mw690/0049JmaDzy7gYVImYba94&690

http://s10/mw690/0049JmaDzy7gYVIoN05a9&690

http://s1/mw690/0049JmaDzy7gYVIrKwg50&690

迎泽公园东区以植物造景为主。你看这一瓮鲜花倾泻而出,直奔那一群骏马而去,是何等的富有想象力呀!

http://s3/mw690/0049JmaDzy7gYVIuNB872&690

http://s15/mw690/0049JmaDzy7gYVIxxn0ae&690

http://s6/mw690/0049JmaDzy7gYVIAU4d65&690

    公园里还新设置了小型饮水池,方便游客。

http://s8/mw690/0049JmaDzy7gYVIDYhx97&690

下午3:30,我们从公园出来,乘618路公交车到广场站(火车站前一站)后换乘820路公交车,六站地就到了双塔寺。

    双塔寺,本名永祚寺,是三晋名刹,位于太原市城区东南方向,距市中心四公里左右的郝庄村南之向山脚畔。寺内现存主要建筑均为砖构,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皆系无梁殿形制,以青砖雕仿木结构建造。寺内有砖塔两座,即为双塔,因是万历皇帝母宣文太后李氏出资所建,故又名宣文塔。主塔平面呈八角形,十三级,高54.7米,檐下饰有琉璃脊兽,绚丽壮观。

http://s12/mw690/0049JmaDzy7gYVIG9d19b&690

http://s6/mw690/0049JmaDzy7gYVIKlp395&690

“永祚寺”之“永祚”二字,语出《诗经·大雅·既醉》中:“君子万年,水锡祚胤”句,“永祚”就是“水锡祚胤”的略写。《尔雅·释古》说:“永,长也;永,远也。”《说文解字》说:“祚,传也;祚,福也。”《晋书·乐府》说:“永祚,犹远祚也。”可见“永祚”一词,似有“永远传流,万世不竭”的意思。这就是寺名的来由和含意吧。

走进双塔寺,看那绿树红墙,宝塔梵殿,龛阁玲珑,碑碣栉比,花卉溢香,松柏凝翠,古香古色,不由得肃然起敬。

http://s2/mw690/0049JmaDzy7gYVINfUt01&690

这个牡丹园里的牡丹都是明代牡丹,很有历史的。

http://s8/mw690/0049JmaDzy7gYVIQ9bFf7&690

    我身后是大雄宝殿。这座大雄宝殿创建于明万历36年至40年(公元1608年-1612年)间,面阔五间,长19.85米,深11.3米。整个殿宇不用梁架,不用一木,全为砖砌,雕工精湛,造型独特,是无梁砖仿木建筑的代表作,供奉阿弥陀佛、释迦摩尼、东方药师佛三尊铜铁质铸像。

http://s14/mw690/0049JmaDzy7gYVITg4Z5d&690

http://s6/mw690/0049JmaDzy7gYVIXaPb55&690

http://s11/mw690/0049JmaDzy7gYVIhoueca&690

http://s11/mw690/0049JmaDzy7gYWa871g8a&690

    大雄宝殿的配殿里有个关于塔的博物馆,展示了塔的起源与发展。

http://s9/mw690/0049JmaDzy7gYWab0SY58&690

http://s5/mw690/0049JmaDzy7gYWae0iU84&690

http://s13/mw690/0049JmaDzy7gYWaie6g8c&690

双塔寺里还有一个三圣阁。三圣阁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依山坡而建面阔三间16.75米,深9.70米,为单檐歇山式无梁高阁。阁内顶部砖雕藻井造型巧妙华丽,独具匠心,是我国古代无梁砖砌建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供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陀菩萨的塑像。

http://s9/mw690/0049JmaDzy7gYWal6fC98&690

http://s14/mw690/0049JmaDzy7gYWanRq5cd&690

    在三圣阁的右侧可看到一个圆月形壁门,穿圆月形门就进入永祚寺的最后一处院落——上院。

http://s11/mw690/0049JmaDzy7gYWaqDFg2a&690

http://s12/mw690/0049JmaDzy7gYWatyQjab&690

http://s6/mw690/0049JmaDzy7gYWawFi565&690

http://s1/mw690/0049JmaDzy7gYWayAU070&690

上院也称塔院,位于寺院中轴线的东南方,是永祚寺地势最高的地方。双塔巍峨并峙,傲然屹立在塔院的东南、西北两隅,直冲霄汉。

数百年来,绝大部分人把永祚寺的“凌霄双塔”,当作同时创于世,属性一样的艺术珍品和文物珍品给于珍视。但是,考其故事,研究其创建之因,并非如此。这两座形同孪生的姊妹塔,一个是创建于先的偏于东南隅的那座旧塔“文峰塔”(上图较近的那座),一个是继建于后的位于西北隅的“舍利塔” (上图较远的那座)。两塔不仅非同时所建,而且属性也根本不一样。所谓“文峰塔”,是“起自堪与家言”的风水塔,即封建社会地方仕绅为补辅该地的地形缺陷,振兴地区文化的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标志性、欣赏性建筑。它的造形虽然取之于佛教的浮图,但是,与佛的教义和佛门没有丝毫的关系。而“舍利塔”则是佛门的圣物,是奉供佛舍利子,藏佛经,受佛门弟子瞻仰、顶礼膜拜的宗教建筑。这正是永祚寺“凌霄汉塔”,近在咫尺,本质相去甚远的差别。

两塔相距约四十余米,在它们相间的通道上,一座朴质无华结构简单的砖仿木构殿堂横卧其中,它就是过殿。

http://s2/mw690/0049JmaDzy7gYWaBk8Fa1&690

http://s15/mw690/0049JmaDzy7gYWaDRfMce&690

http://s6/mw690/0049JmaDzy7gYWa4Znve5&690

    我们在这里一直玩到4:50,之后乘812路公交车回到火车站,去酒店取了行李,然后赶到火车站,上了由太原开往西安的2095次列车去祺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