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头变变变》教学反思

(2015-12-13 19:39:00)
标签:

教育

    《石头变变变》这课的美术活动方式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大胆表现,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想能力。本课是针对小学义务教学阶段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联系生活实际用审美的目光重新审视、欣赏身边常见的小石头,学会观察石头,体会石头的神奇和感受它们的自然之美和形态之美。在教学时围绕石头的自然美,根据石头的特征进行想象并进行创作,使石头变为艺术品,并能让学生在一个可相互交流的教学平台中自主探究学习。  

      课堂上,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学会了从生活中发现美。在创作美的过程中享受绘画、手工、动手再创造等活动带给了他们快乐。我想美术课上应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通过利用儿童主观表现形式的个性优势,探索运用各种综合材料,以提升他们的创作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丰富其情感;同时根据学生各自的心理特点,发展其个性,让学生乐学、好学、知之,在快乐中和谐地成长。  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不错,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重性,上课也一样。在课堂上,只要一到自由创作时就显得很乱,首先是物品的选择,不会精挑细选,只要是块石头就拿来;其次是颜色的选择,要么单一,要么搭配不当,根本表现不出造型、纹理的美,尤其是最后的作品评价,没有完成作品的同学不停的做他自己的,无心评价别人的作品,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平时的课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还不够。今后一定在课堂上,在提高作品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虽然我不是经过专业培训的美术教师,但是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多向其他专业教师学习,取长补短,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让我的美术课具有自己的特色,让学生的美术能力不断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