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2015-10-20 11:58:40)
标签:
教育 |
分类: 研究课题 |
《创建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概述
1.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需要更多的名师引领
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不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更是学生以及学校可持续发
展的最关键因素。近十年来,许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提出“名师工程”建设,打造名师队伍,希望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课改的要求。为充分挖掘名师资源,自2002年起,上海、北京、重庆等地教育系统纷纷成立名师工作室,进一步发挥了名教师在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促进课程改革中的指导、示范和辐射作用。
苏州地处江苏乃至全国教育发展改革的前沿,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相城区的教育发展时刻也不能停滞,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如果有名师的引领和示范,将会促进区域内教师素质更快更好的发展提升。
2.相城区名师工程建设需要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相城区成立虽然较晚,但是教改和课改的脚步却很坚定、扎实。区教育局领导深刻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对课改乃至全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明确写入《相城区“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进一步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建立全区中小学优秀教师间合作互动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充分发挥中小学名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使其成为培养全区优秀教师重要的发源地、优秀教师的集聚地和未来名教师的孵化地,提升全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促进全区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2013年6月,成立了相城区首批名师工作室5个。名师工作室的构建在我区起步发展,但需要加快研究、总结、推广。
二、阶段研究工作内容
(一)阶段成果
(Ⅰ)蒋智东名师工作室2014-2015年度工作总结
2014-2015年度,蒋智东工作室在教育局领导及教研室专家和各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学员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预定各项工作目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Ⅱ)蒋智东名师工作室成员成果一览表(2013.6-2015.9)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荣誉 |
讲座(开课) |
1 |
符叶红 |
望亭中学 |
2014年3月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先进个人 |
|
2 |
符叶红 |
望亭中学 |
|
2014年5月区级公开课《解析几何的定点定值问题》 |
3 |
符叶红 |
望亭中学 |
2014年5月相城区高中数学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三等奖 |
|
4 |
符叶红 |
望亭中学 |
|
2014年12月区级公开课《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
5 |
戈晨曦 |
陆慕高级中学 |
|
2014年3月区级公开课《数学归纳法》 |
6 |
戈晨曦 |
陆慕高级中学 |
2014年8月苏州市高中数学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一等奖 |
|
7 |
郭红清 |
江苏省黄埭中学 |
|
2013年11月区级公开课《简单的线性规划》 |
8 |
郭红清 |
江苏省黄埭中学 |
|
2014年10月区级公开课《直线的斜率》 |
9 |
郭红清 |
江苏省黄埭中学 |
|
2015年4月市级公开课《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
10 |
蒋智东 |
陆慕高级中学 |
|
2013年9月市级讲座《高三数学复习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
11 |
蒋智东 |
陆慕高级中学 |
|
2013年11月市级公开课《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
12 |
蒋智东 |
陆慕高级中学 |
2014年6月第五届苏州市政府督学 |
|
13 |
蒋智东 |
江苏省黄埭中学 |
|
2014年9月区级公开课《两平面垂直》 |
14 |
蒋智东 |
江苏省黄埭中学 |
|
2014年12月区级公开课《随时变化率-导数》 |
15 |
蒋智东 |
江苏省黄埭中学 |
|
2015年4月市级讲座《由高二数学研讨课引发的教学思考》 |
16 |
蒋智东 |
江苏省黄埭中学 |
|
2015年9月省级讲座《用案例呈现对教材的理解》 |
17 |
李其龙 |
江苏省黄埭中学 |
2013年9月相城区师德先进个人 |
|
18 |
李其龙 |
江苏省黄埭中学 |
|
2014年4月市级公开课《函数的综合运用》 |
19 |
李其龙 |
江苏省黄埭中学 |
2014年8月中小学高级教师 |
|
20 |
李其龙 |
江苏省黄埭中学 |
2014年10月苏州市高中数学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三等奖 |
|
21 |
李其龙 |
江苏省黄埭中学 |
|
2014年12月区级公开课《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 |
22 |
徐友华 |
江苏省黄埭中学 |
2014年9月相城区学科带头人 |
|
23 |
徐友华 |
江苏省黄埭中学 |
|
2014年12月区级公开课《椭圆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
24 |
徐友华 |
江苏省黄埭中学 |
|
2015年4月市级公开课《直线与圆的动态问题》 |
25 |
姚梅华 |
望亭中学 |
|
2013年12月区级公开课《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
26 |
姚梅华 |
望亭中学 |
|
2014年1月区级公开课《解析几何的基本运算》 |
27 |
姚梅华 |
望亭中学 |
2014年5月相城区高中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
|
28 |
姚梅华 |
望亭中学 |
2014年5月相城区高中数学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二等奖 |
|
29 |
姚梅华 |
望亭中学 |
2014年5月苏州市高中数学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三等奖 |
|
30 |
姚梅华 |
望亭中学 |
2014年9月相城区学科带头人 |
|
31 |
姚梅华 |
望亭中学 |
2014年9月苏州市高中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
|
32 |
姚梅华 |
望亭中学 |
|
2014年11月市级讲座《三角函数的教学研究》 |
33 |
姚梅华 |
望亭中学 |
|
2014年12月区级公开课《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
34 |
姚梅华 |
望亭中学 |
|
2015年4月市级讲座《强化通性通法,提高解题能力》 |
35 |
袁卫刚 |
陆慕高级中学 |
|
2013年11月市级公开课《三角函数的图像》 |
36 |
袁卫刚 |
陆慕高级中学 |
2014年8月苏州市高中数学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三等奖 |
|
37 |
袁卫刚 |
陆慕高级中学 |
2014年9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
|
38 |
袁卫刚 |
陆慕高级中学 |
|
2014年10月区级公开课《直线的斜率》 |
39 |
袁卫刚 |
陆慕高级中学 |
|
2014年12月区级公开课《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
40 |
周建平 |
陆慕高级中学 |
|
2013年10月区级公开课《对数函数2》 |
41 |
周建平 |
陆慕高级中学 |
|
2013年12月区级公开课《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
42 |
周建平 |
陆慕高级中学 |
|
2014年12月市级公开课《数系的扩充》 |
43 |
朱建平 |
陆慕高级中学 |
|
2014年6月区级公开课《数列中的不定方程》 |
44 |
朱建平 |
陆慕高级中学 |
2014年9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
|
45 |
朱建平 |
陆慕高级中学 |
|
2014年10月市级讲座《立体几何》 |
46 |
朱建平 |
陆慕高级中学 |
|
2014年12月区级公开课《椭圆综合问题》 |
47 |
朱建平 |
陆慕高级中学 |
|
2015年4月市级讲座《重视防错纠错,及时回顾反思》 |
48 |
朱建平 |
陆慕高级中学 |
|
2015年4月市级公开课《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 |
(Ⅲ)蒋智东名师工作室成员发表(获奖)论文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发表(获奖)论文一览表 |
1 |
姚梅华 |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发表于《教师》2013年第8期 |
2 |
李其龙 |
《解析换元法在中学中的应用》发表于《中学数学月刊》2014年第1期 |
3 |
周建平 |
《谈高中数学教学学生成功解题的理性因素》发表于《数学教学通讯》2014年第3期 |
4 |
蒋智东 |
《解题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发表于《高中数学教与学》2014年第3期 |
5 |
朱建平 |
《解题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发表于《高中数学教与学》2014年第6期 |
6 |
戈晨曦 |
《含参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发表于《中学数学月刊》2014年第6期 |
7 |
袁卫刚 |
《从高一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看高中学生学习之困》发表于《数学教学通讯》2014年第7期 |
8 |
姚梅华 |
《对一道竞赛题的思考》发表于《中学数学》2014年第8期 |
9 |
郭红清 |
《线性规划考题探究》发表于《数学教学通讯》2014年第10期 |
10 |
符叶红 |
《思维在对称中形成,智慧在探索中闪光》发表于《语数外学习》2014年第10期 |
11 |
蒋智东 |
《让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一部分》发表于《中学数学月刊》2014年第11期 |
12 |
徐友华 |
《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意义、价值与反思》发表于《数学之友》2014年第24期 |
13 |
徐友华 |
《开展探究式学习的体会》发表于《教育》2014年第12期 |
14 |
徐友华 |
《适时放手,拒绝放任》在江苏省2014年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
15 |
徐友华 |
《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荣获江苏省教育学会2014年度优秀教育论文贰等奖 |
16 |
徐友华 |
《课堂导入之情境创设》发表于《高中数学教与学》2015年第1期 |
17 |
蒋智东 |
《以问题驱动思考,实现概念自主建构》发表于《中学数学月刊》2015年第2期 |
18 |
周建平 |
《巧借“概念图”活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发表于《数学教学通讯》2015年第2期 |
19 |
郭红清 |
《“直线的斜率”教学实录及反思》发表于《中学数学月刊》2015年第3期 |
20 |
姚梅华 |
《浅谈多视角下的数学教学反思》发表于《中学数学》2015年第3期 |
21 |
符叶红 |
《一个猜想引发的课堂探究》发表于《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年第3期 |
24 |
袁卫刚 |
《“直线的斜率”教学实录及反思》发表于《中学数学月刊》2015年第4期 |
25 |
袁卫刚 |
《读懂教材之意,体会理念之真》发表于《中学数学》2015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