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取立论角度——议论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
(2014-05-07 15:19:34)
标签:
教学 |
分类: 榕树(徐敏) |
一、
1、
2、
3、
二、
三、
(一)导入
(二)搭建议论文框架,把握说理重心
民不加多
原因
措施
(三)如何选取立论角度
我们都知道,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而论点又至关重要,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也可以有几个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提问: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立论?请同学回答。
明确: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
(1)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所写的一首小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唐代诗人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3)宋代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小结:面对同一事件,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项羽的评价也会有所不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四篇课文立论依据
针对当时君王热衷于“使民加多却又纵凶卸责”的现象,孟子向梁惠王提出“施仁政、无罪岁”的观点;
针对“人人可以成君子”这个最早的中国梦,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告诫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应该不断积累,做到坚持和专一。
针对“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民需要休养生息”的现状,贾谊以秦灭亡为鉴,提出“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
针对“耻学与师”的社会风气,韩愈通过对比深刻阐述了从师之道;
小结: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从以上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议论文应有现实针对性,抓住问题的实质,针砭时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彰显议论文的价值。
4、材料分析:香菱学诗(ppt)
(四)总结:立论除了要有现实针对性、角度新颖外,还要根据自己情况,选取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来写作,同时论点切口要小,这样才能写出真正有价值的文章。
(五)迁移
例文评析
示例《过秦论》:秦之亡,谁之过?全文对秦的灭亡从各方面进行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即秦的教训——“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以史为鉴,告诫如今的君王一定要施行仁政。
方法指导一:寻找有针对性的社会时代现象问题,从现象问题切入本质道理
方法指导二:从我们的角度寻找积极正向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六)课堂训练
(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