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作文牛人教你写作文,哈哈绝了——满满套路

(2017-03-13 10:00:05)
分类: 考试技法(各主题板块)
      大三,13级毕业生,高考语文132分,单科前20-50名,作文有拿手套路。最近和高中学妹交流作文心得,索性在吧里也分享一下,望能惠及各位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弟学妹。
     
     【关于阅卷】和语文老师关系不错,有幸看到过批改机器。简单说来,作文会被扫描上传,以复印件的字色出现在显示器上。如图为批改者视角。
     因此,抛开内容,首先需要注意几点细节:
1.0.5黑色签字笔保证最合适粗细程度,过细扫描后会影响观感,过粗会造成视觉疲劳。
2.字体控制在格子内,有肿大撑满了格子和笔画出入的习惯,要及时改正。原话就是,乌压压的,看着难受。
3.有效分段,开头100以内,有明显结尾,中间四段左右,节奏感最佳。
4.涂改直接原字画一个斜线,后格添上即可。乱涂乱画,满目疮痍。
5.字不要求工整,但不潦草。老师一眼能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的,偏爱宋楷,考试中关键就是看着舒坦。
     【阅卷流程】
各位应该都听说过老师吐槽,改卷工作量非常大,尤其是高考封闭式改卷低容错率高频率的现场,为了快速区分考着玩的、一般水平、良好和优秀的,老师们的阅卷套路——
1.看头,太烂的后续失去兴趣,精彩的会适当多倾注注意力。
2.中间快速浏览,评价语言流畅度和文字功底,内心默记亮点加分。
3.扫一扫结尾,主要看字数写哪儿了。
4.分析下立场,有无不符合普世价值观的,明显道德观价值感出入的,按照高考要求,和谐之。比如你讴歌秦桧,赞扬希特勒。
     【扣分点】
1.明显处错别字和成语典故错误,印象分就这么没了。
2.题目忘了写,一般5分
3.出现真实人地名和调戏语言。酌情,有的只是扣分,有作弊意图的将请示主管确定是否零分。
4.字数不够。酌情。最佳字数,超过800不到1000。
5.三观不符合社会 主义 核心价值。降类(作文等级分类不赘述了,每个地方不一样)。
6.卷面,一般印象分,无法直视的降类。
    下面说内容。高中楼主作文一般53+,40%情况55-57,满分教不了,写作文靠套路。
     【字体多说几句】 
平时写什么样子,当你快节奏写字的时候,偏差很大的。(大学考试论述题血泪史)
我平时的字体是前,然而考试只要求清楚舒服,不要在乎连笔与否,也没有要求一笔一划。关键在于——字形不歪,大小合适,清楚。
后图大家可以感受下,我精分了几种方式。只能说,你远远拿着手机看时,内心会觉得哪几个清楚舒服呢?

【补充一下,不要拿着尺子垫在字底下,没有老师喜欢这种,字形会扭曲】
    【高分的基础】————高级词汇和用典的替代
作文,说来说去的主题,也就是关爱、尊重、和谐、改变、谦让、做人之道等等,里面有一些高度重合的词汇和典故,按照我以前的话来说,我心里典故常用的二三十个,我全都是套进去,但是怎么能套得不落窠臼?
      【词语】:
阅卷者在高速扫描卷面的时候,目光里面遇到高级词汇会下意识暗示自己,按照我中文系同学吐槽的,大学有些恶心的用典和词语被折磨得忘不了,你如果能出现高级词汇替代,这印象分刷~地就上去了。
比如:
书信。你在写乡愁友情的抒情经常经常写吧,我一般用——【尺素】。鱼传尺素,驿寄梅花化用出,尺素传情,高大上多了吧。
牢笼。你写自由的题材,写城市生活快节奏的,写正义之士的典故,写民族抗争的历史,经常写什么冲突牢笼吧,何不用【樊笼】【樊篱 】。
羞红了脸【赧然】
模糊【影影绰绰】
奸臣【魑魅魍魉】
正直【铮铮铁骨】
奇特【吊诡】
改革改变:【革旧立新、涤故更新、革故鼎新】
乍一看,这些词语很松散,但是怎么才能无缝衔接呢。当脑海中指导你写一个词语成语的时候,下意识搜索下替代词汇,在保持通顺和不拗口的情况下顺手改掉,老师读起来也是口齿留香,就是亮点。
    
自然,看上去——你是在逗我么,我能想得出来还看。
然而没有那么难。
我是高一开始喜欢拿着一本古汉语词典记录高级替换词汇的,但其实,词语在背诵选择题辨析的时候就有很多积累了,勤于发现!
另外,可百度集中打印一些高级替换词汇背诵,在没有积累的情况下通过强行使用的,也能形成替换的语感。
 【用典】:
我还记得高中老师的吐槽。
“每次写正直、民族、正义,屈原在我们年级就要跳几百次江。每次写田园生活返璞归真,陶渊明就要采几百次菊花。每次写挫折人生历练,司马迁就要被割几百次JJ。每次写处理成败得失,项羽就要自刎几百次。每次写,勾践就要卧薪尝胆顺便尝几百次粪便。。。。我TM一看到这几个就吐了,负分滚粗。”
因此,首先——百度用烂了的作文典故,快速避雷!
那么,怎么替换呢——积累法+偷懒替换法!
【积累法】不在于生僻,在于不跟着大流
写谦逊张良拾履,写诚信尾生抱柱,写才情芝兰玉树,写友情山巨源绝交,写清廉慎独恶泉水等等,全靠积累!
!!!百度可打印古代典故,背背背!
手动搜索:关于友情的典故,关于清廉的典故,关于爱情的典故,关于国仇家恨的典故,等等。现在集中积累,还来得及。
【偷懒替换法】
随便举几个例子:
写自然:放过陶渊明和菊花吧,课本上——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写友情:放过汪伦和李白吧,课本上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还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写思念家乡:放过千里共婵娟吧,课本上莼菜羹,尽西风、季鹰归未啊。
写朴素:放过陶渊明吧,课本上颜回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也行。
写苦难和百折不挠:放过张海迪吧,史地生也行还可以写母爱。
写报国:放过荆轲、岳飞和屈原吧,课本注释下有檀道济的”自毁长城“,写刺杀课本上还有要离刺杀庆忌啊。
厚积薄发:放过刘备吧,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课本有啊亲!!!!还有《史记·滑稽列传》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什么的。
写失意:放过屈原吧,竹林七贤可以有,书本也有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偷懒替换法的例子看起来想不到,其实大多都是书本上的,有时候多翻翻书本吧,尤其是古诗词下面的注释,别人想不到,但你用了 ,那就是新颖。
 【诗词】
没有错,你们私底下看的诗词,关键时候就派上大用处啊!!!
比如:
自然、城市生活思考等话题: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等等田园诗。
但是真的是直接写上去就可以了么!!!!
情况不同——
1.稀少的,你自学自看的诗词,使用没那么多要求,新颖已经足够老师感念你的积累和用心。你写”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别人写——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你起点就输了。
2.其实学过,但是别人想不到的,还是那句话,你想到了,就是新颖。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还是感觉不错啊。
3.用得频繁的,别直接写了就跑啊!有套路!
【诗词用法】
不去整什么生僻积累了,就以自然话题的”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这一句诗句,举例:
1.低级用法:直接粘贴——”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我们对自然十分渴望和倍感亲切。
2.中级:自然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清净;自然是”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的欢欣;自然在。自然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心动。
3.上乘:化用无痕,夹情夹议,不只是漂亮的排比,更让人在明白段落大意的时候,生出对你文笔的赞许。
自然予人平静的心绪,更为灵魂带来暌违的欢欣。羁于水泥森林的我们,拖着一身疲软的骨架,匆匆游走,内心却渴望暂时逃离樊笼。也许是一朵毵毵柳绿青了我的眸子,亦或是艳艳花红惊了我的鼻头,总有一次不期而遇令我静静驻足,为之“沉醉不知归路”。当忙乱撕裂了灵魂,当强压摧折了身心,唯有自然的清风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给予我们”复得返自然“的妙趣,忘却樊笼中种种忧愁。
(这句话是我现编的,但这就是可以是一段了。里面使用了几个替代词汇:暌违(很久不见,久违),樊笼(牢笼),毵毵(细长)。同时化用了赤壁赋的一句话,化用了陶渊明的诗,暗示了沉醉不知归路的李清照诗。)
综上,诗词的运作之美在于自然和无痕。语句是通顺的,是舒服的,诗词的出现不是生涩的排比堆砌,而是和你表达的段落大意互相交融,让人觉得诗词只是水到渠成的点缀。看完之后,原来你这一段是要写城市喧嚣逃离后的欣喜,而且还用了诗词和高级词汇,老师选择加分。
       
【作文的题材】
接下来,我还是主要谈谈【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这种有主题的解题和构造安排,再说说语言的事情,差不多就OK了。至于,【写信】......
只能中规中矩,偶有闪光就行。
写信就靠基础拉分吧,主要看流畅度。
有真情的人家拿满分,也模仿不来啊。
但是有的时候可以心机,另寻法门。
比如一个让你给环境保护部门写信的没说你作为一个活人,你就假装自己是吃了垃圾的候鸟啊,上来卖个惨说你要死了,抨击一下大众,回顾一下蓝天白云多美好呀!
!!!切记,需要朴素的时候就别用什么诗句辞藻,显得华而不实啊!!!分场合!!!
不要觉得不写亏了啊,不要掉书袋。
比如让你给违反交通规则的爸爸写信,你别开口就是亲爱的父亲,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我尴尬症犯了哦!!!
      【材料作文解题与构思】
命题作文有明显主题,解题就不说了,信件见楼上,至少基本的信件格式你要学会。
楼主通用的行文方式,自称为论理性抒情散文。不同于飘飘洒洒词藻华丽的散文和单纯说理的文章,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套取任何一个主题。通过行文风格和词汇典故素材的填充,最后成为一篇标准应试文。
高考,别追求装逼。楼主也写小说,但语言这种工具需要收放自如,作文就是作文,多一点套路,四五十分钟800字你想那么多干嘛?
那么,开始吧。
每年高考作文,有的省很明显,有的让人很方,下面举例。
     (2015湖北高考语文)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确立主题立意:
【确立主题必须从材料整体逻辑出发!】
①主题一:地上和地下,泉水和喷泉作为两个东西看的话。地上的众人瞩目,地下的鲜有关注,地下的默默不语,地上的聚集喷涌。地下的很低调,地上的很高调,人们赞美地上的,却不关注地下是地上的基础。很明显——角色分台前幕后,讴歌默默奉献者。
②主题二:都是泉水,之前没人关注,努力喷涌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喷泉。很直观——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③错误立意:如果只看材料一句话,会出现什么后果?
如:
“一旦有机会”这句话——把握机会,就能成功。(偏题)
“地上怎么样,地下怎么样”——环境不同,结局不同。(偏题)
“鲜有关注”——人们目光短浅,看不到实质(偏题)
      【架构设计】:
架构是你的思维逻辑的投射,别想多了,应试作文,通用总分总。中间平行或者递进结构,应试就别玩递进了。乖乖写平行。
①找出行文逻辑:
下面尝试一句话演绎逻辑:
主题1:这世界上有人台前有人幕后,台前的人众人注目,幕后的人鲜有关注却默默奉献。
主题2:你可能被忽视,人们追求别人的光彩,但是安心默默提高自己,就能一鸣惊人。
有了这句话,也就是你的朴素逻辑线,自己分一分,结构就来了。整个过程注意控制时间,读题到确立每段大意不要超过五分钟。而这个时候,你脑海里的素材就要快速进行排列了。
②确立段落大意:
主题1:
1.人生有台前幕后,待遇却不一样。
2.台上人和幕后人付出和待遇不同(渲染幕后的艰辛和不被关注)
3.呼吁关注幕后
主题2:
1.同样是人(泉水),你有可能被忽视,掩盖你的才能,遇到失意境地。
2. 面对失意,通过提高自己一鸣惊人。(适当对比颓废不知进取的)
3.所以人生要厚积薄发,积极提高。

③确立打头句,选择填充材料。
(内容适当体现材料,向原意象靠拢,有的地方比较重视)
主题1:
台前幕后的话题古代用典挺难的,可以用地震啊航空航天背后那些默默付出的战士科学家什么的现代素材做例子。但是风格要统一,不要行文大雅对大白话例子。
主题2:
第一段论述写失意被忽视是常见的,举例(不写屈原都行)。
第二段写有人患得患失,结局惨。
第三段写有人厚积薄发,默默提高,结局好。
(举例比如苏东坡和梅尧臣两个人被贬,一个人乐观一个人消极,最后一个人重获认可居庙堂之高,一个人郁郁而终。这里现代发家奋斗史也是好的,关键看画风,别强凑古代现代一起。)
总结,人生在世还是要厚积薄发之类的大道理。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④题目
行文逻辑成型了,也就有了。
主题1:
朴素的——台前与幕后
化用下——润物者,细无声(这里开头我用了舞台类比,如果用泉水的意象,这个题目是很好的。)
文艺比喻——为影子鼓掌
主题2:
心有高处,终将喷礴
暗泉的方向
以痛吻我回报以歌什么的就别来了。。。
     【回答楼上问题——替换词语】
1.绿色壳子的古汉语字典大家都有吧,没事可以翻一翻,里面很多词语是可替换现在的。我高一开始就有看字典勾词语背的习惯,现在可以集中来一发突击。
但是切记!!!不要太过生僻的堆在一起,个别字眼亮是好事,全在一起会造成阅读困难。
举个例:叆叇(写暮色云朵),一句话你用了没关系,反而讨巧,但是写成“叆叇的霞光中影影绰绰的影子踯躅着”这种明显不通顺的就是蜗涎之句了。
2.53等前面基础读音词语成语大家都背了,但是里面很多词语本身就是高级词汇,要善于运用。比如休息——安歇,生气——目眦尽裂。重申一下,所谓的高级词汇不是对应低级,只是我针对于口语性表达而言的说法,作文中弃口语用法,多用书面语会显得“高级”而已。
3.平时阅读积累。如果没有功底的,现在可能确实完了。我高一的习惯,平时读书遇到一个很好的成语或者不多见的词语会记录在小本子上,写上可被代替的词语,作文就可以用了。如果是高一学生,你们最好也这样开始积累,因为最后你会生成对高级词汇的条件性反射,大脑直接就指挥使用了。而汉典等中文网站,你输入一词语成语,它会提供相近检索,都是比较生僻的词汇,自行选择,合适的就记下来。长期以在,学习到很多之前没见过的词语成语和替换词语成语。
4.关于网络搜索。直接搜高级词汇,替换词汇是肯定没有这种说法的。建议各位用心的搜索下同义词,同义成语,形近词。
      再举例讲讲材料作文的审题,因为真的是太重要了。


我在这里把材料作文分成【直白型】和【意象型】。前面一个泉水的材料,就是“意象型”,他的主干是一种代替性的意向,借此来表现某种现象或者引发某些思考。而直白型的材料,往往直接将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拿出了,不用你再次提炼出主体。然而这两者,背后都偷偷隐藏了一种现象。
【直白型】和【意象型】的差别在于,意象的材料你还需要一步思考—— 意象其实指的是什么,这个影射的现象其实什么?(很明显,一般而言都是人类)但是是怎么样的人类?
因此,在花花草草等意象材料中,不妨直接替换成“人”来思考。还是那句话,在整体的角度上来把握。泉水的例子,整体就是讲了泉水从低调的地底到高调的地面,替换成人就是人从黑暗的缺乏关注之地到了人人瞩目的荣耀之所。很明显,主题就是自我的奋斗厚积薄发了呗。
而在直白的材料中,你需要的是概括这个现象,得出主题。


因此,请记住这个口诀————
【直白型】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个现象?有这个现象怎么样?
【意象型】影射的主体是什么?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个现象?有这个现象怎么样?
简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意象多了一步提炼而已。
      下面来练习题,请先默念:


1.首先区分是直白的还是意象的
2.【是什么】现象?
3.【为什么】有这种现象?
4.这种现象【怎么样】?
     【题1】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问:

1.直白的还是有意象的?
(有意象)
2.是什么现象?
(一个人的弓又远又准,但他觉得外观不出色就雕刻图画,之后弓却断了)
(替换意象:弓——客观事物,雕弓的行为——重视外表。一个人因为重视外表,左右了事物,最后伤害了内在。)
3.为什么有这个现象?
(这个人喜欢出色的外观)
(喜欢外在,出于个人的喜好)
4.这个现象怎么样?
(弓断了)
(伤害了内在,适得其反)


经过这个口诀,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概括出材料两条最核心的逻辑:
1.一个人因为个人的喜好,左右了事物,最后适得其反。
2.一个人重视外表,反而破坏了内在,生出了很大的害处。 
这就是两个角度:于是你的作文可以从“不以个人喜好左右事物,反而适得其反”和”不要过分重视外表而忽视内在,反而会有损于内在“两个价值开始构思了。
       【题2】
一个小孩儿在草地上发现一个蛹,他肥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段似乎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儿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小孩儿内疚地把它捧回草地。


问:

1.直白的还是有意象的?
(有意象,蝴蝶)
2.【是什么】现象?
(小孩看见蝴蝶脱蛹困难,好心帮助,违背自然规律剪开,最后蝴蝶却飞不起来)
(替换意象:小孩——好心人,蝴蝶——面临困难的人,剪刀——强大的外力。好心人通过外力帮助困难的人,却没有成功)
3.【为什么】有这个现象?
(小孩看蝴蝶辛苦)
(好心人体谅担心)
4.这个现象【怎么样】?
(蝴蝶飞不起来了)
(困难的人没有得到解脱,反而更严重了)


经过这个口诀,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概括出材料最核心的逻辑:
好心人帮助面临困境的他人,却因为不得其法,最后反而伤害了别人。
这个时候,不就是揠苗助长的故事么,因此你的价值从不同角度想想,就是——”有困难要靠自己去克服,靠外力终难成功“或者”帮助他们要得法,单纯的好心反而办坏事。“
当然,这里说遵守自然规律也是一个角度。之前你的现象如果认定为破坏自然规律,就会是这个价值取向。
       【题3】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让公交车等下他妈妈,过几分钟,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埋怨,这时残疾妈妈拖着腿上车了,所有人都沉默了。
问:
1.直白的还是有意象的?
(直白的,主体都是人类,社会的片段)
2.【是什么】现象?
(等车的人因为占用时间不耐烦,看到残疾的母亲才发现有深层原因,感到了惭愧)
3.【为什么】有这个现象?
(大家不知道苦衷)
4.这个现象【怎么样】?
(大家之前的埋怨是基于公共出行需要,事后都感到惭愧,说明人人心中有爱心,懂得惭愧。因此不是批判性,此处如果出现了谩骂等等,才要适度批判不知情况就胡作非为的行为)


经过这个口诀,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概括出材料最核心的逻辑:
前有误解,后有惭愧。
光这样,仿佛不足以写文。这个时候适度把握感情色彩倾向,去评价这种感觉惭愧的现象。不知者无罪,后有感愧,是否需要求全责备?
因此,本文的价值可以是——一时错误不要紧,懂得惭愧也是一种美。
但正因为感情色彩是可以把握的,如果把重头戏放在误解而不是惭愧上,也可以设计价值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所面临的处境,多一点宽容和忍耐。
      【题4】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 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问:
1.直白的还是有意象的?
(直白的,主体都是人类,社会的片段)
2.【是什么】现象?
(房客因为不重视丢玻璃垃圾的细节,被主人断租)
3.【为什么】有这个现象?
(玻璃垃圾危险,会伤害人体,主人觉得房客不重视)
4.这个现象【怎么样】?
(不重视细节,不处处为他人着想的房客,需要批判)


经过这个口诀,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概括出材料最核心的逻辑:
细节很重要。
关爱他人,从点点滴滴体现,不是大话,而是设身处地思考。
因此本文的价值是倡导”注重细节“和”关爱他人也是责任“。
     通过上面的口诀,要经常练习,找一下网络上带标准立意点评的材料,自己看看想的有没有偏题。注意把握时间,一旦审题超过,找第一感觉写。
后期熟悉后,五分钟都不用没必要按部就班,但要做到一个技能,看到一个材料,分析后能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出主题取向】。


举例:
1.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飞禽、走兽们谈论着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经历。大树也想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们帮忙。飞禽瞧不起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大树于是想请走兽帮忙。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自立自强,变通,合作)
——几种不同的写法就出来了,合作才能共赢,变通才能取胜,自立自强才能成功,君子善假于物,等等。


2.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凭借,本质)
 审题结束,其实偏题是小概率事件,日常练习即避免。
一个道理——如果你怀疑自己这个角度是不是钻牛角尖,那就别写,写最明显随大流那个主题。
作文的分数基本不在你主题多么新颖上眷顾你多少,反而带来更大风险。
【富贵稳中求】
【自圆其说、严密表达、磨练语言才是王道】
【一个好的题目】
好的题目是摄人心魄的开始。
一个平淡的题目不会给你扣分,但是好的题目能吸睛加分。说实话,个人认为题目去华求实没错,重点在于正文,但以下方式还是分享一下吧。
首先,所有题目都要按照基本法:
1.画风相配合。议论文你别来个路漫漫兮求索
2.不长不短。
3.一眼能看出你的主题。主题隐没入题目,能够高效让老师获得信息,接下来他就会带着主题的认知读下去,立场鲜明的多。
虽然平淡无错,但是怎么替换得夺人眼球呢?
【题目设计】
1.善化用诗词歌赋(要老师能明白深层含义的)
举例:合作的主题——君子善假于物
奋斗的主题——谁谓河广,一苇以航
传承的主题——雏凤清于老凤声
2.善用对仗形式(典型的随便套)
举例:辩证的主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大国的主题——会当凌绝顶 当今世界殊
奋斗的主题——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宽容的主题——心容诸人,笑顾得失
3.文艺风格
举例:得失的主题——得失寸心知
自然的主题——诗意的栖居
4.哲理性,暗示主题
举例:谦让的主题——让度之美
刚才那个让座的材料——惭愧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