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歌唱教学主题研讨】---小班歌唱活动《谁饿了》之教学反思

(2014-05-14 14:47:15)
标签:

反思

教育

分类: 学前教育

小班歌唱活动《谁饿了》教学反思

实幼 练慧璟

参加了中央电化教育馆课题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课题组,我执教了小班下期领域的歌唱活动——《谁饿了》,下面我就课题研究重点的幼儿园歌唱活动的有效预设反思 教学策略运用的有效性这两个方面进行反思: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有效预设反思:                                       

本次活动在第一次教案预设后,课题组成员通过网络研讨评论、网络上传活动设计方案与我互动,她们对我的教学策略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建议:1、建议教师运用游戏与音乐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在游戏中学习歌曲易于被幼儿掌握。在创编时如果也能够依托游戏的方式进行,既能巩固幼儿创编的成果,又能进一步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2、这个音乐活动中十六分音符节奏和附点音符节奏是重难点,教师应当选用适当的策略突破难点,运用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手段将这首乐曲中的重点内容突显出来,对幼儿熟练掌握歌曲会有帮助,并有利于活跃幼儿在创编中的思维。3、建议练老师最后表演时可以让所有创编好的小动物进行集体轮流表演。4、《谁饿了》是一首充满童趣的乐曲,整首曲子比较活跃,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但是对于这首曲子的难点在于唱准十六分音符、切分音,教师要有相应的方法来解决重难点。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大胆的表现和创造。在第一次的教案预设中形式单一,而忽略了让幼儿自主去表现。反思修改后的第二次教案预设中则将活动环节,进行了有效的调整,活动中采取了各种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以个人、小组、集体相结合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

通过采纳课题组成员的建议反思并修改后的第二次的教案预设,使得整个活动目标更明确、具体、符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活动的过程环节更清晰、由浅入深、逐层递进,能更好地为目标服务;在教学方法上运用了游戏的形式,有利于幼儿更快更好地理解、掌握歌曲,做到简单、有趣、有效。可见,有效的教学的教学策略对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学习品质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教学策略运用的有效性”反思

在本次活动教学策略运用的有效性有做的好的一方面,也有不足的一方面,征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反思。

本次的歌唱活动——《谁饿了》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歌曲简短、有趣,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够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幼儿获得有关动物与食物的相关经验,在活动目标上,涵盖了情感、认知、动作等方面,符合幼儿发展需要,表述具体、明确,突出了艺术领域中歌唱活动的目标,既有学唱歌曲,又有创编活动。在活动准备上,有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两方面,经验准备上幼儿已经了解小动物爱吃的食物,为歌曲的创编做准备。物质准备提供了图谱、头饰、手偶、食物图片等等,有助于幼儿游戏活动顺利开展,气氛活跃,生动有趣。创编歌曲对小班幼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创编环节中,教师通过示范法、启发引导法、击鼓传花的游戏法,引导幼儿创编歌曲,最后让幼儿自己到已创设好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创编演唱。整个活动的环节安排合理,层次清晰,过渡衔接自然,环境时间分配比较恰当,问题设计的指向性明确。

本次活动中的不足之处:

1.在学唱歌曲中,让幼儿多倾听。

2.活动中的节奏练习,可以结合到歌曲第二句中再次练习,将节奏练习落到实处,帮助幼儿唱准节奏,会使整个活动效果更好!

3、幼儿在这个活动中唱的比较少,在游戏时,可以分组,如:让一半人唱,一半人玩游戏。这样每个幼儿都有学唱和游戏的机会,最终幼儿能在玩中学会唱歌曲,体验游戏的快乐,更好地将学与玩融合在一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