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故苏氏夫人墓志铭》校注(蔡京楷书)

(2020-04-19 20:31:54)
标签:

原创

《宋故苏氏夫人墓志铭》校注(蔡京楷书)

 

2017818日那个炎热的下午,一方北宋宰相蔡京书并撰、北宋中书省玉册官王磻镌刻的《宋故苏氏夫人墓志铭》,在禹州市鸿畅镇李金寨村东的农田中,埋藏了937年之后,重见天日。

墓志铭出土时保存完好。青石质志铭志盖扣合严密。志盖盝顶盒形,67厘米见方,厚17厘米。盝顶中央有40厘米见方的阴刻方格,方格内篆书阴文39字:“宋故苏氏夫人墓志铭”,每字约11厘米见方。盝顶表面平整,字迹清晰。志铭66.5厘米见方,厚15厘米。志文阴刻楷体,共19行,满行19字,计292字。竖排右起首行题:“宋故苏氏夫人墓志铭”。次行低3字署“通直郞充集贤校理蔡京撰并书”。左下角落款“中书省玉册官王磻镌”。其篆书规整流畅,楷书饱满遒劲。志盖、志文四周边框宽5厘米,有阴刻云纹图案。

一、墓志铭全文

通直郎充集贤校理蔡京撰并书

夫人讳淑字季显姓苏氏其先洛阳人大理寺丞讳谏之女建州关隶县令讳政之孙赠尚书驾部郎中讳昌嗣之曾孙应天府户曹参军清源蔡君砺之配也  夫人年二十而嫁中外族婣称其惠和其夫人亦曰于吾能有佽助夫少以文学气节自负举进士连上不中第意不自得屏居于宛丘之南,往来田亩间  夫人从之无不足之色如是者十余年,夫始仕为西京巩县主簿相与之官过京师  夫人以疾卒时熙宁十年十一月十一日也享年甫四十呜呼可哀也。巳子男二人曰雲曰需女五人以元丰三年十月二十六日甲申葬夫人于颍昌府阳翟县大儒乡东吴村之原铭曰

 夫人   有令质   沦幽泉

背昭日     金山阳   柏源郁

  先舅          安斯室

                       中书省玉册官王磻镌  

 

二、该墓志铭的“撰并书”者蔡京及其书法

蔡京(10471126),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熙宁三年(1070)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年),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为官声名狼藉,被后世称作“北宋四大奸臣”之一。蔡京“撰并书”该墓志铭的时间,也就是苏氏夫人安葬阳翟的元丰三年(1080),是他进士及第后十年,虽已在朝中任职,尚属六品散官。墓志铭中所属的“通直郎”是古代官名,南北朝始置。隋、唐、宋为文官第十七阶,唐从六品下,宋从六品。元丰改制用以代太子中允、赞善大夫、太子洗马。后定为第二十五阶。金元均不置。宋代时通直郎等官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为孺人。“充”,担任。“集贤校理”:唐开元中置集贤殿书院,置学士、直学士等官,后又增修撰、校理等官。宋亦沿置,绍圣(1094年四月-1098年五月,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个年号)时,改为秘书校理。集贤校理为集贤院下属文职散官。可见当时的蔡京远远没有后来那么牛。

北宋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有人认为“蔡”原指蔡京,后世以其“人品奸恶”,遂改为蔡襄。蔡京工书法,初与弟弟蔡卞学蔡襄书法。中进士官授钱塘县尉时因神宗喜爱徐浩书法,当时士大夫纷纷学之,蔡京也与被贬在钱塘的苏轼一同学习徐浩书法,后学沈传师、欧阳询,又改学“二王”,博采诸家之长,自成一体。

蔡京书法有姿媚豪健、痛快沉着的特点,能体现宋代“尚意”的书法美学情趣。因而在当时已享有盛誉,朝野上庶学其书者甚多。元陶家仪《书史会要》曾引当时评论者的话说;“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古今,鲜有俦匹。”甚能反映蔡京当时在书法艺术上的地位。当时的人们谈到他的书法时,常用的词汇是“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 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曾经表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据说,有一次蔡京与米芾聊天,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什么人最好?”米芾回答说:“从唐朝晚期的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了。”

苏氏墓志铭堪称蔡京正书(楷书)典范,体现了蔡京早期初进官场时期的书法风格。查阅文献,河南省内出土的文物碑刻中,有蔡京书法确切记载的仅有三块。“宋故苏氏夫人墓志铭”的出土,为研究北宋书法及蔡京书法提供了一个珍贵的实物资料。

三、关于墓志铭的镌刻者“中书省玉册官王磻”

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汉朝始设中书令,晋朝以后称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三省六部制)。宋元时中书省设中书令和中书丞相。

“玉册”是我国古代册书的一种,形式模仿简牍,册文直接镌刻在编联成册的大理石或汉白玉册条之上。唐宋时期,玉册是中原王朝即位、册命、上尊号、上徽号、上(或赐)谥号、追谥、遣奠、封禅、祀汾阴后土、谒陵、郊庙等礼制活动当中使用的重要仪具。唐宋时期中原王朝设有制造玉册的机构石官署,归中书省管辖;石官署的工作人员统称“玉册官”或刻工。

王磻,宋玉册官。善刻碑,元佑二年(1087)刻司马光神道碑。《刻碑姓名录》,并篆刻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晁补之所编著《鸡肋集》第六十四卷所写的宋钱唐县君叶氏墓志铭。据2017年第6期《四川文物》中任江所著《略论唐宋玉册制度——以碑志资料为中心》中提到,王磻曾于元祐二年(1087)刻《司马光神道碑》,元祐三年(1088)刻《布衾铭》,元祐四年(1089)刻《氏墓志》,当时墓志落款为“少府监玉册官王磻”。又据文献记载:以元丰(1078-1085)新制为界,新制之前的玉册制造机构是中书省石官署,新制之后的玉册制造机构是少府监文思院。由此看来,为苏氏夫人镌刻墓志铭的王磻与为司马光刻神道碑的王磻应该是同一人。

四、关于“宋故苏氏夫人墓志铭”引发的思考

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叫墓志,有韵文结尾的墓志才叫墓志铭。由志文可知,苏氏夫人是在去世三年后移葬于此。“从先舅”即追随丈夫的亡父。可见苏夫人的丈夫蔡君砺此时尚健在,也是他安排去世的老婆来此陪伴自己亲爹的。

该墓志铭内容虽不深奥,但毕竟是千年前的遗物,尚有如下四题,留待另文求证。

1、志文中说蔡君砺“清源(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其父何人?为何葬于禹州?

2、蔡京与蔡君砺是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老乡无疑。二人是否还有更加亲密的关系?

3、与苏氏墓隔山还有蔡文忠墓、蔡确墓,此二蔡与蔡君砺、蔡京是何关系?

4、禹州有蔡寺村,旧志有“颍昌府阳翟县蔡氏先茔”记载。是否可以如此推测:福建仙游蔡氏的祖先是禹州人?

 

附:“宋故苏氏夫人墓志铭”正文大意:

墓主人苏淑字季,是洛阳大理寺丞苏谏之女、应天府户曹参军清源(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蔡君砺的配偶。蔡君砺的祖父蔡政曾任建州关隶县(今福建政和县)令,曾祖父蔡昌嗣曾任赠尚书驾部郎中。苏夫人二十岁嫁到蔡家,族眷姻亲都称赞她贤惠和气。就连她的丈夫也常对别人说:“夫人对我有很大帮助。”蔡君砺年轻时以文学气节自负,连续几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没有考中进士,颇为失意。于是就隐居于宛丘之南,往来于田亩之间。苏氏夫人随丈夫住在农村十几年,从来没有流露出不满足的脸色。十几年后,丈夫开始步入仕途,做了西京巩县主簿。经常到京师(河南开封)拜访与之相互交往的官员。苏氏夫人于熙宁十年(1077)十一月十一日因病去世,享年才40岁。实在可悲啊!夫人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蔡雲,一个叫蔡需。还有五个女儿。元丰三年(1080)十月二十六日甲申,葬夫人于颍昌府(治今许昌)阳翟县(今禹州)大儒乡东吴村之原野。铭曰:

端庄秀丽夫人   充满美好气质   

无奈沦入黄泉   实在令人惋惜

圹室背对昭日   难得风水宝地

松柏郁郁苍苍   陪伴魂归故里

殷勤侍奉先舅   香魄斯室安息   

 

                                  201712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