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拉筋、拍打、喝姜汤治百病聊起----转载草民插头微博

(2022-08-23 09:23:42)
分类: 健康
草民插头  2019-06-19 已编辑 投诉 编辑记录
阅读数:22万+

前些天,有学生在群里说起拉筋喝姜汤治病这个事情。草民正好得闲,一时兴起在群里用语音讲了一会儿,没想到竟然有学生给整理成文字了。

草民自己看一遍,觉得马马虎虎,可以拿出来跟粉丝分享,所以就把原文发出来。



文中关于道理法术器的体系,是早些年无意间在一个电视节目上,看到哪位大师讲过的。草民觉得这个总结很到位,这些年也一直在沿用这个体系讲解一些东西。



年代久远,不记得是徐文兵先生还是刘力红先生的理论,借此文向先生们致敬。



正文:



这个事儿是这样的啊,一个人呢,他比如说用刮痧拔罐儿啊,用针用艾灸,或者是用别的什么东西来给人治病的时候,他的这个操作呢,就叫做技术。 这个是可以锻炼出来的,技术都是可以练出来的,就是你可以不用理解(技术背后的原理)。



比如说有人说,这个人刮痧技术真好,刮了几下,刷刷就出痧了,而且人家不疼。 说那个谁针扎的真好,扎针都没感觉无痛进针啊,但是又能很快的找到针感。 还有那个谁,那个艾灸技术好,又不会起泡,还能把人灸出疗效的。 这个呢,就叫做术,技术。


所以我们经常说谁谁谁医术怎么样,说的就是这个,说的是你一个吃饭的一个手艺啊,就是个技术,你这个就拿来吃饭的。


那么,术的背后,是你的思维和思维方式,你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思路是什么,这个就不是光操作就可以解决了,这个需要方法,需要思路。

这个方法和思路,就叫做法。


比如说我们的温病派,整天滋阴凉血,滋阴润燥,还有我的火神派,整天给人通阳温阳补补阳啊。 我们的补土派见谁都是先治脾胃啊,万病求诸于脾胃,脾胃和则百病消。还有补肾派见谁都补肾,一个就是补啊,把肾补好了,啥病都好了。

这个呢,他都叫做一个法。


补肾法、补脾法,什么清热。还有就是攻邪派啊,我们中医有一派就是攻邪,张子和的门派,你不管热血寒邪,温、湿、燥……先给你攻邪,先把邪攻掉了,那他指望着人体这个正气自己恢复,它也算是一个法。


法是术的根基,你说你术再好。比如说艾灸,拿艾灸来说, 你说我灸的很好,我灸这人一点儿都不起泡,一点儿不舒服的感觉都没有。又很容易得到灸感,但你穴位灸错了……


这个人你本来应该用泄法的,用了补法。 或这个人应该是解表发散的,结果你用了温清消补了,你把方向搞错了,你的法错了,你一切就都错了啊,所以说述跟法比起来,术就(显得)没用。 



如果法对了,那个术可以千变万化,比如说这个人呢,他现在出现一个问题,又拉肚子又吐,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个人中焦被堵死了,里面有东西,这可能要用泻法。


还有一种情况,这个人,就是脾阳没了,可能要用补法去恢复它。


还有一种情况,浮阳外泄,要整个往回收敛,有的是要敛阴,有的是敛阳,你把这个弄明白了,你这个法就出来了。

你是敛呢,还是散呢还是通呢?那么比如说用通的方法,既然决定了用通的方法。那法就出来了。



比如用泻法,那你用药用针弄艾灸弄推拿,给他点个穴也能通啊,对吧? 

所以说法如果找对了,这个这个术可以千变万化,你有药就可以用药来治,没有药,你可以用针啊,用灸啊,用拔罐,刮痧,你只要能达到你想要的目的,把你的战略意图给实施出来,我就想把这弄通。

那至于说你用什么样的手段,用什么样的术,这个无所谓。


但不是说术不重要,比如,那你说我,我没有药,我用个针,你不会用针那咋办?或者针也没有,我用艾条。 艾条都没有,我点根儿烟给他灸一下儿,你也得找对地方,你别把人给烧坏了,到时候把皮肤烫个泡,人家还没有灸感,你这不是遭罪吗?



所以说术也挺重要的。 术一定是在法的指导下才有意义,否则就是在哪里瞎掰。


那么,法的背后是什么呢? 法的背后是理。


你必须把这个道理弄明白。理是指导法的。刚才我们讲什么攻邪法、补脾法、补肾法,还有什么活血啊……你看,《医林改错》的王清任,他说天底下所有的人得的病都是因为淤血造成的。


还有人说天底下人得的所有的病都是因为痰湿造成的。


这都有对的一面,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们弄出来的法就很简单了,要么就是见什么病都活血,要么见什么病都去化痰。


那么为什么张仲景会被人尊为医圣呢?因为张仲景直接一上手就不是一个法,他直接用了八个法。 这个八个法叫什么呢?叫做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你想想看八法只是后人对他的一个概括,实际上每一个法,比如说,拿第一个汗法来讲,比如说一个人现在发烧,你现在给他发汗,这样能不能发汗?


他有没有正气?够不够? 他津液够不够?他表面儿的体液够了,他五脏的体液够不够呢? 肾主五液,肾气够不够? 汗为心液,它这会儿心气儿够不够?支不支持他发汗?


如果不支持,我们可能要给这个发汗创造很多的必备条件,到最后才能用这种汗法,让汗法的这种基础先具备了,最后才去用。


那有可能分步骤的,可能要分好几步,到最后才能去发汗,对不对? 你看这个汗法,光一个汗法就这么复杂,那么你要把八法全要用起来,你就想想它有多复杂,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那么指导八法的后面的是什么呢?是一些定理。


这就像比如说这个小孩子只要正气足,他受到外感的时候,风寒风热的时候他一定会发烧。 或者说你脾胃虚弱的人,你只要吃太寒凉的东西,就会拉肚子。


而且这个是津液的气化,运化不够了? 还是这个水液的气化出问题了,还是经络受阻了? 人体的身体内部的这个变化是怎么样的? 正常情况下是怎样的?病态以后受到六邪以后是怎么样的?


这个一定要告诉我们这些,这些叫做什么?这叫做理,理在一定条件下是不会变的。


举个例子来说,这就像我们很多的物理化学方面的一些定理。


还有,老百姓口中说的一些俗理,俗理那就很简单了:天上下雨,地上滑,对不对?天上的水是往地上掉的。 比如说梅雨季节,你不开门窗,家里那东西要长毛儿,墙上要发霉,对吧?湿气不透。


就是反复验证,颠覆不破的东西,我们就把它叫做定理。


这个是我们对定理的一个概念。 举个例子,我们纯净的水在一般状态下,到100摄氏度会变成水蒸汽,那这个是个定理,对吧?


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不动,这个是个定理,对不对?


这个定理呢,前面都有个限制的。你比如说纯净的水是100度,那你要这个定理呢,前面都有个限制的。 你比如说纯净的水是100度,那你要把它变成一个别的溶液,比如说里面加很多盐,或者你给里面加很多别的东西,化学东西,他会不会还是在那个温度下就沸腾了?


我记得以前是这样解释的,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那么你现在把它放到青藏高原,你看它是多少度沸腾。是吧?你或者把它放高压锅里面?汽车呢,是110度,110多,115度,那个水箱才会沸腾,给它加压了,那么去掉了前面这个限制以后,这个定理,就开始发生改变。


再比如说我们刚才说那个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不动。那么那他在有一段儿时间就是对的,但是到爱因斯坦出来以后,宇宙中不存在匀速直线运动嘛,对不对? 什么叫做匀速,你觉得地球绕着(太阳)运动就是匀速吗?因为它是个椭圆轨道啊,椭圆轨道的两端一定是较慢的,这个中间呢,半径小的地方,它一定是快的,它是变速运动。


那么什么是直线运动的,哪儿有直线运动啊,宇宙中怎么可能有直线,直线,以什么为依据? 



例如我们说在激光是最直的,对不对? 但是相对论就跟我们讲就是质量巨大的这个天体呢,它会影响到光的这个运行,它会让光线变得扭曲,所以我们从日食、日食可以看到,太阳背后一些被隐藏起来的一些星体。


光线很有趣,当质量无限大的时候,光线就会被扭曲成一个圆,往内收缩,它一下子扭曲的不像样了,到时候最后甚至被吞没,这个就是黑洞,对吧? 黑洞就是光线一下被扭曲到一个极致了,被弄没了。


那我们这个直线运动是以什么为参照,标准是什么? 当外界的这些限定改变的时候,这些定理也会改变。


那么这个就是说当外界的这些限定改变的时候,这些定理也会改变。那么这个就是说——是不是我们遇到所有的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都要去解表? 对不对呢?


以前我们最开始,我们就知道,这个给孩子喝葱白汤,发汗解表就对了,但是我们现在就知道,当支持你这个定理产生作用的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你这个定理可能就不对了。


这个理就不对了,理都不对了,法能对吗?那这个就是说——有时候一个孩子,比如说一个大人,小孩儿,一个发烧啊,你就看他这个发烧吧,有可能。 八法用任何一法,你就不一定用的是汗法了。


  所以呢,就上次阿裕那个发烧,折腾了好几天,到最后用补法解决的。芍药甘草汤搞定的。 你看那天晚上郭班长处理的那个公益群里面儿那个小孩儿,半夜高烧不退烧,三天,到最后也是用补法解决的,灸神阙,灸下脘灸足三里。


这明显就跟我们常规的一般讲的艾灸刮痧不符,我们一般讲推天河水呀,什么大椎,曲池,刮痧呀,那是往外发散的,这个孩子怎么不发(散)反而要往回收敛呢?


但是,他就成功了,半个小时那孩子烧就退了。三天西医都没折腾好,都没治好,我们艾灸指导家长半小时搞定。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所谓我们经常听到那些俗语说:法无定法是怎么回事了。你看人家好像信手拈来,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反正一个病,他每次治,用的方法都不一样,但是,都能治好。


法是不一样的,但是背后的理他是弄明白了。天底下有多少种理呢?我跟你说理太多太多啦。


举个例子,我们说“法不过《伤寒》,理不过《内经》”。光看一部《内经》,里面每句话都是给你讲理,理是非常多非常繁杂的,我们已知的这些物理化学啊,数学的这种定理,还加上这些俗理,还加上我们就没人总结没人关注的那些东西。


比如说,你大热天你穿棉袄,你身上一定会捂出痱子,这个算不算理?这也是个理,对不对? 你一个月别洗脚,你看绝对臭了,你这人跟前儿就去不了,这也算是个理。


理太多了,就是可以形成规则性的东西,都可以把它叫做理。 但是理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它是会发生改变了。


你就刚才说这个大夏天穿棉袄,他在冷库工作咋办?  那也是大夏天穿棉袄啊,对不对?


你说他一个月一个月不洗脚怎么样怎么样,我们知道那些在极地考察那些人。要穿那种叫“银离子”的内衣,他就是好久不洗澡,他身上也不会臭。


你看,一种现象,发生的条件发生了改变,就是导致这个现象发生的基本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这个现象就不一定会产生,他或者以一种另外的方式产生。


这个天底下不光理多,而且理都会不断的在变化中。那么你要人要把所有的理都弄明白的话,这个脑子就得炸,你知道吗?


有没有一个比较大的理,就可以去把这些理都归纳起来呢? 有的。我们中国古人是很厉害的,你比如说万经之祖啊,万经之祖是什么?是《易经》。


《易经》是解释空间、时间跨度内所有的问题的。那“往古来今谓之宙,四维上下谓之宇”,这个空间加上时间呢,就叫做宇宙。


宇宙中所有的问题。 那么跟这个《易经》相媲美的还有什么?还有阴阳五行。 就是《内经》的主要辩证思想。这是两套非常厉害的东西,它就是接近于道,但是它只是非常大的理。 这东西就是来阐述道的。它是不是等同于大道的本身呢?还不是,但是它已经非常接近于道了。


但是非常大的理,就这一个理里面可以包罗万象,别的理是包含在内的。 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说这个时候。这是我们来看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 这个道呢,它衍生的,比如说洛书河图。


然后,那些圣人,通过研究洛书河图。出来几个。就是这个洛书河图叫做“以数演道”, 那么《易经》和《内经》就叫做“以理演道”,那(相对于以数演道)就比较繁琐了。



  那道呢是大道至简的,对不对?你说它简单吧,它无所不包,但是要把他讲明白,基本不可能,因为比如说:世界上所有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包涵在道以内,那你把全世界的语言用来讲道的话,你每种语言可能都不能说的这么完美,但是你要把所有的语言放一块儿来讲这个道的话就没法儿听了,乱套了。



所有的文字,语言里面有各种语法,语法就是规则,规则就是定理,这个定理的背后就是道,就是包含所有的定理的这个东西就叫做道,所以他怎么讲呢,所有的文字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不对?


中国呢,文字讲究六书,什么象形字,会意字啊,形声字这些,这也是文字的规则嘛,对吧? 再者,每一种语言,日语,法语,德语,英语,它都有它自己的规则,每一种语言,日语,法语,德语,英语,它都有它自己的规则,语法使用。


这个有规则的东西他都包括在道以内。包括一些没有规则的东西,就是说,随性出现的。随机的东西,它也是包含在道里面的。 所以这个道呢,它的东西听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它的内涵非常大,就是大到不可解释,不可描述了。


所以《道德经》讲“道可道非常道”。 那么研究道的这个思路就是就是尽量高端一点的,比较高一个层次的这种理。


你不要去研究那种很小的那种理。  你比如说,你研究这个牛顿的万有引力,实际上你不如去直接研究相对论。相对论它是包括了这个万有引力里面的一些理论的。


所以说这个理呢,也分层次高低。那对于我们比如说了解中医啊,学中医的人来讲,我们有时候需要一些,就是比如说。


起码阴阳五行目前来讲是无所不包的啊,这个已经是无所不包的,那这两种理相对于一些别的,刚才我们说的相对论啊什么的,又大了一圈儿。 这个叫做什么?这个叫做上,这叫做高,那个叫做下,那个叫做小。 所以我们一般来讲“法乎上者,得其中;法乎中者,得其下”。


就是说,刚才我们讲实际上讲的道理法术四个方面,最高的就到道。


道是指导理的, 理是指导法的, 法是指导术的。


只有这么一脉相承下来,你到最后用任何术,你都能立竿见影。


就是说你发现,就跟黄药师一样,他一会儿武功也很厉害,他一会儿诗词歌赋也很厉害,他一会儿也会摆阵,一会儿还会吹笛子,一会儿还会做药…… 但是,实际上你看这个人好像会的非常多,非常繁杂,但是都弄得非常好。


因为什么,他是用道在指导理法术,所以他的术就相当厉害了。 俗语说:“要学道不学法,一个能顶俩。学法不学道,一辈子瞎胡闹。”


就是你知道这个法,但是你不知道法背后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法,它的理由是什么?就像我们今天说的那个谁喝生姜水,给人拍打,拉筋喝生姜水,这个它就是个法。


它觉得人体所有的东西,第一是因为淤阻,我们要把这个淤阻打开,我们就用拍打拉筋。那第二呢,是因为寒,寒生百病。


你说他这个东西对不对?它是对的,它在某些情况下是对的, 它能应对大部分的问题,但是它是否能够涵盖所有的问题呢?肯定不是啊!


如果中医讲天人合一这个理论的话,人身即是小宇宙嘛,那么宇宙有多复杂呢? 地球上有相当多的地方,人身即是小宇宙嘛,那么宇宙有多复杂呢?


地球上有相当多的地方,我们都没见过,也没去过,超过一两千米的深海,我们都不知道那底下有啥,真正的海底,那些生物,深海里面的东西我们都没见过。


人类就现在,如果地球是个鸡蛋的话,地壳这一块儿,就是差不多都有二三十公里深,到现在最深的钻头,连这个鸡蛋壳儿还没钻透呢,地球里面到底有什么物质,目前都是在靠些猜测,靠些计算,你连自己这个地球都没弄明白,现在人类还在探索月球呢,火星还没上去过人呢,你说你对宇宙了解多少?


我们对人体的了解,基本上像我们对宇宙一样的一无所知。我们面对这个人体,面对各种气血变化什么的,我们是相当无知的。


我们只不过是掌握了一些规则,一些定理,一些看起来好像亘古不变的东西,所以很多人就觉得这是个很大的进步,就引以为傲。 实际上,未知的永远比已知的多得多得多,那么要想知道这些东西呢,那你从理下手一辈子,是没有穷尽的。


那么,从道下手,你可能一辈子能多多少少有所获得,能摸到一点儿边儿,能对这个世上的所有的事儿能看到一些真实面目。 我们讲那个理,在支持它的基本条件产生变化的时候,理是不断在变化的。


因为你想这个,我们说一个飞行器要飞出大气层,环绕地球,第一宇宙速度是7.9公里每秒,7.9公里以后我们就可以飞向宇宙了吗? 实际上你要摆脱太阳的引力,需要16点几公里每秒,你7.9公里,你飞出去,还是在做绕地球运动,你还是没过去,你要飞出银河系,你要多大多快的速度?对吧?


所以说,这个7.9你搁在地球上就是一个定理,你到地球外面就不是定理了。  那么,相对来讲,理是不断的变的,那理指导的法变化就更多了,理变了,法必须变。


刚才我们讲张仲景就是有八法,所以他就是医圣嘛,他八法是否涵盖了所有的东西?也不是。 你看为什么整个《伤寒论》里面讲八法,但是到《金匮》那边已经不是完全在讲八法,它有八法以外的一些东西也在里面。


八法是八个枝干性的东西,它还有很多漏洞,需要用一些别的东西来弥补。 那么法指导的术,那就更多更多。你看,这个,你要从上面最小往下发展就越多,越来越繁杂,越来越多,所以一个中医的一个庞大体系就形成了。


那么术指导的是什么?术指导的是器。


你说这个器它有用,当然有用。 器越精良,这个术就实施的越好,你说人家用一个牛角刮痧板在给人刮,蘸点儿润滑油刮起来还很舒服,你非得拿个瓦片儿刮。也能刮,你也能治病,那人简直遭罪是吧,皮都刮秃噜了,是吧?


这个就是器的差别。那有人说,我这个用和田玉做的刮痧板,我这刮痧板五百万。我这刮起来这个就有多好多好,这就是神经病,就是脑子有问题了。


你的目的就是别把皮肤刮损伤,达到疗效,这就是最好的状态,你弄个和田玉,你咋不弄个钻石呢,对吧?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比如说。我们在急救的时候,以前我也用过这种方法,就是急救的时候,手头上确实啥都没有,你按摩推拿,患者又支撑不住。那这个时候儿,我想用艾灸来救急,手头没艾条,打开烟盒儿,拿出四五根儿烟,一块儿点着,抓在手里就开始灸,也能治病,也把问题解决了。


但是你说香烟灸出来的效果跟人家拿那个好一点儿的艾绒灸出来。就是它那个热力又温和又不会灼伤人,闻起来很香,而且他那个艾烟本身有疗效,你跟那个能比吗?


对吧?你这个就是没法比的,这是器的差别。 好一点的艾绒治病当然就比人家拿稻草打了以后给你搓那个艾条、忽悠人的那种假冒伪劣要好。


但是呢,你觉得是不是你花500块钱买了一斤艾绒,一定就比别人花80块钱买那一斤艾绒疗效要好呢? 我跟你说这只是让你就是效果更温和,可能不伤皮肤,可能烫不着人,香,而且那个艾条也不是说爆火星啊,一下子把皮肤给烫坏了,就是这样。


今天给大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法术器,实际上,很多东西它的背后呢。 你要想把它真得弄的很明白的话,背后都是直指终极大道的。


讲的是,没有道的指导,没有理的指导,这一切都是在瞎胡闹。实际上你们把这段儿听了以后,外面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你一下就一眼就看穿了。


他的一个医疗行为背后指导他的理论是什么?他这个理论是对的,还是错的?理论如果都讲不通,你后面的这些术就算玩得天花乱坠,也是瞎胡闹。


所以说再回归到我们前面说的这个,有些人说,那些建议别人喝姜枣茶的,喝大杯的姜水。 一天喝很多姜。


他们有时候卖姜粉,那:我们这个是什么什么姜,一斤姜200块钱,怎么样怎么样啊,首先呢,这个晒干的姜呢,它是把那些生姜里面含的芳香油类的物质给去掉了,生姜本身含的水分也去掉了,所以药性会发生改变,所以我们有时候开处方,你看,开生姜和开干姜是不同的,这个生姜叫做走而不守,干姜叫做守而不走。一个是外散的,一个是往回收敛的。



那么你这个喝姜水,有时候我们说,你煮点儿生姜给孩子喝,但是我不说煮点儿干姜。  或者冲点生姜粉给人喝,这是两种东西,因为它缺了那些芳香油,那些发散性的物质以后,它就不往外散了,它是往回收的。


所以呢,喝干姜喝多了会导致人便秘,喝生姜不会,喝生姜只会让你出汗。你看,同一个东西加工手段不一样,他药性就变了,他们那个姜粉,比我们普通的生姜,就是普通市场买的老姜,晒干以后打成的姜粉,效果能好多少? 就可能更好喝一点儿吧,我觉得也就那样儿。 


因为说白了,这就属于器的差别,他离理都远着呢,别说离道了,就这玩意儿,在大道面前。不值一提。


按:草民对于萧宏慈先生、张钊汉先生早年间推广原始点疗法、拍打拉筋的公益举动很是钦佩,这两种疗法也的确屡建奇功,救人无数。


此文为语音整理的文字版,信马由缰,扯到哪里算哪里。


所以,第一 并没有评价、原始点和打压拉筋疗法的意思。


第二 因为全文都属于即兴发挥,难免有谬误之处,请大家抱着批判的眼光看看就好,不必纠结草民的某些胡言乱语。


(文字太多,无法配图。斗图派老中医憋屈发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