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古袪痰第一方

(2022-08-10 11:22:38)
分类: 健康
千古袪痰第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被称为临床上治痰之通剂。《张氏医通》云:“此方本《内经》半夏汤及《金匮要略》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方而立,加甘草、陈皮行气,乌梅收津,生姜豁痰,乃理脾胃、治痰湿之专剂也。”《古今名医方论》记载:“肥盛之人,湿痰为患,喘嗽胀满”;《世医得效方》言:“咳嗽呕痰,痰壅吐食”;《女科百问》认为本方亦可用于:“妊娠恶阻,产后饮食不进”。此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乌梅及生姜6味药组成,因为方中主药半夏和陈皮,皆以陈旧者效果最佳,故取名为“二陈”。

方药:制半夏、陈皮各9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

用法:加生姜3克,乌梅1枚,水煎服。(原方有生姜、乌梅,现常不用。)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适用于湿痰证,症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中医方解释义
方中半夏为君药,辛温、性燥,可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消痞除滞;陈皮理气行滞,燥湿化痰而作为臣药,且此药辛苦温燥,恰治湿痰之意,君臣相配,增强燥湿化痰之效,脾为生痰之源,茯苓味甘淡,可渗湿健脾,半夏与茯苓合用,燥湿化痰与渗利水湿相合,体现了湿化痰消之意;佐药生姜一方面助半夏、橘红降逆化痰,另一方面制半夏之毒,乌梅少许收敛肺气,与半夏相配伍,散中有收,使祛痰而不伤正,与生姜均为佐药;炙甘草为方中使药,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

此方治痰、行气、健脾同施,标本兼顾,既能祛已生之痰,又可杜生痰之源。

临床应用加减
本方为祛痰剂之主方,临床施用常在本方基础上加减变化,广泛治疗各种痰证。

1、风痰可酌加天麻、白附子、制南星;

2、寒痰可酌加干姜、细辛;

3、热痰可酌加瓜蒌、黄芩、鱼腥草、竹沥、天竺黄;

4、食痰可酌加神曲、山楂、莱菔子、枳实、香附;

5、湿痰盛者可酌加苍术、白术、厚朴;

6、气痰可加香附、枳壳;

7、老人肺气肿可加紫菀、款冬花、砂仁;

8、胃寒呕吐可加木香、砂仁;

9、不眠可加竹茹、枳实,名之温胆汤。

千古袪痰第一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