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高中送别诗-100首-之六十三《送友人南归》唐·王维

(2020-03-16 23:24:04)
标签:

初高中送别诗

初高中送别诗词

初高中送别诗100首

初高中送别诗大全

初高中学习送别诗

分类: 宝子宝儿学古诗

初高中送别诗-100首-之六十三


《送友人南归》唐·王维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送友人南归》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典故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希望友人回家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

白话译文

江南万里,春光已过三江原野,大雁纷纷向北飞去。

汉水浩淼,无边无际,与天相连,老友归去,回到故乡郢地。

郧国的稻田茁壮秀颀,楚地的菰米收获在即。我在北方将你牵挂,

 

常常倚门南望,好像远远地看到你穿着孝敬父母的老莱衣。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被贬荆州长史后,特招孟浩然任荆州从事。孟浩然虽然渴望入仕,但已年近五十,再加上对官僚生活的不适应,江南的暮春时节,孟浩然辞职告老还乡,王维故写下此诗送别。


文学赏析

这首诗从眼前之春意阑珊联想到万里春尽、鸿雁北归、友人旅程渺远、故乡富饶、慈母望归等一系列内容,以送归为构思线索、以惜别为核心,内容是很清楚的,做到了含蓄而不隐晦,尽谢点染而又情思萧然。

首联描写了万里大地春已去,雁也北归,而友人却要南去的景象。似乎与春暖北上的大雁不相和谐,但它写出了辽阔的高空景观,场面雄伟,是写空中。

颔联是地上,水波辽阔的汉江连着天,这种景象给人带来物大人小的感觉,人处水上,有漂泊不定之意,故说“孤”客。全诗写得流畅,毫无生硬感。想象丰富,行笔自然,语气舒缓,用字考究。除了写景之外,一些字的力度颇大,感情也极其鲜明,如“尽”是春去夏来,“稀”是雁阵北飞,“广”是辽远阔大。

颈联写了稻田的笔直,菰米收获,通过运用景物描写,渲染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尾联运用了老莱衣的典故,表达诗人希望友人孝敬父母。

 

综观全诗,既未明言送别之事,又无送别场景的刻意描绘,更无送别诗中所常见的诸如思念、忧伤、凄凉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出现。然而,诗人在送别时的复杂心绪——理解、担忧、伤感、劝勉等还是隐伏予作品之中,只要细心寻绎,便不难发现它。最后两句,“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一写诗人,一写友人,活脱脱地反映出二人形象。


名家点评

 

明代学者刘云《王摩诘诗评》:“孤客郢城归”,尽谢点染,情思萧然。


王维(698—759),字摩诘,唐代诗人。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代表作有《山居秋暝》、《老将行》、《使至塞上》等。王维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诗篇,但其主要怍品还是山水田园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道思想,涛的艺术性极高,很有功力,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


初高中送别诗


 

欢迎关注宝子宝儿学古诗词,感兴趣在喜马拉雅搜索:宝子宝儿学古诗词,可以收听音频哦。学古诗词,就在新浪博客宝子宝儿学古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