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观评课
(2020-12-23 15:05:23)分类: 教学反思 |
今天观看了刘老师执教的《松鼠》一课。本课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是特色单元,其教学策略更是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单元的。
《松鼠》除了是习作单元之外,还是一篇说明性文章。怎样将说明性文章的知识和习作单元的目标融为一体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单元应达成的目标是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说明性文章要以说明白了为主。
刘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我认为是不合适的。
1.字词教学环节。首先在课件上“翘首”的注音是错误的,这是老师课前的备课问题;其次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带着拼音进行拼读,降低了要求,不符合学情。再者,对于词语的理解不需要老师一一道来,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己说一说自己理解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除此之前,对于“仁、拾、恼、梳”等几个字的字义,刘老师也是只有口头的说明。既无语境也无书写的指导,目的不明确。
2.课文品读环节。本堂课关于科普说明文和习作单元的特点都未涉及,或者说是很不明显。每个单元都有自己承担的使命,都有自己要训练的点,要达成的目标。如果错过了,那么后面很难补齐。
前一篇:《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
后一篇:《青蛙写诗》观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