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学反思

(2019-05-18 12:38:11)
标签:

教育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教学反思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学过小数,其教学目标是“会读写小数,知道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所以多数学生对于小数的意义没有深入的理解。而四年级的目标是“体会小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复习一位小数入手,充分运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组织教学,让学生经历一位小数意义的总结过程和计数单位的产生过程,之后,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师生共同交流总结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对小数的意义进行概括,降低了教学难度。并且,在谢老师的指导下,我还指导学生将后面较简单的小数读写部分进行自学,把小数的意义和读写两部分整合成一课时进行教学,课的容量非常的大。

一、课前游戏,复习整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

    在课前,通过一个一个、十个十个……的数数,让学生体会用来数数的数,就是“计数单位”,为下面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做准备。这样紧密的联系了小数和整数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有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

二、从测量入手,体会小数的产生。

    小数的产生在三年主要以生活中的例子为主,而四年级则提升到了数的概念中。如:测量黑板的宽为1米9分米,用米作单位就是1.9米。让学生通过生活中鲜活的例子,通俗形象的了解在测量和计算得不到整数结果时就产生了小数。

三、精雕细琢,打好基础。

    本课的知识点比较零散,要想把他串成一个知识体系,必须从学习一位小数时多下功夫,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在学习两位小数知识时才会举一反三、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一位两位小数的意义在三年级时已经稍有体会,四年级的重点是对于小数计数单位的研究。在一位小数计数单位的理解和掌握中,我选择了用1分米的纸条来数数的方法,既:0.1米0.1米的数数,用具体形象的纸条来体会这个抽象的问题。通过数,学生感受到,0.1也可以用来数数,那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同时,通过1个1米和10个0.1米的课件展示,来让学生明确1米和1.0米的本质区别。那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的学习直接通过知识的类推,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

四、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有句俗语叫: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心思想就是强调主动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在授课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学习三位小数、多位小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填空、思考,自主发现、最后总结概括。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适当的予以引导,并不过多的干预,让学生们在教师营造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学习氛围中发现新知、体会成功的快乐,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适时总结、及时练习。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在总结小数的意义后,我接着进行了有关小数和分数之间互化的抢答练习,经过边主任的指导,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比较灵活的问题,如:某个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单位?成为本课中突破重点的关键环节,还有在小数计数单位和进率的学习中也和整数串成一串,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连贯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