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在三年级这个特殊阶段的特点

(2013-09-12 21:11:34)
标签:

杂谈

小学六年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低段;三、四年级为中段;五、六年级为高段。三年级是一个关键年段,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开始出现,有些学生很可能就在这个年段成为了学困生。有人将学生的小学六年学习成绩,比喻为“U”字型,低年级起点较高,中间的三年级是处于最低点,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在往后的学习中,成绩又会慢慢地升起,直至最高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因为为三年级是一个特殊的年级段。    1、首先,从三年级起,学生开始学习使用钢笔和毛笔写字。较之铅笔,写钢笔字更费事一些,所以家长要配合孩子做好一些工作。要为孩子买好钢笔和蓝黑墨水。带到学校来的钢笔至少三支,而且灌足墨水。带至少三支钢笔是因为很多孩子开始不太会用钢笔,用一会儿就能用坏,还有的用着用着就没墨水了。还得需要买稿纸写语文作业。因为三年级是初学用钢笔写字,所以你要给孩子买厚一点的稿纸,太薄的会划破,还有的纸质量不好把字印了。稿纸最好选黄色的,对视力好。毛笔字过一阶段就开始写,一般放在家里。这是和一二年级在学习工具方面的不同。
2、学习内容。从三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对学生来说,就是一道坎,如果不能努力对待,很可能会使学生掉队,甚至越拉越远。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变了。低年级主要是一些非常基础的知识,拼音、生字、词语读几遍,抄几遍,只要孩子肯下功夫,一般不成问题。三年级的语文,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更多的是句与片段的训练,都是一些比较“活”的题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些题目是没有什么最标准的答案的。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必须扎扎实实地掌握,该读的还要读,该抄的还得抄,但同时还要拓展孩子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习方面的改变还表现在内容增加了,并开始练习写作文,如果基础方面不扎实,写作也就困难了,因为写作文必须要有事实的语言,如果积累少了,写作文时就没话说。学习方面的改变更表现在难度加大了,作业量相对多了,学习方法改变了。三年级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如果这一年能保持优秀成绩的话,以后几年的学习会变得更加顺利。相反则会变得更困难。所以现在孩子的成绩偶尔下滑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帮助他们顺利学好这一年。
3、心理方面。    孩子长大了,也学会了思考,更学会了察言观色,喜欢的人,他愿意和你交流,不喜欢的人就会跟你对着干。而且有些事他会放在心里,不喜欢和老师、家长交流,如果你关心他了,重视他了,也许他高兴了就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和你说说、不高兴就埋在心里,让你摸不透他的想法,这样就无法指导他的学习。                  有了这样的思想,学习更是这样,喜欢语文就会专心听讲,就会认真完成作业,老师说的话他会牢牢记住,不喜欢连作业也不想做,更谈不上专心听讲了。在家里,在学校都会想办法撒谎,掩盖自己的错误。  
因为这是个特殊的阶段,所以家长也要多用心关注孩子。课堂上有老师,家长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家庭作业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的学习。
这学期语文作业大体上是这样安排的:
   1、基础性作业。    2、日记、作文。    3、新课堂和配套练习册的作业。4、预习课文。
我希望家长们重视孩子的家庭作业,不仅仅是让孩子巩固知识,更是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我不提倡家长给孩子再布置余外的作业,再买一些复习资料做。我希望孩子能保质保量的做完家庭作业后多看一些课外书,当然,如果你听写一下生字,检查一下孩子对要求背的课文是否背过了我会非常赞成。本次的考试我不想多说,一次的检测分数与很多因素有关,可能是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可能是孩子的认真程度不同,也不否认智力的因素。总之,家长也不要把分数看得过重,这只是从一个方面反应孩子的学习情况。你可以从孩子的错题中分析出是哪里出了问题,以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二)关于阅读 
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应该知道,尹建莉老师在这本书里写关于阅读的文字用了四十多页纸。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我从小打好的语文基础,对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还觉得学好语文对训练一个人的思维很有帮助,可以使思想更有条理。这些,对我后来学好数学都有很大好处。”人们赞誉苏步青为“数学诗人”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里给我印象对我最深触动最大的两个词就是“阅读”“思考”。孩子学会阅读不仅学到很多课外知识,而且对学习有帮助,不知道会在哪节课上,会在哪个问题上,因为学生通过看课外书对此有所了解,所以他会对所学的知识理解起来比其他同学更容易,学起来更轻松,自信心会增强。阅读还教会学生思考。提高阅读能力很重要。
孩子进入三年级,知识加深,难度加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开始拉大。有些孩子学习会很吃力,一样东西还没弄懂,另一样东西就该要学了,刚学会了这一样,另一样就已经忘记了。有些家长相信,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习,只要读好书本就可以了,不要读其他的东西,以免分心。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有研究结果显示,数学不好的孩子多半理解能力差,这也要到阅读中去寻求帮助,提高能力。谁不善于阅读,谁就不善于思维。大量的阅读是一笔财富,他是有后劲的。相信各位家长还记得孩子在二年级时闫校长在家长会上的发言,她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年级越高,读书多的孩子就越有优势。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自己首先起个表率作用,也要读书。若自己从不读书,强求孩子爱读书是难以说服、打动孩子的。还有,如果一个家庭每到中午、晚上都是电视的声音,那么怎能培养出爱好读书的孩子呢?孩子放学及时完成作业后,每晚都要有15——30分钟时间静静地读课外书,养成每晚读书的习惯,少读漫画书,多读有字的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