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取生辰纲》说课稿     

(2016-12-29 14:56:20)
分类: 课题研究

《智取生辰纲》说课稿

杨吉英

我今天说的课题是选自罗贯中《水浒传》的《智取生辰纲》。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展开这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智取生辰纲》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本单元重点讲读课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有名片段,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施耐庵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在创作上体现了我国古典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而《智取生辰纲》一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的后半部分,写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的经过。故事围绕“智取”展开,引人入胜。《语文课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浒传》及相关文学常识;概括故事情节;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及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探究故事情节,小组合作阅读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与能力,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作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分析“杨志的智送,吴用的智取”,概括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杨志相关的故事情节的熟悉和理解

二、教法设计

基于本课教材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我努力倡导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为主线,根据教学设想和教学目标、重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故事情节。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情境创设法: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好汉图片和《好汉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迅速进入到兴趣盎然的学习状态。

2、引导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故事情节。

3、合作探究法:以小组的方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共同分析“杨志的智送,吴用的智取”及概括人物形象,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4、多媒体课件展示法。

三、学法指导

因为初三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和探索协作精神,平时上课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发言大胆,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采用:1、自主学习法,学生课前自主完成对课文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的熟悉和理解,化解教学的难点;2、合作探究法,在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下,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对“杨志的智送,吴用的智取”的分析及人物形象的概括,实现学习重点的落实。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自学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文学常识,熟悉故事情节,并概括杨志的性格特点。

(设计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一  牛刀小试

一、 播放水浒英雄图片及歌曲

1、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课文相关英雄图片和主题曲《好汉歌》。

2、屏幕显示金圣叹评语: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

(设计依据:播放图片、歌曲,引用金圣叹评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水浒传》在古典文学中的地位,通过学习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三)、分析课文

活动二  锋芒初露

屏幕显示:

    初读课文,根据提示,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

                  误失

开端  发展  再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设计依据: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以及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活动三: 势均力敌

屏幕显示:

再读课文,分析故事情节。

六月四日上午     黄泥岗松树林

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

1、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2组,布置每组任务,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时间、完成任务)。

2、老师依次让小组汇报、展示学习结果,小组长小结,最后老师总结:杨志失志,吴用得用。

(设计依据:此环节的设置是要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分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在对比赏析阅读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语言鉴赏能力,有助于人文素养的提升。小组汇报,组长小结,老师总结这样的梯级难度设置,引导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书面语),又培养了合作探究精神(学生之间的合作、老师与学生的合作)。)

活动四 管中窥豹

屏幕显示:

如此一个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来押送生辰纲,仍逃不了失败的命运,杨志到现在仍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内部矛盾

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概括人物性格:杨志    众好汉

课堂小结:两种错综复杂的矛盾

          两种性格鲜明的人物

设计依据:立足文本,抓住典型。通过学生自主思考研读事例,多角度把握文章内涵。)

(四) 、拓展运用

活动五  大展身手

屏幕显示:

本文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几计?

  打草惊蛇   釜底抽薪   以逸待劳    无中生有
  借尸还魂   混水摸鱼   以逸待劳     声东击西
  调虎离山   金蝉脱壳   暗渡陈仓     顺手牵羊
  欲擒故纵    关门捉贼   偷梁换柱     树上开花
  抛砖引玉    远交近攻   反客为主  李代桃僵
  隔岸观火   围魏救赵   ......

(五)、写作训练

活动六: 如来神笔

1、结合阅读《水浒传》中“杨志卖刀”的章节,分析其性格和失败的必然性,写一篇小评论。

2、从本篇中的景物描写“热”,试归纳景物描写的作用,完成小论文《谈景物描写的作用》。

(这两个环节设置是知识的拓展迁移和巩固练习,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学好,功夫还要下在课外课后,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是创新型学生应具备的素养。)

设计理念:

本节课设计为六环节。五步是五次逐层推进的阅读,来完成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感悟。1读出人物,2读出故事,3读出计谋,4读出性格,5读出智慧。六环节是六个循序渐进的活动,将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融入到活动中。1牛刀小试,2锋芒初露,3势均力敌,4管中窥豹,5大展身手,6如来神笔。而每一个活动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梯级的,这样的设置是想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一点认识、一点看法也会给与肯定,力争让每一层次的学生在这个课堂都能找到自己施展身手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