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孩子画出的“蝌蚪人”?

标签:
教育儿童画蝌蚪人整体人小可老师说 |
分类: 美声美色 |
http://s11/mw690/0048n4wdgy6EbzrS1cK7a&690
有不少妈妈问我,什么样子才算是蝌蚪人?这要先从“整体人”说起。
大约三岁左右,当孩子第一次画出圆形,随后便出现了在圆形的基础上添加了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这就形成了儿童最初的人物形象。这个人往往是由一个大的圆卵形以及圆形中出现的脸部特征组成,这个人形象就是“整体人”,用这种图画符号代表了一个整体人物形象。
http://s6/mw690/0048n4wdgy6Ebzka4xD85&690
在画出这些整体人之后,儿童的图画中很快就出现了构成人物的外貌特征,整体的人物形象常常会出现腿、头发和胳膊。从成人的角度看,这些形象是原始的、不完整的,缺乏我们所期望的照片式的写实主义特点。但是当孩子带着未知的纯净之心开始初步探索世界的时候,我们怎么能不惊叹这些作品的精巧?
http://s16/mw690/0048n4wdgy6EbzkO9UXff&690
http://s2/mw690/0048n4wdgy6EbzrIexbf1&690
http://s1/mw690/0048n4wdgy6EbzrLCHCc0&690
http://s7/mw690/0048n4wdgy6EbzrVp6S56&690
总之,蝌蚪人反映出儿童早期图形思维的独创性和局限性。儿童发明出蝌蚪人的形象,把它作为人的结构上的等价物,这是创造型智能的一种表现。但是,蝌蚪人的简洁性也表明,儿童的监控技能也很有限,注意的广度比较小,表征动机也不算太高。
http://s7/mw690/0048n4wdgy6EbzrOJX886&690
小可老师说,用纸笔绘画只是美术万千种表现方式之一,艺术的媒介可以有很多种,从二维到三维,从单一材料到综合材料,从命题式创作到带有指导语的引导式创作……这些多种途径都可让孩子体验尝试,每一种都会给人一种惊喜。同样是以“人”为主题,通过不同的艺术媒介和方式,看同一年龄段的小朋友创作的作品,你会发现“蝌蚪人”在变,有的甚至不再是“蝌蚪人”,而是结构更加准确的“人”了。试着让孩子体验多媒介的艺术形式吧,孩子的创造性是与生俱来的,看看他们咬过一口的饼干吧,这都可能是一种创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