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成套配电知识-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
 (2015-06-26 13:49:25)
	
			
					(2015-06-26 13:49:25)		| 标签: 高低压成套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 
1、爬电距离: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
 
2、电气间隙: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见下图。
http://s9/mw690/0048mS7Fzy6TmHuPD16c8&690
可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实际是两个相关参数,都是针对电气绝缘性而来。但电气间隙的尺寸应使得进入设备的瞬态过电压和设备内部产生的峰值电压不能使其击穿。爬电距离的的尺寸应使得绝缘在给定的工作电压和污染等级下不会产生闪络或击穿(起痕)。可以看出,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防范对象和考核目的不同。电气间隙防范的是瞬态过电压或峰值电压;而爬电距离是考核绝缘在给定的工作电压和污染等级下的耐受能力。
 
3、各电压等级裸露带电体对地空气距离及爬电距离见表1、表2。
表1 低电压裸露带电体对地空气距离及爬电距离
http://s11/mw690/0048mS7Fzy6TmHwmuW67a&690
注:此表是在设备未标明额定冲击耐受电压值,括号内的数据为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要求。
表2 高电压裸露带电体对地空气距离及爬电距离
http://s3/mw690/0048mS7Fzy6TmHx8cCuf2&690
4、相间及相对地之间增加绝缘隔板规定
根据行业标准DL/T 537-93中7.3.2.4规定:10kV配电装置如采用相间绝缘隔板,各相导体的相间和对地的净距不得小于30mm,隔板的沿面爬距不小于150mm。35kV如采用相间绝缘隔板,各相导体的相间和对地净距不得小于60mm,隔板的沿面爬距不小于300mm。24kV配电没装置没有明确规定,但是满足加隔板条件的净距及沿面爬距的范围可以推断出在两者之间。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