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地理早在五一放假后,就进入紧锣密鼓的复习备考阶段。如何进行结业考试总复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组内教研,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进行全面系统的总复习、提高解题能力和考试技巧的实战演练等多个方面,下面就地理结业备考工作谈谈专题复习的几点方法和体会。
专题复习一定要围绕主干知识来进行。可以将主干知识分解成几个大专题。在进行专题设计时,可围绕课标要、知识联系、地理规律、思维特点等途径来进行专题整合,专题复习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照搬,更多的是依赖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在专题复习法中我尝试着
“读、讲、练、” 三个环节相结合的方法,紧扣地理课程标准,立足教材,保证专题复习课的质量。
一、读:
引导学生课前阅读与专题相关联的教材内容,是温故知新,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的重要前提。地理结业无论怎样突出能力,试题无论怎样千变万化,但考试“以课程标准为依归,以“教材为依据”不会变,“题在课外,理在书中”不会变,例如在2011年结业题的38题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其图直接来自于七年级地理课本插图,问题都直接考查书本知识,就是最有力的明证,可见读教材不可忽视。
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列出与专题相关的条目,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出示设计好的相关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归纳提练出其核心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这样通过课前阅读,既巩固了第一轮复习的成果,为提高课堂效率做准备,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二、讲
纵观近几年的地理结业试题,总体难度不高,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专题复习综合性强,容量大,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这时,应指导学生找到一条合理的线索,把零散知识进行整理、连接、综合、归类,围绕这条线索拓展延伸形成一串知识链。教师应分析整理课本知识,将主干知识融合到以上的几个专题中去讲解,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要熟练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之外,还要学会灵活运用,有效迁移。在专题复习时要向学生讲清楚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一个专题,复习时要注意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要注意专题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在农业工业与资源专题,俄罗斯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极为密切,同时俄工业部门轻工业薄弱又与其纬度位置偏高,气候寒冷,难以提供轻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材料有关。再如我国农业的分布问题则涵盖了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的知识。所以说这样复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知识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三、练
在备课时,要精心选题,这是搞好能力训练的前提。针对不同专题,应紧扣教材的重点和社会的焦点、热点,不仅选择那些与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密切联系的重大地理事件(如2014年6月世界杯足球赛)、国家的重大工程或重大建设(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国家组织的重大活动(奥运会、世博会等)等来设题,而且要特别注意选择一些长期甚至永久性的热点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而日趋严重的资源、能源、生态环境问题,选取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材料,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问题,力求新颖、有趣、灵活、针对性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避免“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通过综合练习,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活学活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技巧。
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结业考试中占有一席之地。考纲规定考试范围包括“乡土地理概况(自然条件、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约占10%”。在复习中,教师必须重视乡土地理的复习。从历年结业考试试卷看,乡土地理的重点应是自然条件和资源开发等内容。复习乡土地理,教师可变换方法,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开发上。复习中可要求学生运用复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对照地图,自己提出问题,对乡土地理各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印象,掌握乡土地理基本概念,还能提高学生地理分析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复习开封地理时,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读图,利用已经学过的北方区域地理知识,提出问题:“本地地形以什么为主?本地应属什么气候类型?气候有什么特点?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通过这样的练习,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以上方法是本人结业考试复习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总结和感悟,总的来说,地理结业备考方法还需要长期的探索,以望有更高效的复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