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整合的研究
(2013-12-26 11:38:18)
标签:
教育 |
分类: 资料 |
晋中市课题
课题设计论证:
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是辩证的统一。课内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提出问题,提供方法,课外阅读重点在于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拓宽发展。随着新教材的运用和新课标的实施,中学语文教师需要一种新的职业定位,中学语文教学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现代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信息的判别者和探索的引路人。新教改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协调配合。
一、课题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国际OACD组织从三个能力角度评估了学生的发展:第一是阅读能力,第二是科学能力,第三是数学能力。他们把阅读能力看成衡量一个学生发展成长非常重要的标志。在美国,中小学最重要的课程是语言。美国教育专家认为,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是美国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学生想获得语言考试的好成绩,必须有很强的阅读能力。近年来,我国对于语文的重视程度也是逐年回归,高考宇文所占分值逐年增大可见一斑。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无疑就是阅读。阅读是汲取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对智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活动之所以如火如荼,原因也在于此。甚至,早在数年前,有人就提出“阅读就是一切”这一观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语文课程标准》是这一研究的纲领性文件。
中学阶段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我们将以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为中心,课外阅读赏为支点,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以学校、家庭、社会为框架体,着力推进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整合。
二、课题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初中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进而带动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目标分阶段推进,具体实现:
1、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整合研究。课堂教学,着重提出阅读问题,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课外阅读,着重丰富阅读内容,拓宽知识面。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把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和生活中去,学以致用,为生活服务,使课内外和谐衔接,使学生既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阅读,在阅读中提升生活的品味。
2、培养广泛阅读的兴趣与独立阅读的能力,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3、培养处理课外阅读资源信息的能力。
4、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落实好“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这一目标,学生初步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与学习能力。
(二)研究内容:
依据研究目标,初步确定以下研究内容:
1、学生阅读的兴趣。
2、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3、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探讨。
阅读指导课的类型一般有:
(1)推荐优秀读物。
(2)读书方法的指导。
(3)优秀读物欣赏。
(4)课外读物分析。
(5)读书汇报交流等。
4、培养处理课外阅读资源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识别能力、信息筛选能力、信息储存能力和信息提取应用能力。
三、研究方法:
没有方法就没有有效的研究,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策略实施如下:
1、方法
(2)文献研究法。
(3)问卷调查法。
(4)经验总结法。
(5) 学习成果展示法。
(6) 教育观察法。
(1)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转变教师以教材为本的观念,提高教师及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
(2)以课堂教学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教给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
(3)采取措施,扎扎实实开展初中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A、扎实有效地抓好课堂阅读教学。
B、制订详尽的读书指导计划。
C、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D、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F、家校配合,提高实效。
3、原则
(1)激趣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主体性原则
(4)实践性原则
(5)合作性原则。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定为两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1、准备阶段(2013年09月—2013年10月)
(1)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教师,做初步分工。
(2)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内容,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培训实验教师。
(3)进行实验前的调查研究工作,准确掌握实验学生阅读现状,完成相关数据的采集与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
2、实施阶段(2013年11月—2015年4月)
以2012、2013、2014级三个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开展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进行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及时反思和小结,根据实验的进展,对课题方案做必要的调整。
A、逐步建立完善健全的课内外阅读制度
(1)营造“晨读”风景线,每班每周安排1节语文阅读赏析课。
(2)开放学校阅览室等读书场所,建立班级“图书角”,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读书机会。
(3)充分发挥学校藏书优势,让图书进课堂,图书流动起来。
(4)开播“校园之声”,创建“校园图书柜”。
(5)创办《梦圆》杂志与《五中月报》,为学生阅读与交流提供平台。
(6)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层次和特点,组织“伙伴阅读俱乐部”,定期开展活动。
(7)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读书的收获与感受。
(8)每年的九月份举办“读书节”,展示交流读书收获与体会。
(9)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
(11)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鼓励家长每天 “聆听阅读”五分钟,阅读交流10分钟。
B、加强校本阅读课程的建立和研究。
(1)开展教学实验研究,组织参观和讲座,探讨有利于课外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培养处理课外阅读资源信息的能力,进行反馈调查和对比分析。
(2)分年级设立阅读目标。
(3)分年级编写《推荐书目》,含必读和选读。
(4)建设好“阅读营造高品质生活”的校本课程,以点带面。
(5)撰写案例、分析和反思,定期交流。
(6)分阶段考核评比,加强督促,树立典型,互相促进。
(7)建立读书专题网站与博客,互相交流。
3、总结阶段(2015年4月—2015年5月)
(1)对实验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进行后期的调研测试,并与实验前进行比较、分析与研究。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整理课题组成员的课例、论文、经验总结等原始材料,编辑成册。
(4)编写完善《阅读营造高品质生活》一书。
(4)邀请专家鉴定,进行课题成果交流。
(二)课题研究成员及分工
1、课题负责人:王静平
2、课题组成员:榆次五中语文教师及榆次五中教研联合体部分成员
3、课题组成员分工:
组
副组长:赵立慧(协助组长管理课题研究工作)
赵志萍(管理初二年级课题研究工作)
王贵梅(管理初三年级课题研究工作)
实验教师:其余语文教师
材料员:肖俊梅(兼)(具体负责本课题研究活动有关材料工作)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榆次五中创办于1984年,现有学生1809名,教师159名,为12轨制单办初中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学生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教育部最具成长力学校”、“山西省教育系统优秀学校”、“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等荣誉,尤其是学校长期坚持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有教科研实验基础,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科研网络,有一支素质过硬的从事教科研工作的教师队伍,教研文化底蕴深厚,是社会公认的全市、乃至全省的优质学校。
学校多年来致力于阅读教学的研究,《阅读营造高品质的生活》一书,作为学校研究成果之一被多个层面广泛认可,已在我校初一二三年级试用5年,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学校教师撰写多篇阅读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等刊物发表或获奖。学校教研氛围浓厚。
榆次五中语文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课题研究,为我们课题组提供各项研究资金和资料,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为了保证课题的扎实推进和有效实施,我们还提出以下“两项保证”:
1、时间保证。一是保证学生课堂阅读时间;二是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三是保证实验各项工作如期进行。
2、理论保证。请进来,走出去,为实验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充实他们的业务理论知识,提升实验研究能力。
附:参考文献:
1、《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2、《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叶澜
3、《陶行知教育名著》
4、源头活水——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2期
5、“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6、教师在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中的指导作用《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04期
榆次五中创办于1984年,现有学生1809名,教师159名,为12轨制单办初中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学生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教育部最具成长力学校”、“山西省教育系统优秀学校”、“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等荣誉,尤其是学校长期坚持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有教科研实验基础,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科研网络,有一支素质过硬的从事教科研工作的教师队伍,教研文化底蕴深厚,是社会公认的全市、乃至全省的优质学校。
学校多年来致力于阅读教学的研究,《阅读营造高品质的生活》一书,作为学校研究成果之一被多个层面广泛认可,已在我校初一二三年级试用5年,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学校教师撰写多篇阅读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等刊物发表或获奖。学校教研氛围浓厚。
榆次五中语文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课题研究,为我们课题组提供各项研究资金和资料,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为了保证课题的扎实推进和有效实施,我们还提出以下“两项保证”:
1、时间保证。一是保证学生课堂阅读时间;二是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三是保证实验各项工作如期进行。
2、理论保证。请进来,走出去,为实验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充实他们的业务理论知识,提升实验研究能力。
附:参考文献:
1、《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2、《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叶澜
3、《陶行知教育名著》
4、源头活水——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2期
5、“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6、教师在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中的指导作用《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04期
7、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策略
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 |
成果形式 |
承 担人 |
1 |
2013.11—2015.4 |
初一二三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
调查报告 |
孔继红 赵志萍 王贵梅 |
2 |
2013.11—2015.4 |
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方法探究 |
论文 |
实验教师 |
3 |
2015.4—2015.5 |
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研究 |
调查报告、 论文等 |
实验教师 |
|
|
|
|
|
|
|
|
|
|
|
|
|
|
|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 |
成果形式 |
负 责人 |
1 |
2013.11—2015.4 |
目前初中生阅读现状分析 |
研究报告 |
孔继红 赵志萍 王贵梅 |
2 |
2013.11—2015.4 |
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方法研究 |
调查报告、 论文等 |
实验教师 |
3 |
2015.4—2015.5 |
课内外阅读结合,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
调查报告、 论文等 |
王静平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