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三篇日托调研记录

(2021-04-29 08:03:06)
从4月6日开始,我园采用中央厨房配餐的模式,开启了两餐两点的日托工作。
我园李主任采用蹲班蹲点的方式,手拿秒表对某小班,某中班,某大班的餐前,餐中,餐后的进餐流程;睡前,睡中,睡后的午睡环节,进行了精细的调研。

三篇调研随笔,只是一些现象的流水,但字字珠玑,值得每一位老师认真学习和修正。
把关系到孩子成长的每一件事做好,每一个细节做好。想在前面,做在前面。让孩子们吃饱,吃好,吃顺,吃的轻松快乐。让孩子们睡得安稳,睡得踏实睡得恰到好处。吃好睡足之外,培养了各种生活技能,劳动技能。让孩子们在幼儿园每一天都有成长,每一天都有变化。
能帮老师分餐,扫地,收拾桌子,收拾碗筷;餐前的游戏,让进餐更加轻松;餐后的漱口,散步,让消化更便利。睡前的故事,让孩子们安心;孩子起床后,老师们一个女孩一个女孩的扎辫子,寻到了妈妈的味道。
家长们一天的时间,把孩子交给了我们,如何能够让家长们放心,取决于老师的细心。
下面转载一下,李主任在韩城一幼钉钉群里的调研报告,希望老师们再次研读。

学习三篇日托调研记录

调研大班进餐总结:(后期会有不定时的跟进)
1、分餐形式,孩子行走取餐的形式能有效提高取餐的速度,也避免分餐环节的温度流失。
2、进餐礼仪,有三分一孩子使用进餐时的礼貌用语较主动,还需要强化。大班所有老师在孩子的进餐过程中能及时关注需要帮助的孩子。
3、进餐中的安全还要叮嘱孩子,比如勺子把手放在嘴里、筷子插嘴里等。
4、擦嘴,孩子用餐后往往会忽略这件事,漱口每个孩子都会漱口,擦嘴,孩子们擦的不好,这方面大家还要提醒幼儿。
5、为了保证菜的温度不流失,孩子取完餐便回坐吃饭。分餐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取餐这件事上,当日菜品介绍建议放在教师去食堂取餐这一环节。大家遇到的尴尬局面,老师刚说的吃的什么什么菜,转眼就忘的问题,建议采用大一班孩子取餐,报菜名的形式“老师,我要蛋酱菠菜”、“老师,我要土豆炖肉”……
6、大班孩子吃的基本都快,113名幼儿,通过3天的调研,3名幼儿吃饭较慢,2名幼儿吃的不香。各班都能有效的利用幼儿餐后的零散时间开展自主阅读,孩子基本每天有20分钟自主阅读的时间,早饭后10分钟,午饭后10分钟,在分享的视频中大家也可以看到,阅读质量相对较好。
7、大四班孩子是在自己餐桌上,吃完看书,开始我担心会影响正在进餐的幼儿吃饭,桌面不干净书脏。后来,通过观察基本没有影响吃饭的孩子,孩子用餐后,把垃圾捡在了纸上,顺便带走,桌面很干净,同时王倩老师也在整理。其他班可根据情况尝试,这种做法省去孩子拿椅子,他们班本身空间也不大。
8、整体上,早、午、加餐环节,值日生的介入比较少;
9、加餐一定要所有孩子放下所有的事统一坐好,一起吃小点心吗?????
 学习三篇日托调研记录

照片是随机拍照的,没有讲究艺术效果。
中班组一日生活(进餐)入班调研总结:(后期会有不定时的跟进)

中班孩子正是学习、愿意分享的时候,有的孩子把自己爱吃的或者不吃的食物分享给了旁边的小朋友,老师一定要叮嘱孩子,不吃的剩下;不吃其他人的食物。
1、 分餐形式,借鉴大班孩子行走取餐的形式,提高了分餐的速度,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进餐礼仪,孩子使用进餐时的礼貌用语不是很主动。中班所有老师在孩子的进餐过程中能及时关注需要帮助的孩子。
3、擦嘴,孩子用餐后往往会忽略这件事,漱口每个孩子都会漱口,擦嘴,孩子们擦的不好,这方面一是开始可能没有要求到位,二把擦嘴这件事游戏化,孩子喜欢游戏,这样老师就不用提醒,擦嘴的方法,孩子会吗?折纸折几次?需要流程图吗?需要节约用纸吗?流程图的教育价值太大了,这些都是孩子自己学习的过程,用环境去影响它,帮助它。
4、当日菜品介绍建议放在教师去食堂取餐这一环节,谁来介绍??老师?可以像小小值日生一样,孩子准备,孩子介绍,提前告诉孩子第二天的饭菜,“美食播报员”或者“小小美食家”等,老师最后可以有补充。
5、桌面整理,大四班王倩老师,我问“桌子上的纸做什么用?”“孩子吃完后发桌面垃圾捡起来放在纸上”,每个孩子都自己整理,老师桌面肯定好擦,或者不用纸,最后捡在盘子里,等等。
6、餐后的阅读,中班孩子看的也可以,互相都有交流,也爱看。在阅读习惯这还要进一步培养,小班阅读兴趣,中班阅读习惯,大班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时一定避免人员集中,不利于阅读。
7、整体上,早、午、加餐环节,值日生有介入,老师还要细心观察,培养,看看哪件事孩子还可以做,中一班、中三班孩子参与摆床,一点问题没有。

学习三篇日托调研记录


调研小班进餐总结:(后期会有不定时的跟进)

小班组三个班都能关注吃饭慢的孩子,让一些孩子先取饭,早吃;在进餐过程中都能照顾不吃饭,挑食的孩子,蹲下来哄着喂饭,特别赞。
小班孩子刚学习独立进餐,一定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在家里不吃的饭菜,可能就夹给父母或者长辈,老师对有这些习惯的孩子一定重点关注。
孩子小手部肌肉发展不成熟,平衡性较差,会导致孩子吃饭的时候洒饭,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如何帮助孩子增强手部肌肉灵活性、平衡性,推荐生活区投放大小不一的勺子喂饭游戏(有难易程度的菜品)。
 孩子小洒饭特别正常,洒饭后的处理办法孩子要学习,掉桌子上的不能吃,掉地上不能吃。大家要把正确方法让孩子在游戏中习得,说教的方法大家也有体会,不管用。
教师分饭,中二班老师分早饭把稀饭放在餐车上,碗放在餐车上,这样老师在给孩子成饭的时候不容易洒饭,孩子用的碗也不会有太多流出来的粥,大家可以试试。
中午分餐,教师不可以拿着菜盆在孩子中间来回添饭,以免烫伤或者哪个孩子突然站起来,把饭整洒,烫伤老师。小班孩子,也要锻炼自己去取餐的位置添饭和菜(不是汤),我看有的孩子也可以叫出自己爱吃的菜名字“古老肉”。如果孩子取餐的距离短了,是不是就不容易擦饭。小梅姐中午把餐车推到过道的中间,减短孩子取餐的距离,以免孩子取饭路途远。
餐巾纸是周一投放的,有的孩子有擦嘴的意识,建议把纸抽放在一个固定且合适的位置,便于孩子去取。
餐前、餐后活动,请各位老师开动智慧的大脑,想一想,两个老师都做卫生可以吗?有没有什么活动/玩具,孩子可以自己玩,看书适合小班吗。吃饭后的时间有些乱,本周拿出具体方案。孩子小,卫生确实不好做,如果一个老师做不完卫生,咱们可以协调多给小班5分-10分钟的时间做卫生,本身小班15分钟课时,或者晚起床5——10分。小班年龄小,要在进餐环节,午睡环节时间的安排上,有区别于中班,大班。
 
日托第四周,学稳主任和李婷主任每天都在进餐午睡环节上,左手相机右手笔,记录着每一个环节。在睡觉时女孩辫绳存放的安全问题,幼儿的饭量(按照饱,好,少三方面)记录等等每一个细节,都在研究,都在拿出各种方案。

吃饭,睡觉是每一个家庭最平常的生活内容了。
放在幼儿园,应该是一门可以研究的细之又细的教研活动。
在家与在幼儿园,有一个根本区别:科学和培育。
科学,就是摒弃一切旧思想旧传统,口对口的喂,不讲卫生的流程,不讲营养搭配的食品制作和加工,不刷牙不漱口,不午睡等。当然了,今天现代化的家庭,不一定比幼儿园不科学。
对家长来说,叫培养;对老师来说,叫培育。
区别就是,老师不单单有培养,还多了“教育”的内容。
什么需要“教育”?挑食的的需要,细嚼慢咽需要,不剩饭少剩饭需要,食材的来源需要,正确的午睡姿势需要等等。家长管的科学的,孩子们不听的,都需要我们去“育”。


学习三篇日托调研记录

学习三篇日托调研记录




学习三篇日托调研记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给谁看
后一篇:4月,再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