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将学习心得记录如下,共同学习。
晨间接待
我把作者的顺序按照类别,重新做了调整,以便更好的思考。
一教师的言行
错误1被动回应幼儿,繁衍家长;错误2忽视幼儿的主动问好;错误3要求幼儿先打招呼;4问候形式刻板,单一;错误6重语言,忽视面部表情交流;错误14忽视对早到幼儿活动带指导。
以上这4种错误,编者分析的很透彻,在我们的一线工作中,也的确存在。这都是师幼问好环节出现的问题,例如,幼儿见到老师,幼儿说“老师好,老师说:你好,然后进行晨检。看似很和谐的师幼关系,但是这里缺乏”味道“。晨间接待环节中的师幼问好,应该是一个个性环节,看见什么幼儿,说什么话,到了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例如:果果,早上好,你每天都能坚持自己走来,真棒。或者”你今天的小辫子真好看“。例如:适当的利用肢体语言拉近和孩子的距离,比如,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微笑,蹲下来抱一抱孩子,亲一亲孩子额头等等。
二照进心里
错误5主观上忽视个别幼儿的心理需求;错误7忽视幼儿的情绪变化;错误10安抚情绪止于表面;错误11重晨间检查,轻情感交流;错误13只看身体情况,忽视心理疏导。
以上这5种现象,重点在强调教师要注重幼儿的心理,也就是除了幼儿表面之外的东西。
老师们拿着手电筒很专业的照手,照口腔,但是这个手电筒却照不到孩子的心灵。需要老师们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耐心与细心,才能看到孩子们的内心。
除了身体健康,没有异物,互相问好之外,老师们还要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是不是低落,是不是悲伤,是不是紧张等等。通过对话和观察,对症下药,把孩子的不良情绪,消灭在萌芽,让孩子从一天的开始,就顺畅。
三师德为先
错误8只了解,不记录;错误9只顾哄幼儿进班,忽视对幼儿的晨间检查;错误12晨间接待,教师集体缺岗;
这两个错误,就是看教师是否有责任心的问题了。
前两天转班的时候,在大四班,晓爽负责接园。有一个家长告诉晓爽,不能给孩子吃鸡蛋,虾等物品,孩子近期过敏。晓爽答应了,并且也很负责任的询问家长:是不是鸡蛋汤也不能吃?
所有的问答都是很负责任,和细致的,体现了老师很有责任心。家长走后,我问晓爽,你知道了家长提出的要求,但是其他老师,包括你们班上的老师,和中午负责进餐值班的老师知道吗?
这里面,我们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记录,了解了,但没有记录,如果该班老师不值班,或者今天值班,明天不值班,换成别的老师,也许鸡蛋汤就盛给孩子了。
前一篇: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