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场导游》豫园游览区——三穗堂

(2015-03-16 17:25:06)
标签:

三穗

豫园

灵台

蔡茂

分类: 导游知识

“三穗堂”原名“乐寿堂”(取自孔子的《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①水,仁者乐②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③,仁者寿”。①音[yào耀]②音[yào]③音[lè]。)“智者乐,仁者寿”之意,点明豫园园名寓意)。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乐寿堂”旧址建“三穗堂”。清代,这里是官府举行庆典和“宣讲圣谕”之处,也是地方文人绅士聚会之所。晚清“三穗堂”成为豆米业定标较斛之所,时称“较斛厅”。后恢复“三穗堂”名。

堂高9米,五开间,单檐歇山式建筑,屋顶塑像左为拿着长矛的张飞,右为手持大刀的严颜。是豫园最高敞的厅堂。内有回廊分隔,里间主任议事、会客、宴请,外廊仆人上茶、送巾、上菜。厅堂正门的8扇槅(音阁)扇裙板上雕刻着稻麦、玉米、高粱、瓜果等图案。堂外回廊四周,有8幅精美的泥塑漏窗(漏景),其中东北角的一幅中间是松鹤图案,四边为回文(把相同的词汇或句子,在下文中调换位置或颠倒过来,产生首尾回环的情趣,叫做回文,也叫回环。)“福禄寿喜”四字,寄寓对长辈的祝颂,呼应豫园园名。

堂内中堂张挂着潘允端撰文(潘伯鹰书写)的《豫园记》,梁上高悬“三穗堂”、“灵台经始”、“城市山林”三块贴金匾额。

“三穗堂”匾之“三穗”,典出《后汉书·蔡茂传》中“梁上三穗”的故事。蔡茂生逢西汉和东汉交替之际。他未发迹时,一天梦见自己坐在大殿的梁上,看到一禾有三穗,便伸手去拿,拿到了中间的穗,梦就醒了。第二天,郭贺给他解梦:大殿是朝廷的象征,“梁”是栋梁之材意。古代官员以粮食为单位计俸禄,“禾”即寓意俸禄,取得“中穗”隐指“中台”之位。不久,蔡茂果然就任中台官职。因其为官清廉,公开反对王莽篡汉,被后人尊为楷模。该典故表达了“朝为田舍朗,暮登天子堂”的祈盼。“一禾三穗”又有祈求丰收的寓意。

“灵台经始”匾,典出《诗经·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有两解:一是“灵台”为周文王所筑高台,用来祭天,观天象;二是据《孟子》:“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盖用以游观。”表示主人建造豫园,乃是上承古圣之举。

“城市山林”匾(清道光六年(1826年)兵部侍郎翰林院编修陶澍所书),表示园主建园追求“身居闹市(不出城廓)而有山林野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