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我叫小杨,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美丽的古镇四门,相逢是缘,就让我们一起愉快地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去哪里吗,对,就是四门十景之首的华严庵。
华严庵位于四门镇潘家湾村西面,与农家院落毗邻而居。大南河从山脚下潺潺流过,北流入渭。寺内松柏参天,翠竹轻拂、鲜花盛开、曲径通幽,风景十分美丽。一九八六年,武山佛教协会四门分会在华严庵挂牌成立。
游客朋友,首先请允许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华严庵的前身。
华严庵最初叫太平寺,在四门镇庞德故里新庄村。上世纪三十代,土匪猖獗,民不聊生。太平寺被流匪焚毁,一个名叫潘常静的僧人,把剩余佛像搬运到潘家湾。此后,潘常静牵头四处化缘,历时五载,建成第一座佛殿,取名华严庵。
华严庵坐北朝南,依山就势而建,占地500平方米。始建于1929年,距今八十余年。寺院由大小不一的六个四合院组成,共有大小建筑十余座,僧舍十二间,其中古建筑有藏经阁(楼)、老殿、客堂、地藏殿和祖堂。
朋友们,在进入四门镇时,大家一定看到一座牌坊门了,整体花岗岩雕成,盘龙舞凤,高大宏伟。牌坊上书“古貊道县”四个大字,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大家知道它是谁建的?对,这个牌坊是2009年当地高僧普正大师捐建的。
普正1967年出生在四门禄家庄,俗名录宝印。17岁在华严庵剃度出家,取名普正。后来,他去中国佛学院学习、赴韩国留学取得了博士学位。曾当选为北京市第七届学联代表、中佛协第七届理事等,现为兰州报恩寺住持、中国佛协国际部主任。他不但为四门镇捐建了牌坊门,还联系新家坡佛教居士林修建了四门镇湾儿村希望小学,又给当地困难群众捐款,这一慈悲情怀,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大众的称赞。
走出四门古镇,跨过西河大桥,沿着新修的盘山公路而上,麦苗青翠欲滴,油菜金黄璀璨,微风拂过,花香扑鼻。大家随我在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时,知道这座山叫什么山吗?是的,当地人把这座山叫枣刺卧,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山上长有很多枣刺而得名。
前面就到潘家湾了。潘家湾村子不大,切因村里有个华严庵而闻名陇上。村里民风纯朴,从没有偷盗之类的事发生。由于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村里老人的年龄在七八十,或百岁以上,有“长寿之乡"的美称。
走近山门,大家请看门龛上“华严庵"三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韵味十足,不知是谁人所写。入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干净整洁的院落,院里几棵粗壮挺拔的松树一字排列,枝叶茂盛,浓荫蔽日。寺院坐西朝东,西面、北面是佛殿,此为大僧寺院。其中藏经楼最为典型,为单面坡悬山结构,面阔三间、宽6米,进深3米,建筑面积18平方米。大殿是这里最雄伟的建筑,坐西朝东,两面坡硬山顶,土砖黛瓦、屋脊高翘、为典型的仿清代建筑。殿内供奉着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像。释迦牟尼佛居中,面前立一画像。这张画像讲述的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修道时,菩提树神以树叶为释迦佛挡风遮雨,保护他安心修道的故事。
绕过藏经阁,通过长廊向北行,就到了二僧寺院。二僧寺院规模较大,东面是一个大花园,园里长满了牡丹、芍药、月季、玫瑰,还有各种叫不出名的奇花异草各展丰姿,竞相争艳。南面是禅房。西面为三圣殿(地藏殿),两面坡单檐硬山顶土木结构,起脊瓦兽,前有檐柱2根,雕梁画栋,古朴庄重。殿里供奉着大日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面貌丰腴,慈祥而庄重。关公、护法分列左右。大日如来居于中央位置,统率着全部佛菩萨,是佛教密宗尊奉的最高神灵。北面是先祖堂,为两面坡硬山顶土木结构,殿里正中端坐着一尊白玉质地的释迦牟尼佛,体态丰腴,神情端庄。左右先祖慕老大法师、崇明法师、广玉法师的德像陪伴着佛祖。
步出三圣殿,再往前走几步,就是观音殿了。殿里供奉着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面容秀丽恬静,姿态优雅端庄,美的还有她那广阔的胸怀和她感人的慈悲。在我国,观音代表着诚信、善良、多子多福,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观音像。观音在唐代以前叫“观世音”,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有“世”字,为了避讳,改叫“观音”。从隋唐以来,民间更是形成了广泛的观音信仰,并逐渐形成了以敬奉观音为主的三个农历宗教节日:二月十九为观音诞生日,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为观音出家日,民间有的将这三日并称为观音菩萨圣诞。
请各位跟我走出二僧寺院,沿着登山石阶而上,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宽阔平垣的院落,院内有一个长方形的大花园,园里花团锦簇,色彩缤纷。大雄宝殿是全寺最宏伟壮观的大殿,为两面坡单擔悬山顶砖木结构,通长22.2米,为五开间,进深10.5米,前有檐柱八根,为当地规模较大的建筑。殿内正中为释迦牟尼佛金身塑像,迦叶和阿难陪伴左右。两旁十八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从大雄宝殿走出去,原路返回,通过幽深的甬道,前面就是灵骨塔。这是一个宁静清幽的院落,周围长满花草树木,灵骨塔就矗立在院中央,塔高八点七米,庄严肃穆。
华严庵的创始人潘常静,号慕老,洛门镇金川村人。1946年,由他发起成立了中国佛教会甘肃省分会武山县支会,并任会长。常静法师圆寂后,寺院和信众为了纪念他的业绩,修建了这座安放他灵骨的砖塔。由圆明法师和众僧侣及居士筹资一万二千多元,仿河南少林寺塔林建筑,用青砖和条石水磨而成。1993年7月,华严庵宝塔工程历经九十余天后竣工。
迈出灵骨塔,穿过一片茂密的松树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绿荫遮蔽的小院。祖师殿坐落在院子的北面,两面坡硬山顶土木结构,红墙黛瓦,古朴典雅。殿里塑有慕老法师的塑像,这尊塑像,与供桌前慕老法师的肖像相比,显得非常毕真,慈眉善目、栩栩如生,令人心生敬意。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和七月三十,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周围百里信众都赶来参加,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站在祖师殿旁边俯身下看,大家看到了,下面还有一个小院落,那里是僧人居住的地方,为了不打拢她们修行,游人一般在这里就止步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我们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在离开华严庵时,大家放眼远望,绿树掩映下的潘家湾,四周田畴似锦,麦苗青青,油菜金黄。眼下,当地政府正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无疑潘家湾是最理想的场所,它必将吸引众多的游客来这里旅游观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