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闲  愁】

(2015-12-14 09:37:35)
标签:

转载

分类: 博文收藏
原文地址:【闲  愁】作者:杏坛心语

[转载]【闲 <wbr> <wbr>愁】
                                            闲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古人写愁的句子很多,这里说“闲愁”,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愁”?

      百度一下“闲愁”,说是“无端无谓的忧愁”,这种解释不尽合理。世上不可能有无谓无端的情绪,“愁”更是如此。《宋词鉴赏辞典》对李清照句中的“闲愁”注为“愁闷”,过于笼统,没有突出最重要的“闲”字,等于没有解释。

     何为“闲”?最基本的意思是有“有空余的时间,没有事情,没有活动”,由此而生的“闲”的意象比较多:“闲潭”、“闲梦”、“闲情”、“闲窗”、“闲风”、“闲云”等,这些意象中的“闲”应是一种清闲自然平静的精神状态,但和李清照《一剪梅》辊主人公心境不吻合。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表现的情感是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无以解脱的情怀,而不是一份清闲自然平静。联系词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可知,此处的“闲愁”是指“只要有一点点空余的时间就会涌上心头的愁苦。”

     闲愁也罢,却是“两处”,这是李词不同常人处。她深知相思不是单方面的,推己及人,到自己心爱的丈夫赵明诚身上,这才是真正的两心相印。这种愁绪无法消除的,所以下了眉头,又上心头。这样心心相印的“闲愁”,天下几人能够呢?当年的赌书泼茶已成为当时的佳话,夫妻之间的琴瑟鸣和、相敬如宾又怎能不让这位一代才女“不思量、自难忘”呢?可谓天涯有时尽,此恨无绝期!

     李清照思念的是自己的夫君,在古诗词中,还有一种“闲愁”表达的是一种朦胧落寞的爱恋,长时间地盘桓在心中,难以挥去。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也作“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 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宋代贺铸的这首《青玉案》传诵千古,最后几句更是脍炙人口。那个美丽的心上人渐渐地远了,走出了自己的视线,这无边的相思惆怅像连天的碧草,像满城的柳絮,像那黄梅时节的细雨绵绵不绝。她占满了他的心胸,日日夜夜,时时刻刻都在自己的心上,只要有一点空隙,她就会涌上心头,左右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多少的凄苦没有词能够形容,只一个“闲愁”了得!有人认为这里的美人喻指国君,借此表现自己沉沦下僚,一辈子不被知重的悲哀,芳尘远去,可望而不可及,余恨满怀。但我更相信是一场爱恋,是对那个梦幻一样的心上人的苦苦相思。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是辛弃疾的《摸鱼儿》的下阙,“闲愁最苦”,这里的“闲愁”比前面两人来得深重许多。

     词中多处用典,皇后陈阿娇被贬长门,司马相如替她写了《长门赋》,情深意切,打动了皇帝,本来可以重新得到汉武帝宠爱,但最终希望还是破灭了,陪伴她的仍是凄风冷雨。辛弃疾用陈皇后来自喻,他一生被贬十多次,只在危急的时候才会被统治者任用,这一次本可以报国,但终因谗言而壮志难酬,一身本领无处施展,一腔热血无处倾洒。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时局变化,甚至睡梦中也不忘收复失地,魂萦梦系的都是收复中原,但岁月蹉跎,冯唐易老,寸功未立。他在《满江红-- 暮春》中又说:“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庭院静,空相忆;无处说,闲愁极。”可见他心中的“闲愁”不闲,“闲愁”已极,无限江山有着无限怅恨!

     “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好花如故人,一笑故自空。 ”(陆游《对酒》)这一份家国情怀的“闲愁”,何止辛弃疾,陆游也是如此。人生沧桑变幻,抗金复国的志愿难以实现,“一窖闲愁驱不去,殷勤对尔酌金杯。”闲愁如飞雪,时刻压迫着自己,他只能借酒浇愁。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古往今来,青春爱恋蚀骨相思,鸿雁无书独登西楼,壮志难酬空自嗟叹。这无边的“闲愁”如无尽的春水迢迢不断,又如连绵的荒草更行更远还生。万种“闲愁”成为诗词人生一道别样的风景线,拨动我们的心弦,吸引我们的目光,引着我们一路探寻,一路回味。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