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游西园,飞檐翘角悟徽商


标签:
旅游生活感悟随感随悟足迹点点 |
分类: 休闲杂类 |
走马观花游西园,飞檐翘角悟徽商
【2015年7月10日】
上午,在家之时,便收到了家华同学的来电和信息,询问什么时间赶赴歙县去参加35周年同学相聚,我告知家华吃过午饭之后,和老同学培荪一同前往。午饭,过后我便和培荪一道乘车赶往歙县。抵达歙县的时候,也已经是4点过后了,家华便在西园的门口等待着我们俩呢。随后,见到了跃进、美兰、秋霞、曙光老同学,还有城关小学的两位美女老师,彼此见面难免有一番亲热、寒暄。
随后,我们一同走进了徽商大宅院。我曾经数次路过此处,只是未能入内一睹真容,看到园内那飞檐翘角直指天空,此处有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平地而起,马头墙层层昂起,宅院门两侧,有着一对蟠狮守护,门楣上镶嵌有精美的雕刻艺术,看着这些精致的雕刻,徽商大家族的气氛油然而生。
徽商大院,位于歙县县城,练江西侧,于东侧的“徽园”相望,加上该宅是在“西园”原址的废墟之上兴建的,所以徽商大宅院又名为“西园”。按照“复原”和“修旧如旧”的原则,将散落在歙县范围内濒临坍塌的26栋明末、清代及民国期间具有徽派特色的建筑进行拆迁修缮,集体搬进了西园。已经竣工的西园,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为组合式的宅第群体。整座古建筑群集牌坊、戏台、亭阁、花园、水榭等于一体,有府第26座,房屋数百间,天井36个,柱子1580根,大宅院内的古徽州“三雕”(石雕、木雕、砖雕)大大小小多达14000多处,百年古树30多棵,其中一棵桂花树和一棵紫薇有千年历史,都是随着拆迁的古建筑一起移植而来。甚至连后花园一座古坟,也是迁移而来。徽商大宅院气势宏伟,马头墙层层昂起,飞檐翘首。亭阁桥榭,牌坊宅第浑然一体,古徽州“三雕”,即石雕、木雕、砖雕精品比比皆是,且大多是绝版精品。
步入西园大宅院,在宽敞的院落里,两座仿古石牌坊对称而立,给人有一种藏龙卧虎之气势,左侧牌坊上书“程朱阙里,东南周鲁”,这是徽文化的标志;右侧的牌坊上书有“双寿承恩”,这是徽州人杰地灵的象征。穿过两坊,便又相通的水池名曰“映月池”,池边有着水榭环绕,三座单孔石桥,玲珑小巧,在其两侧,树木郁郁葱葱,鲜花绽放,犹如宜人仙境一般。其实,行走在大宅院中,犹如走迷宫一般,连廊通房舍,天井挨天井,房柱牵房柱,一门联一门,一屋接一屋,每到一处要么是明代建筑的肥梁瘦柱,简约舒展;要么是清朝及民国时期建筑的内涵丰富,雕饰细腻精美。无不尽显徽商大家族宅第礼仪、教化、进取、休闲等诸多功能。大宅院的精华,便是那一幅幅繁丽多姿的“三雕”上的雕刻细节和精美之上,有代表吉祥的“三阳开泰”,有象征富贵的牡丹花开,有寓意富贵的麒麟腾云,也有平安吉祥的孔雀开屏,还有喻为夫妻和谐的鸳鸯戏水图等等,就是那一幢幢,一间间屋舍上的飞檐翘角,也有着精致的雕刻,尽展古徽州文化艺术的风采。
穿行在大宅院中,一间间屋舍大厅中悬挂的楹联,集中体现徽商为人处世之道。诸如,“学道爱人弦歌百里,赋诗见志教诲千秋”;“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砚以静方寿,诗乃心之声”;“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欲后有良图惟俭与勤”……,其间不乏蕴涵着徽商安身立命之本,却也启迪着我们如何教育好子女,提供了可借鉴之处。徽商作为我国十大商派之一,闻名九州大地,源远流长,称雄百年,自然有着其独到之处,这便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行走在西园,虽然来去匆匆,走马观花,但从大宅院那飞檐翘角之间,也能点点滴滴感悟徽商创业、守业之不易。
走出西园,心底里依旧留恋着那直指天空的飞檐翘角。晚上歙县五兄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期间不乏推杯换盏来小酌,谈天说地话友谊。家华还送我们到了宾馆,美兰还包下了我们入住的费用呢,谢谢同窗好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