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真得持之以恒促效果【宸宝宝独自在黟的第十一天】


分类: 温馨港湾 |
养成教育,真得持之以恒促效果【宸宝宝独自在黟的第十一天】
【2015年4月20日】
今天早晨宸宝宝醒来的时间比较早的哦,这些日子以来他跟着我们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虽然有时依旧会说着:“我想妈妈了!”但安抚几句之后便会好转了,吃饭、睡觉都还不错的,吃药的情况表现得尤为自觉;还有就是喜欢看动画片,而且动画片里的很多人物,他都能一一记住;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而且会提出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还不时地会蹦出,让你颇感意外,甚至惊讶的句子来……
尽管如此,宸宝宝的身上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言行很是值得关注的,今天早上醒来之后,小姑婆来了但他要找婆婆,可是婆婆去河里洗衣服去了,于是便哭了起来。由此,引发的系列反应,早晨喝水、刷牙洗脸都不愿意了,也许是没有看到婆婆的缘故,这到情有可原的。但诸如不愿把自己的东西分一些给其他人,把自己的玩具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看到小伙伴的东西,自己喜欢便一定得要,再让他归还的时候,便连着来“不行!不行!”;自己的玩具,玩好之后总是不去整理,得逼着让他把东西放整齐,收拾好后他还学着他妈妈的样子,拄着棍子说:“东西摆好,我数1、2、3……”,那样子弄得你哭笑不得;还有就是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道歉……这些在宸宝宝身上还都没有逐一形成。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着急也没有用的,这也是大多数独生子女共有的表现——“以我为中心”,也应该引起我们和幼儿园的高度重视才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好养成教育才是,而且必须做到“心中有目标,脑里有举措,手中有方法”。
幼儿阶段,小学阶段,乃至中学阶段都必须强化养成教育,将其作为家庭教育、学校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当然,其教育训练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应该是螺旋式上升的,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阶段应该各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点,努力使其系列化。养成教育一旦形成将对孩子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家庭里必须形成“同唱一首歌,共奏一支曲”的良好氛围,不能父母和祖辈意见有分歧;家里还必须突出大人的言传身教,做到少说多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渗透,从而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效果;家里还需要利用讲故事、学儿歌等孩子喜闻乐见的的形式将抽象化的行为具体化,渐渐地提高孩子的分辨能力;同时家人还不要“怕”孩子出现反复,良好的行为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必须坚持不懈,反复练习才行。
我们的幼儿园和学校,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成教育相关制度、训练体系和评价方式,而且要纳入课堂教学和园校德育训练及目标管理体系中来,并努力使其形成各自园校的办学特色。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该作为一种园校文化来打造,作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来实施,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将养成教育的内容不断充实,不断提升,这样我们的德育工作便有了立足点,也不会出现那种“芝麻西瓜一把抓,到头来表面轰轰烈烈,德育效果微乎其微”的尴尬局面。园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规范的操作,严格的训练,长期的坚持,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来促成孩子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从那些知名的园校中不难发现,并实践已经证明:园校只要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长期抓,抓长期,抓反复,反复抓,形成了自身的一大特色,园校便成为“规范+特色+质量”的园校了!
扯远了,从宸宝宝的身上看到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当然还有社会教育齐心协力为我们的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家庭、学校、社会真的到了,应该把如何切实提高“教育实效性”作为一项实事来抓,已经刻不容缓了!或许也是一个老教育工作者的担忧,祈愿和思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