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检查第三天,走进“中国画里乡村”中小学……


标签:
生活感悟随感足迹点点 |
分类: 日记点滴 |
开学检查第三天,走进“中国画里乡村”中小学……
【2014年9月15日】
又到周一了,连双休日在内我又一次离开校园近4天半了哦,昨晚很迟才睡的,今早很早就醒来。于是,便早早地来到了学校,来到办公室之后清扫办公室是必须的,少了一壶开水,然后才转到“惜福园”摆放好摩托车,在考勤表上签到随后再回到办公室。几天没有来办公室了,一些事情得处理一下的哦。
因为是周一,升旗仪式在红领巾广场隆重举行着,此时我接到了县教育局钱副局长的电话,让我今天继续陪同参加新学年开学检查工作。这已经是第三天开学检查了,而今天开学检查的目的地是素有“中国画里乡村”之美誉的宏村中小学、幼儿园。如今的宏村,今非昔比,地域面积很大的哦,是有原来的三个乡镇组成的。于是,在学校门口上了车,第一站便是前往古溪村的幼教点,查看了该幼教点的教学环境、收费情况及幼教安全保健等事宜。第二站便来到了被称为“小桥流水,田园人家”的九都屏山村。这里人杰地灵,素来重视教育,文风极盛,人才辈出,1906年便有了屏山小学,且一直沿用至今。现如今走进偌大的校园,显得空荡荡的,随着学生数的急剧下降,这所曾有百年之余历史的屏山小学已今非昔比,连幼儿班一起也只不过数十人,而且四年级仅一名学生。我们一行看过之后,无不感叹之。第三站我们来到了龙川小学,这里也曾是一所中心小学的,因为靠近城区学生或多或少有着一些变动的,新学年这里的学生数保留得还不错。今年宏村镇中小学的行政领导班子作了一些调整,现在该校的负责人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令人欣慰的是教师办公室得到改善,幼儿班教学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师变动也还是颇大的,无形中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离开了龙川小学之后,第四站我们直奔泗溪教学点,相隔有着数十里路程呢,好在如今交通极为便利,时间不太长我们便来到了泗溪村了。这里曾是一个乡政府所在地,如今变成了一个行政村。来到这里却勾起了我38年前的回忆,那时我还在读高中,因为那时的中学要学工学农又学军,于是野营拉练去往当时的黄山茶林场,便路过泗溪。那是我第一次来到了泗溪,记得还在当时的中小学校园里住宿了一晚上呢,只是年份太长了,加之到达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了,所以对当时的泗溪,留下的记忆很是模糊的,只是模糊的记得学校在高处。第二次来泗溪,是我在渔亭小学任校长期间的1997年,应当时泗溪乡教委的邀请来到这里为教师作讲座,记得那是这里有着好几所学校,教师也还不少呢。当这次再来泗溪时,校园已经发生了变化,就在原校址上建起了新校舍,旧校舍还剩一些但已经封存停用了。该教学点有一个小学教学班,还有一个幼儿班,办学条件还是不错的,有着学校食堂、卫生间和教师浴室,幼儿还有专门的卫生间、休息室。只是因为学生数的缘故,仅有2位教师呢。这样的学校里的老师,既是校长又是教师,既是安全、卫生监督员又是保姆和炊事员,还是门卫、清洁工呢……身兼数职,起辛苦可想而知了。我想:学校不分大小,责任同样重大,都肩负着教书育人之重任;学校不分大小,孩子都应“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健康成长,这才是真正的公平、均衡教育啊!
与泗溪教学点的老师告别之后,便又往回赶,随之来到了第五站宏村学校。宏村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又有一所规范的幼儿园也在校园之内。检查组来到学校之后,实地查看了小学部、中学部和幼儿园,来到了教师办公室、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与师生作了深层次的交流,也较有深度地了解了学校多方面的情况。作为“中国画里乡村”的宏村学校,应该成为黟县教育乃至黄山教育的一张名片才是!从检查中得知:宏村学校正朝着这张“名片”而努力着,追逐着……新学年宏村学校的“三项创建”工作,力争争先进位;课程改革大力推进,尽力构建“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又新举措,课堂教学求高效,小学编撰“错题集”,中学编辑“导学案”;稳固生源有“绝招”,疏导奖惩相结合,夯实幼儿抓基础;学校管理出新招,调整班子能引领,分工负责更协作,扣住队伍提素养,强化教学研相结合;党委政府重支持,教师节时多关怀,一万六千奖先进,争先进位做典型……如此点点滴滴,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行,相信不久将来宏村学校定能越办越好!钱副局长在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宏村学校新学年开学之际所做的大量工作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提出的新举措,确保了开学工作平稳运行。同时也希望宏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在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和德育实效性等诸方面要大胆开拓创新,探索前行,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努力把宏村学校打造成师资队伍强,德育效果好,教学质量高,学校特色明的好学校。
离开宏村学校之后,检查组一行又驱车来到了今天的最后一站——汤蜀幼教点,看望了老师和幼儿,查看了该幼教点的设施安全等情况,并一再嘱咐老师一定要把幼儿的幼教保健安全工作抓实抓好,确保每个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短短的三天开学检查,从山区学校到“中国画里乡村”的学校,从偏僻的教学点到规模相当的九年制一贯学校,从学生到教师再到学校行政领导班子,每到一处平等交流,促膝谈心,对新教师给予抚慰关心,更多的是勉励;对老教师问长问短给予关怀,更多的是叮嘱辛劳中要多多保重。这一切无不体现着检查组的人文关怀。当然,每到一处也通过实地走访,四处查看,设身处地勤于思考,目的是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促进我县教育的再振兴、再辉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