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65,备过年,忙过年……


标签:
365杂谈足迹点点杂事随记生活感悟 |
分类: 日记点滴 |
备过年,忙过年……
【2014年1月23日】
2014年的寒假,在今天就正式开始了。早晨,依旧是寒冷的,虽说如此,但却没有这数九寒冬的感觉,而且是少雨属于干冬,倒还真想有点雨雪才好呢。这样的天气,也给了刚刚放假的我们,带来了一些方便,妻子和儿子今天一起动手大扫除搞卫生,今天的任务是清晰被条,打扫两个房间……而昨天下午,已经将厅和儿子房间打扫干净了哦。
我起床之后,洗涑毕便来到市场逛逛,看看有什么需要买的,O(∩_∩)O哈哈~也得忙备年了,逛了一圈下来买的都是“牛”,牛肉、牛肚、牛蹄之类的,随后又买了些作料什么的。回到家里之后,早饭毕便又离开了家门,来到了土产公司批发一些烟花爆竹。过年了,多少得买一些的,图的就是一个热热闹闹呗……等再次回到家之后,便得处理“牛”了,牛肉得红烧、牛肚得卤起来,汤汁可以煨萝卜是很不错的,牛蹄则暂时搁着;鸡爪得分开制作一个是泡椒凤爪,剩下的等到要用的时候在来处理。今天,我的任务就是负责厨房了,三餐饭菜得全权负责……
放假了,轻轻松松,这样的感觉真好!多少年了,从来没有如此这样轻松着、快乐着。而今年则是南北方过小年的日子。南北方为何过小年有着日子不同,一直想探个究竟?于是,利用晚上的时间上网看了看,感觉一个博友的看法很是值得借鉴的:
小年究竟应是腊月23还是24?
今天是腊月23,是北方人的小年,但走南闯北的人都知道,南方很多地方的小年定在腊月24,这是什么原因呢?流传的说法很多,但我认为是由于以前小年不被重视,所以也就各乡各俗了,实际上小年的日期是可以统一也应该统一的。
我们知道,大年三十从来没有月亮,是中国人心目中一年里最黑最冷的日期象征,所以又称为除夕。但中国人又相信否极泰来,煎熬越深,幸福越甜,隐忍越多,希望越大,所有不惜守岁、烤火熬过这一夜,迎接新的一天,俗话说三十的火,元宵的灯。这来之不易的日子便成了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就像西方人熬过圣母不平安的平安夜之后迎来圣诞节一样。而所谓小年,其实就是月亮由强转弱,由大半个转为小半个,进入晦暗的拐点。小年和大年就如同小寒之于大寒,不但趋势上相同,时间间隔也是固定的,小寒与大寒的间隔总是15天,小年与大年则是6天,就像初一到初七,这些天的月亮都是小半个或以下的。
过小年了,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了,而很多的习俗现在已经渐渐淡化了,其实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丢失啊!难怪在孩子们的言行中“洋节”似乎比我泱泱中华的春节还更富有魅力,中华传统文化真得与时俱进,加以切实传承和保护,当然也需要创新才行。近些年,倒是“春运“、“一票难求”、“农民工讨账”、“回家路上”……成了过大年,追踪报道的新闻,不是充斥着孩子们的眼球,也许这同样是“春节团圆尽亲情”的内容之一,但仅仅是序曲,绝不是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内涵之所在。
这样的时刻,只能祝愿在路上和正在赶回家的人们,一路平安,早日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