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也是面对什么问题时,马上就说出自己的看法。可是自从我看了美女谍报人关露的有关解密的节目后,我就不再轻易发表意见,我觉得真相在真相之外。这也是我不看网络垃圾新闻的原因。但有一样除外,就是只要出现和孩子有关的,我就无法淡定。
现在又有商家对初生婴儿下手了。孩子出生的头两天,在没有母乳的情况下要喂奶粉。这就给了奶粉厂家以商机,各厂家纷纷出手相赠奶粉。只要孩子先吃了谁家的奶粉,习惯了一个口味,再吃母乳时就大哭拒绝。这时孩子家长心疼孩子饿着,就妥协了,给孩子吃奶粉了。有很多产妇没办法放弃了母乳喂养。
二、标准答案
想必我一提到小学语文题的标准答案,有孩子上小学的家长一定深有同感。这样的例子我都不用举,每个家长都能例举无数,所以,我就不举例了。我也和家长们有同样的想法,就是到底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所有问题都规定了标准答案,那谁来告诉孩子们他们人生的标准答案?
三、挫折教育
总是能听到这样让人心痛的报道,哪里的某个孩子挨了几句说就跳楼了,然后就有人感慨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了。当然也就说到挫折教育,说缺少挫折教育的观点我赞同。可是孩子没有错,孩子的错都是家长造成的,无一例外。
关于计划生育政策我就不说了,只说家长的一些行为。爱到极致的全权包办:孩子都上小学了,还一匙一匙地喂饭,导致孩子不会使用筷子,在学校有时吃不饱。给孩子穿衣服刷牙背书包,请问你能替他吃饭上学吗?你什么都围着他转,他到哪里去感受挫折?
有一次去医院体检,在妇科碰到一个妈妈带着一个胖女孩在做检查。做完检查,那个足有1.65米高的女孩嗲嗲地叫:妈妈,穿衣服!她妈妈一件一件地给女儿穿好。天哪!那女孩至少十五岁了,而且我确信她不是弱智。我当时就想这孩子将来可怎么住大学宿舍啊?结婚了怎么养她的孩子?她妈妈把她当成废人在养吗?这当妈的,你能去干点自己的事吗?放孩子一条生路吧!
四、读完大学,只剩一张毕业证
很多人怪孩子大学毕业了,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迷茫颓废。可是学校没给孩子进入职场的能力。四年大学,除了少数专业毕业后能找到对口的工作外,其他的都要转行。也就是说四年下来,手里只剩一个毕业证。总算还好,招聘单位都要求大学毕业,恭喜你有了敲门砖。可孩子们这时就不知道该去干什么了。
五、教养是家庭给的
大学毕业的孩子们,入职场后拼的就是情商了,情商里更多体现的是来自家庭给的教养。我认为,人的智商是先天的,一些知识是学校给的,而教养就只能是来自家庭的。
礼貌是必须的教养。一个妈妈带着她十六岁的女儿和同事一起爬山,一个叔叔指着远处房屋前的驴问女孩,你知道那是什么吗?那女孩恶狠狠地说,那是你!她妈妈一直在旁边看着没有说话。也许女孩是青春期,但她的言行折射了家长的教养。
六、感慨一下
我其实非常迷惑,我们的教育专家都在干什么?
现在的孩子多让人心疼:没有玩伴,孤独;作业多,睡眠不足;电子产品入侵他们的童年,侵害他们的视力;家长只是溺爱包办,让他们丧失了自己动手的乐趣;学校的课本规定了标准答案,制约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七、乱弹:我的解决方法
1、幼儿园时就玩吧,再发现一下每个孩子的爱好特长。(不是背多少唐诗和会算几位数的加减法)
2、小学,养成好习惯,教会孩子要有安全意识和面对危险的逃生技能,给孩子动手的机会,给予性教育和法律知识。(自己动手的过程,是最好的和同龄人相处共同成长和学习的过程。法律知识让孩子知道人生有规则)
3、中学,接触古文化精髓,培育责任感,给一些心理学课程。(心理课程有利于孩子过渡青春期,也体谅一下妈妈的更年期)
4、高中,生存技能,心理学。(包括性心理,给孩子们正确的性观念)
5、大学,走入职场的技能,如何做父母,儿童心理学,如何经营婚姻,理财观念。(其中如何经营婚姻和怎样做父母是重点)
以上是我,一个没有孩子的,可以说没有资格谈孩子成长和教育的人乱弹的一些想法,对不对的也发了这篇,无知者无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