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2013-10-28 19:12:31)
标签:

徽文化

古黟文化

谚语

历史典故

文化

分类: 心灵故园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徽商的故乡在徽州,明清时期徽商富甲天下,但每个徽商的发展史都是艰辛苦涩的,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上失去的很多很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做得生意,囝啊心肝肉;做不得生意,活鬼活孤幽。”旧时,徽州的大小村庄都有“子曰店”,小孩念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就被亲戚推荐到千百里以外去学生意。而换个地方,十二三岁的小孩还在父母身边绕膝玩耍呢,而徽州地方家家如此,此种年龄已告别父母出远门学商了,难怪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但换句话说,正是由于这样的民风造就了雄飞中华商界300年的奇迹,出现了汪廷璋、江春、鲍志道、马曰诶一类的大富商。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前世不修今世修,苏杭不生生徽州;
    十三四岁少年时,告别亲人跑码头。
    徽州徽州梦徽州,多少牵挂在心头;
    徽州徽州梦徽州,举头望月数星斗,句句乡音阵阵愁。
    前世不修来世修,转世还要生徽州;
    十三四岁少年时,顺着前辈足迹走。
    徽州徽州梦徽州,做个女人空房守;
    徽州徽州梦徽州;举头望月怜星斗,夜思夫君泪沾袖。
    前世不修来世修,转世还要生徽州;
    多少辛酸多少泪,悲欢荣辱也轮流。
    前世不修来世修,转世还要嫁徽州;
    书香门第也富贵,忠孝节义美名流。
    徽州徽州梦徽州,书香门第也富贵;忠孝节义美名流。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清晨,当第一抹阳光照射进皖南的村庄时,竹山书院,清旷轩里,桂树底下,书声琅琅,笔墨飘香。
   你听说过徽州吗?或许有点耳熟,可是又说不出它在哪儿。在最新版的中国地图上,徽州已不复存在。“但作为一方独特文化的徽州,它是美人永不迟暮。”这本书即是引领我们去寻找历史中的徽州。
   “一府六县”的古徽州,境内有黄山、白岳、横江、练水等,山川灵秀,青山绿水清风明月浑然一体。因耕地稀少,徽州儿郎自小别离亲人到外谋生,“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童谣说的就是这种心酸的童年。但凭借坚韧不拔的“徽骆驼”精神,成就了徽商长达几个世纪的辉煌,有“无徽不成镇”之说。
   徽州素有耕读传统,徽商在外喜与文人交往,在内支持乡閭公益事业。其地文风所及,从宋至清以降,科举场上,进士举人迭出,至清末共有桐竹居、传泰堂等二十九个书舍。徽学如今已成为“显学”。建筑学、美学、社会学、医学、哲学、绘画等,不一而足。古有朱熹之程朱理学影响了中国人几个世纪,更有抗清英雄金声与江天一,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近有著名学者胡适先生的新文化运动,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说”,数学泰斗江泽涵,哲学家洪谦先生,中国铁路开山鼻祖詹天佑先生,物理学家汪世清,中医学家程门雪等等,以至于我们惊讶在这个人口才百万的地区,居然涌现出这么多的人才。
   更令人感动的是徽州游子们的乡土情结。当他们白发苍苍、垂垂老矣,激荡在内心深处的是这首人生奋斗的悲歌:“前世不修来世修,转世还要生徽州;多少辛酸多少泪,悲欢荣辱也轮流。”1960年,远在海峡那边的胡适想起遥远的徽州,不禁吟读起“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天上一个月亮,心里一个月亮,老人家的深情无不令人动容。千千万万的徽州儿女在他乡,徽声恋恋不断,梦里家山白岳,心念千千结,解不了游子们的徽州情结。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语【十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